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這場科技浪潮中,年輕一代不僅是智慧生活的參與者和帶動者,更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年輕的創業者群體猶如璀璨星河中的領航者,他們以技術為槳、創新為帆,驅動著人工智能產業巨輪破浪前行。
下班回到家,人臉識別系統自動開啟家門;人還在路上,預設好的空調已吹出適宜溫度的微風;凌晨時分,角落里的掃地機器人按照提前設置好的程序自動完成全屋清掃任務;晚上9點,床邊的空氣加濕器開始輕柔地噴出水霧,氛圍燈自動調節好亮度,等待主人休息……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樣的場景早已不再是科幻電影里的片段,其已成為一種社會潮流。作為數字原住民,青年群體無疑是這一浪潮中最為活躍的參與者,便捷的智慧生活正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新寵”。
智慧生活新場景
智慧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從拉窗簾到燈光設置,從清潔地板到飯后洗碗,家里的大部分活兒都不用動手,說話操控就行。”29歲的王女士去年購入一套新房,在裝修時,她選擇配置了全屋智能電器,搭建起屬于自己的“智慧之家”?!巴ㄟ^手機APP,我還能遠程操控家里的空調、空氣凈化器、熱水器、洗衣機等家電,比如遠程讓洗衣機烘衣機工作、提前打開空調等。下班回家后,我只需對智能音箱說一聲‘我回家了’,音箱便能迅速響應,自動打開客廳的燈光并播放音樂……”
科技讓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高效,在人工智能催化下,家居場景真正實現了全屋智能控制、多設備聯動。曾經被視為“富人專利”的全屋智能,因技術迭代和生態競爭變得觸手可及,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
全屋智能之所以吸粉年輕人,其魅力源于對生活痛點的精準解決??旃澴嗟墓ぷ髯屇贻p人渴望“一鍵掌控”的便捷,回家前遠程開啟空調、窗簾自動開合、燈光隨場景切換,科技帶來的儀式感與舒適感瞬間拉滿。
同時,年輕人追求獨特的生活方式,全屋智能允許自定義場景模式,無論是沉浸式觀影的光影聯動,還是清晨喚醒的柔和程序,都能隨心定制。智能設備的互聯性讓生活更高效,語音交互、手機操控打破傳統束縛,滿足年輕人對未來生活的想象。全屋智能不僅是科技產品的堆砌,更是年輕人擁抱新潮、表達自我的生活態度體現。
“現在年輕人選購家電時,首先關注的就是智能互聯功能?!蹦称放萍译妼з彵硎?,支持APP遠程操控、能接入全屋智能系統的產品最受歡迎。她注意到,年輕顧客特別青睞那些能通過單一終端集中管理的設備,比如既能自動投放洗衣液又能識別衣物材質的AI洗衣機。
張先生同樣整套選配了智能家居系統,“通過智能中控屏或手機,可以聯動控制全屋9個電器設備”。他舉例說,下班路上就能啟動熱水器預熱,冬季回家前遠程開啟地暖,甚至能根據PM2.5數據自動調節新風系統?!斑@些科技配置雖然前期投入較高,但長期來看確實提升了生活品質?!?/p>
全屋智能正“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尤其是能“解放雙手”的掃地機器人、智能洗衣機、智能廚房設備等深受年輕人喜愛,因為它們讓家務從“手工作業”變為“自動化作業”,將人力從家務勞動中解放,這樣年輕人就有更多時間工作、學習、陪伴家人、發展興趣。
“您好,我是智能管家小智,需要我展示清潔功能嗎?”在某家電賣場,一臺具備AI語音交互功能的掃拖機器人正在向顧客自我介紹。銷售人員演示時,只需簡單指令,設備就能自動識別戶型、規劃路線,其配備的毫米波雷達更能精準避開花盆等一些低矮障礙物?,F場一對95后新婚夫婦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這種能對話的清潔電器確實省心,尤其適合我們這種加班族?!?/p>
將腌制好的雞翅放入微蒸烤一體機中,選擇菜單中的烤雞翅功能,不一會兒,機器發出清脆的提示音,烤翅出鍋,焦香味撲面而來,讓人垂涎欲滴。這是00后小陳的廚房日常?!跋掳嗲?,我就在烤箱對應的APP上挑選好今晚的菜譜。到家后,直接按照菜單準備食材,在一體機的觸控屏幕上選擇對應的模式,具體用什么功能、設置多長時間等都不用我操心,剩下的就交給機器,它會根據菜式自動完成。”小陳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做飯,自從買了微蒸烤一體機后,做飯變得既簡單又快捷,特別適合像他這樣的“廚房小白”。
隨著大模型、大數據、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智能家居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功能家電,其邊界在不斷外延。智能冰箱能根據食材的種類智能匹配最佳存儲條件,并實時監控環境狀態,凈化異味、防止食材變質,通過分析食材數據還能自動生成科學的膳食食譜,幫助用戶享受最健康的飲食體驗;智能空調能實現風避人功能,當感知到用戶進入睡眠狀態后,能自動調節至睡眠模式,給用戶提供最合適的溫度和風速,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某賣場工作人員表示,年輕消費者對智能化產品需求度相對較高。一部分年輕消費者選擇智能產品,是源于家中已構建起一定規模的智能生態體系,比如智能音箱、智能燈光系統、智能門鎖等設備;另一部分年輕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則是考慮到家中父母等長輩年事已高,希望通過智能化產品為長輩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與安全保障。
隨著技術的進步,“家”從一個簡單的居住空間,變成了辦公、娛樂、社交的中心。年輕消費者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居住環境,對家的舒適度、便捷性、安全性的要求空前提高。他們作為數字原住民,對智能產品的接受度極高,樂于接受新技術、積極擁抱新科技,更愿意為智能產品買單。這種“宅經濟”意外地完成了對智能家居市場的用戶教育,隨著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從“功能性滿足”轉向“情感性、體驗性滿足”,讓很多消費者從“沒感覺”變成了“想試試”。
與AI共舞
打開手機規劃通勤路線、用智能助手整理會議紀要、讓AI生成創意策劃……這是小李的日常。“幫我分析這份財報的風險點”“整理上周項目會議的要點”“起草一份技術合作框架初稿”,以前耗費數小時的工作任務,如今僅需一句指令就能在20秒內完成。
工作、學習、生活……AI正在全面襲來。AI寫代碼,被認為是生成式AI浪潮中最先落地的場景。數據顯示,有29%的大模型應用場景是讓AI來輔助寫代碼。在某些企業,一線研發人員使用AI輔助編程的占比甚至超過了80%。一位程序員稱,現在他已經離不開AI了,因為AI能幫助他減少很多耗時耗力的檢查和重復性工作。
周明在面試程序員崗位的過程中,被要求現場寫一個算法題。他為了節約時間,便使用AI來輔助編程。面試結束后,面試官反饋稱他的代碼寫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寫得過于完美了,不太像現場能寫出來的。這番話讓周明感到很緊張,擔心面試通過不了。結果,面試官話鋒一轉,稱周明面試通過了,原因是他懂得利用AI提升效率,同時又能保證代碼不出差錯。成功入職后,周明便經常利用AI寫代碼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用AI寫代碼,年輕人還用AI寫歌、做視頻等。內容創作進入更高效的新階段,也幫助年輕人打開了新鮮有趣的天地。讀大一的王領從小就有一個歌手夢,然而現實是自己只會寫點詞,不會作曲。如今開始流行的AI作曲軟件,幫助王領解決了這個難題,只要輸入歌詞,限定民謠、搖滾、流行等曲風,AI作曲軟件都能輕松搞定作曲和編曲,甚至不需要輸入歌詞,只要給出主題和情感,AI都能“一鍵生成”歌曲。
視頻制作從業者磊磊把AI當成自己的助手。對于一些要求沒那么高的視頻項目,磊磊會先通過AI做出一個大概的樣本,然后在此基礎上人工進行細化,這樣一來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以前覺得畫畫、寫歌是專業人的事,現在完全不同了?!?0后插畫愛好者小羅在AI繪畫工具中輸入“水彩質感、木屋溪水、廣角構圖”,一幅概念圖便生成了。她以此為基底,再融入自己的手繪精修,“AI讓我能快速把腦海里的畫面呈現出來”。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隨著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深化落地,大模型技術已在多行業成效顯現。當前,81.2%的AI應用聚焦于對話交互、創意生成與知識管理三大場景,顯著提升了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和創造力。
但AI的價值遠不止于簡單的“提速”,它正從底層邏輯上改變工作的協作方式。挖掘海量數據、助力文獻分析、提供科研方案……某高?!扒嘟贰崩罾蠋煂Υ松钣畜w會,她在教研中搭建了一套“備課智能體”,將文獻智能解析引擎、知識圖譜構建工具與AI內容生成技術相結合?!斑^去備課,70%的時間耗在找文獻、課件格式調整這些‘體力活’上。現在利用‘智能體’,幾分鐘就能生成清晰的文獻脈絡和課件初稿,省下的時間和精力,我可以更專注地思考如何把課程講得更生動。”李老師坦言。
事實上,隨著AI在多個場景上幫助人們降本增效,一大批AI應用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工作中,AI助手即刻梳理海量資訊,生成文字報告、圖像圖表;健身時,智能手表推送個性化訓練方案,AI教練實時捕捉動作軌跡并進行校準;生活里,智能家電能聽懂方言并響應自如,車輛輔助駕駛系統可平穩接管方向盤……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4年12月)顯示,我國20歲至29歲網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比例最高,達到41.5%,30歲至39歲網民比例為23.9%。
從高效工作到健康管理,從舒適居家到便捷出行,AI已成為當代青年的“數字伙伴”。
年輕的事業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2025年4月29日,在上??疾斓牧暯娇倳泚淼轿挥谛靺R區的上?!澳K倏臻g”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在與現場青年創新人才交流時如是說。人工智能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此行考察的重點。
對于人工智能這一“新技術新領域”,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其戰略意義:“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薄罢l能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經濟發展機遇,誰就把準了時代脈搏?!?/p>
2025年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這一國家層面的戰略布局,標志著“人工智能+”行動進入深化應用與產業融合的新階段,彰顯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正從技術探索期邁入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新階段。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多模態大模型、芯片與算力、視頻生成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AI模型正從“漸進式創新”邁向“指數級躍遷”,推動產業規??焖贁U張。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全球人工智能企業超3.5萬家,我國占比超14%;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我國人工智能專利占比達60%,居全球首位。依托完備的產業體系、龐大的市場規模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我國人工智能已具備規?;虡I化應用的堅實基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技術與各領域深度融合,形成“創新-應用-再創新”的良性循環,既是實現技術變革的關鍵,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路徑。
2025年7月2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實現了從技術到應用的全方位進步,產品數量迅猛增長,應用場景持續擴大。
在人工智能這場科技浪潮中,AI創業者群體猶如璀璨星河中的領航者,他們以技術為槳、創新為帆,驅動著人工智能產業巨輪破浪前行。這些人中既有技術領域的“大神”,也有深耕產業的“大佬”,更有充滿創新活力的“小天才”。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落下帷幕,3000余款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其中60余款智能機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秀”新品,展現了AI技術的無限可能。數不清的智能體、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應用共同奏響未來的樂章,而“年輕化”可以說是它的主旋律。
從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在主論壇發表主題演講的MiniMax稀宇科技創始人、CEO閆俊杰,到主論壇發布業界首個具身智能操作系統的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彭志輝……年輕的企業、年輕的技術、年輕的人,“年輕”這個詞總和“未來”同在。
在AI浪潮中,年輕一代不僅是智慧生活的參與者和帶動者,更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025AI技術人才供需洞察報告》顯示,AI技術人才結構呈現顯著年輕化趨勢——30歲以下人才占比59.90%,其中25歲至30歲年齡段占比高達38.33%。
業內人士表示:“年輕一代比我們這些成年人都更早沉浸在AI浪潮中,他們有很大概率能做出一款真正的顛覆性的產品?!?/p>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也首設青年菁英交流會和思辨會,為年輕學者和創業者提供一個思想碰撞、交流合作的平臺。青年菁英交流會的開場嘉賓是1986年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約翰·霍普克羅夫。他認為,中國做人工智能的年輕人很棒,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希望年輕人不要放棄自己所熱愛的,因為成功的經驗只有一條,就是關注自己喜愛的領域?!爸袊嗄耆斯ぶ悄軐W者會成為未來全世界人工智能領域的一股重要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