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要學會做聰明的“結界獸”,在孩子需要保護時,設置“結界”,為他們遮風擋雨;當“結界”變成阻礙時,就及時撤掉,還他們自由的天空。
最近,女兒采薇經常向我吐槽,說自己像被困在結界里的哪吒,一舉一動都被限制,而我這個老媽,儼然成了那只把她“囚禁”起來的“結界獸”。這新奇的比喻讓我又好氣又好笑,回想起她最近的種種表現,我才驚覺,原來8歲的她,早已對我的嚴格管教有了不滿情緒。
有一次剪紙,女兒覺得房間施展不開手腳,也不跟我商量,直接把“創作基地”搬到客廳。一時間,紅紅綠綠的紙屑散落一地,客廳被占了大半。出去玩兒更是讓我操碎了心,玩兒到天黑也不想回家,電話手表怎么打都不接,我在家急得團團轉,她卻玩得不亦樂乎。為了方便收拾紙屑,我把她趕回自己的小房間;為了安全,我得陪著她一起下樓玩兒。不知不覺中,我好像真的在她身邊筑起了一道道“結界”來維持生活的秩序。可這滿心愛意搭建的“結界”,難道真成了束縛她成長的牢籠?
自上學期起,女兒開始學習毛筆書法,每周一節課。剛開始,她對書法很有興趣,老師直夸她有定力,寫的字也好看,還收獲了不少同學的喜歡。沒想到,一個學期過去了,她的書法水平卻沒什么明顯進步。
和老師溝通后,我才知道問題所在—老師評價她“聰明有余,用功不足”。原來,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希望她每周能練兩頁控筆、兩頁書法,可她一次都沒主動完成過,進步自然就慢了。我問她為什么不練,她卻理直氣壯地說:“課堂上我都學會了,老師還夸我寫得好呢!”
我給她講“廢紙三千張,唯有一‘點’像羲之”的故事,她卻把我的話當成耳旁風。我只能每天督促她練字。這下可好,她直接暴跳如雷,大喊:“媽媽又來設結界啦!”
我心里一陣酸澀,覺得自己的一番苦心都白費了。冷靜下來后,我故意激她:“既然你不喜歡書法,那咱就別學了,還能省點兒學費呢!”她一聽,眼睛瞪得大大的,大聲反駁:“誰說我不喜歡?!”原來,她舍不得書法班的小伙伴們。我暗自決定,如果她還這么貪玩兒,下次就不續費了。
所謂“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教好”。打破“結界”的后果,很快就找上了女兒。上個月,老師在群里發了考試通知。女兒一心想報考三級,畢竟同期學習的同學大多能報考。老師卻告訴她,以她現在的水平只能報考二級,考三級有點兒懸。
這個消息對女兒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覺得在書法班丟了面子,還擔心同學們會因此疏遠她。只見她低頭拉著我的衣角,小聲地說:“媽媽,你幫幫我吧。”看來,女兒也有渴望“結界”約束的時候。我既欣慰又感慨,認真地對她說:“如果你想考三級,就得每天堅持練習,把之前落下的都補回來,這樣才有希望。”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點了點頭,讓我幫她制訂學習計劃,監督她執行。
還沒到一周,女兒就開始打退堂鼓了,不停地問我:“媽媽,我真的能考過三級嗎?”每次我都用她在乎的“面子”鼓勵她:“不努力肯定考不過,但只要努力了,就算這次沒考過,你的書法水平也能提高,下次肯定更有把握!”苦練一個月后,老師終于在女兒的作品里看到了進步和決心,認為她考三級的希望很大。她得知這個消息后,開心得手舞足蹈。看來,是時候撤掉女兒的“結界”了。
電影里,哪吒是魔丸轉世,父母為了防止他闖禍,讓結界獸設了結界。那個結界,是當時哪吒的自由邊界。但隨著哪吒慢慢長大,能自我約束了,也就不再需要結界。如今,看到女兒的變化,我也長舒了一口氣,這樣的“結界”,該設時就得設。至于何時設、怎么設,還得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