鄭州大學作為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的高等教育陣地,正深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把“兩高四著力”重要要求融入鑄魂育人全過程,推動學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與時代發展和“雙一流”建設同頻共振。
一、以理論武裝鑄魂,打造思想引領“第一引擎”
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是落實“兩高四著力”的思想基礎。一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健全傳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制度,完善“第一議題”與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機制,形成傳達學習、研究部署、督辦立項、推進落實、督促檢查、考核評估的閉環管理體系,推動理論學習往深里走、往實里走。二是推動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精神落地生根。建立“學校一學院一支部”三級聯學機制,通過校領導基層宣講、專題讀書班、主題黨課等形式,推動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精神與“十五五”規劃編制、“雙一流”建設深度融合,實現黨代會提出的“一個總目標”“三個節點”“九大任務”轉化為干事創業實效。三是培育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高水平人才。實施宣傳思想文化類高層次人才“倍增計劃”,形成國家級領軍人才引領、省級骨干人才支撐、青年后備人才蓄能的人才梯隊。
二、以立德樹人固本,擦亮價值塑造“鮮明底色”
一是打造“大課堂”。實施思政課高質量建設行動,開發優質示范課和精品案例庫;推進課程思政系統建設,構建課程群建設、教學研究、團隊培育、評價激勵“四位一體”工作機制。二是建好“大師資”。舉辦思政課教師教學技能提升訓練營,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競賽、實踐研修等方式,提升思政課教師講好河南故事、中國故事的能力。三是搭建“大平臺”。依托校史館、考古實驗室等場館,建立“行走的思政課”實踐基地;通過“豫劇中的思政課”“紅色文化尋訪”等品牌活動,讓歷史文化資源成為育人“活教材”;依托“環鄭大科創圈”建設,構建理論與實踐結合、校企校地協同的育人機制,讓思政課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金課”。
三、以守正創新強基,筑牢輿論生態“護航屏障”
一是建強正面宣傳“主力軍”。建立融媒體中心和融媒體聯盟,與中國日報、中新社合作打造海外傳播體系,推動“報網端微屏”內外一體化發展,圍繞“雙一流”建設、“十五五”謀劃等中心工作策劃深度報道,講好鄭大與河南發展、強國建設同頻共振的故事。二是守牢意識形態“主陣地”。加強講座、社團、媒體等陣地管理,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清單式落實,實施網絡輿情“日報告、周專報、月研判”長效管理,形成輿情“監測一研判一處置一反饋”閉環機制。三是培育網絡輿論“生力軍”。加強網評員、融媒體記者團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師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化與輿論引導能力,為深入推進全面綜合改革和一流大學建設營造良好與論氛圍。
四、以文化治理潤心,傳承文化育人“精神根脈”
系統推進文化治理和文化傳承創新,是學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的內在要求。一是深挖歷史文化“富礦”。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開展“賽續中原文脈、化育時代新人”等活動,升級改造數字校史館,凝練構建“百年鄭大”文化內核和精神體系,用厚重中原文化和百年辦學積淀凝聚師生共識。二是打造文化育人“品牌”。持續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特色文化活動,打造“嵩陽大講堂”學術育人品牌,讓傳統文化與現代大學精神融入校園;選樹先進典型,營造全員奮斗、全員爭先、全員出彩的奮進文化。三是優化環境育人“效能”。推進美麗、數智、平安、書香、健康、溫馨“六個校園”建設,完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在校園景觀中融入文化標識、歷史典故,讓每一處空間都成為育人載體。
鄭州大學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和河南工作的重要論述,胸懷“國之大者”、踐行“兩高四著力”、筑牢立德樹人根基,守正創新書寫新時代高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鄭大答卷”,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為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孫保營系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文亞系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高級主管。本文為2023年度中原英才計劃“中原文化領軍人才”項目成果之一)
責編: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