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教室,照亮的不是整齊的課桌椅,而是一幅令人瞠目結舌的景象:上課鈴早已響起,孩子們還在積木區專注地搭建摩天大廈,有的甚至手牽手蹦跳著去廁所;教室里一片混亂,鉛筆散落在桌椅、講臺上,橡皮滾到了后排,水彩筆七零八落地躺在地板上,課本和作業本從書包里探出半截。
“老師,我的鉛筆不見了!”
“誰看見我的數學書了?”
“這個橡皮不是我的……”
此起彼伏的求助聲讓開學第一天的晨讀變成了一場“尋寶大會”。我站在講臺上,看著這群手忙腳亂的一年級新生,意識到教會他們整理收納和時間管理,可能比教他們認字算數更重要,也更迫切。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整理書包。”我信心滿滿地宣布。十分鐘后,教室里的狀況讓我哭笑不得:小柯的書包塞得像要爆炸似的;小宇把所有東西都堆在課桌上,眼神里透露出毫無整理的頭緒;小林干脆把整個書包倒扣過來,打算重新開始……整理書包本是件小事,孩子們為何如此吃力?課后反思會上,我向經驗豐富的胡老師請教。她笑著說:“低年級孩子需要具體到每一個動作的指導,就像教他們系鞋帶一樣,要把整理這個抽象概念分解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步驟。”
于是,我帶著彩色貼紙和卡通標簽來到教室,開始了一場收納整理的實踐課。
收納三部曲:給每樣東西一個家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給每樣文具找個家。”我舉起一個透明鉛筆盒,“這是鉛筆的家,要像這樣讓它們躺著睡覺。”接著,我展示書本的家——按科目分類的不同顏色文件袋:“紅色是語文的家,藍色是數學的家……”我一邊說一邊引導孩子動手操作。為了讓概念更直觀,我帶領孩子們給教室儲物區域分類:教室外的柜子用于存放勞動工具和雨傘,貼上雨傘的卡通圖片;教室兩側的儲物柜用于存放美術工具和不常用課本,貼上彩筆的圖片。
在班會課上,我們共同創作了一首課后整理兒歌:“鉛筆鉛筆回家啦(放回筆袋),書本書本排排坐(豎著放入文件袋),垃圾寶寶別亂跑(扔進垃圾桶),我的課桌亮堂堂!”每天放學前5分鐘,全班一起唱這首兒歌完成整理。我還設計了一個“整理小火車”游戲:第一個整理好的同學當火車頭,依次接上其他完成整理的同學,最后組成一列“整潔小火車”放學。
為了讓孩子們更有動力,我在教室后墻設置了“整潔小樹”評比欄。每天完成整理任務的同學可以在樹上貼一片綠葉,集滿十片就能兌換“整理小達人”勛章。出人意料的是,連動手能力稍弱的小柯都開始認真對待,就為了能把自己的葉子貼在最顯眼的位置。通過這些方法,孩子們逐漸養成了整理的好習慣,教室也變得越來越整潔。
時間管理啟蒙:把抽象變具體
在引導孩子們理解時間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我第一次問孩子們“5分鐘是多久”時,他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吃一根棒棒糖的時間”,有的說“一節課的時間”。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他們需要一個具象的工具來幫助理解。于是,我準備了三種顏色的沙漏:紅色的沙漏代表3分鐘,用于課間整理;藍色的沙漏代表10分鐘,用于課堂練習;綠色的沙漏代表15分鐘,用于閱讀。當沙子開始流動時,時間仿佛變成了看得見的東西,孩子們也更容易理解時間的流逝。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管理時間,我還設計了一個“任務拼圖游戲”。我將每天的學習任務設計成拼圖卡片:晨讀(小鳥卡)、數學練習(加號卡)、美術課(調色板卡)。完成一項就拼上一塊,看著拼圖逐漸完整,孩子們對時間安排有了直觀理解。最受歡迎的是“打敗拖延怪獸”游戲:如果全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任務,就可以合力打敗我畫在黑板上的卡通怪獸。這個游戲不僅增加了趣味性,還提高了孩子們的效率。
當然,培養孩子們的整理習慣不能只靠學校,家庭的作用同樣重要。于是,我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家庭任務,希望家長能夠參與進來。
睡前5分鐘:家長和孩子一起檢查書包,準備好第二天的物品。
家庭任務表:完成一項就貼一顆星星,集滿一周可以兌換小獎品。
我是小管家:讓孩子負責家里的某個收納區域,如玩具箱、書桌。
沒想到家長們創意十足:小淼媽媽設計了“文具回家”打卡表,小林的爸爸甚至編了段說唱。一個月后的校門口,一位奶奶拉著我的手說:現在我家孫子睡前會自己準備第二天的衣服和書包,還總提醒我要給東西找個家呢。
期末的蛻變
學期末的最后一節課,我特意提前十分鐘結束教學,靜靜觀察。沒有提醒,沒有催促,孩子們自發地開始唱起整理歌謠,小班長主動分配檢查任務。最讓我感動的是,可愛的小琪正耐心幫助新轉來的同學打造自己的收納區。放學鈴聲響起,教室里桌椅整齊,地面干凈,書包們都安靜地立在桌子上。陽光依舊透過窗戶照進來,但這次,照亮的是一個井然有序的小世界。
這次教育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比知識記憶更重要。通過將抽象的整理和時間概念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活動,我們不僅教會了孩子們管理物品,更培養了他們的自主性、條理性和責任感。教育家蒙臺梭利說:“秩序是生命的一種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真正的快樂。”看著孩子們從混亂走向有序,我仿佛看到了他們未來人生的縮影:能夠掌控自己物品的人,終將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汪田甜:蘇州大學相城實驗小學教師
編輯 喬可可 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