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媽媽帶著我和妹妹騎著共享單車,沿著鋪滿漂亮彩磚的人行道出發了,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喀贊其民俗旅游區。
“姐姐快看,藍色彩門會發光!”妹妹蹦下車,指著喀贊其景區入口處的雕花門樓。陽光在喀贊其伊犁藍的門樓上跳格子,把那些葡萄藤花紋的影子織成滿地碎花地毯。媽媽輕輕撫摸著門樓上凸起的石榴浮雕:“以前這里沒有游客,是江蘇的叔叔阿姨們修建了門樓,打造了景區,讓這里熱鬧了起來,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起來。”我突然想起昨天和好朋友菲羅拉畫的手抄報,她指著涂成藍色的教室,說這就是伊犁藍,是團結的顏色。
沿著新鋪的彩虹磚小路往前走,空氣里忽然飄來甜甜的奶香。原來是阿依古麗大嬸的冰激凌車停在路邊,她笑著給我們每人盛了一碗冰激凌,淡黃色的奶油上撒著新疆的葡萄干:“以前這里只有土路,現在江蘇叔叔幫我們鋪了石板路,游客都愛來拍照呢。”店門口掛著的風鈴是用江蘇的貝殼和新疆的銅片串成的,風吹過時叮叮咚咚,像在唱蘇新兩地的歌。
在新建的石榴花展覽館內,我們遇到了哈薩克族小講解員夏爾巴提。她用流利的普通話給我們講述江蘇醫生給她爺爺治療腿的故事,還有她去年夏天作為伊犁學生代表隨團赴江蘇研學的經歷。她驕傲地展示胸前的貝殼項鏈:“這是我江蘇的好朋友送我的禮物,她說貝殼來自長江,我們的項鏈要串起大海和天山。”
傍晚回家時,我的日記本里記滿了彩色的故事:白色是喀贊其的白鴿,藍色是江蘇援建的喀贊其門樓,綠色是民俗家訪點里的葡萄架,紅色是石榴花展覽館,粉色是各民族小朋友的笑臉。媽媽說,這些顏色會變成明天的彩虹,我突然明白老師說的同心圓——原來我們的心,早就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了。
任佳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第二十二中學學生
指導教師:鐵燕
編輯 喬可可 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