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宿遷市宿城區婚姻登記處,喜慶的氣息撲面而來:燈籠高懸,“囍”字映眼,浪漫的氣球與馨香的玫瑰交相輝映;指示牌別出心裁,讓人眼前一亮:“民政局給我們的愛情蓋了章——宿城區婚姻登記處。”浪漫的氛圍讓前來領證的新人感到儀式感滿滿。
近年來,宿城區婚姻登記處立足實際、改革創新,通過“婚俗引導+婚姻輔導”模式,大力弘揚婚育新風,推動婚俗改革深入人心。在這里,每一對新人的幸福都得到了鄭重見證,每一份婚姻的未來都被悉心護航。
新人劉晴還記得那個特別的日子——2025年5月21日。那一天,宿城新區市民服務中心廣場上熱鬧非凡,20對新人齊聚一堂,參加宿城區婚姻登記處組織的集體頒證儀式。
“婚姻是愛情的升華,是責任的開始,更是以法律為約、以真心為證的鄭重承諾。”頒證員周利平動情地說。頒證儀式上,新人代表宣讀了《喜事簡辦新辦 弘揚婚戀新風》倡議書,并莊嚴承諾:“從今天起,我們將共同肩負婚姻賦予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鐘愛一生。”接著,他們向“幸福郵箱”中虔誠地投入寄給一年后自己的信件,許下未來可期的約定。登記處邀請了當地的書法家為新人現場書寫婚書,滾燙的誓言在五月的微風中格外動人。這場簡約而莊重的儀式,見證了新時代青年的愛情誓言,也彰顯了婚育新風尚的力量。
自2019年開始,宿城區婚姻登記處每年都會精心策劃并舉辦多場簡約而不失喜慶、綠色又充滿溫情的集體頒證儀式,定期邀請道德模范、金婚銀婚夫婦等德高望重的嘉賓為新人頒證,為儀式增添一份莊重與祝福。同時,登記處還對軟硬件設施進行了全面優化升級,精心打造頒證室、婚姻家庭輔導室等多功能區域,讓登記更加便捷高效,更讓新人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古老的詩句,道出了婚姻中最質樸而深沉的承諾,也提醒著我們,幸福的婚姻更需要長久地經營。宿城區婚姻登記處不僅為新人見證愛情的起點,也助力他們的婚姻之舟平穩前行。自2021年起,宿城區婚姻登記處就開設了“幸福護航”婚姻課堂,邀請婚姻家庭講師、婚育健康專家擔任輔導員,幫助新人提升婚姻家庭管理能力;特別邀請金婚、銀婚夫婦分享婚姻相處之道,向新人贈送“幸福錦囊”,傳授“幸福秘訣”。
金婚夫婦馮巖、張金環的幸福錦囊是“珍惜美好,勤儉持家,互幫互助”,秉持著這樣的理念,他們共同走過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靳紅菊和丈夫結婚25年,她回憶說:“我先生愛吃東北餃子,我創辦餃子館,其實最開始就是因為這個。我平時喜歡朗誦,他就主動多做家務,好讓我有時間去參加朗誦班。”她認為,夫妻之間相互支持、相互成全,是長久相處的好方式。這些身邊的典范,為新人樹立了榜樣,也為他們的婚姻之路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此外,宿城區婚姻登記處還聯合當地婦聯、司法局,先后成立了“宿調和”家事調解中心、老婦干“和美”調解室、區政協“和美家庭”委員會聯合工作室等平臺。
在這些平臺背后,是一群默默付出的調解員。他們用專業知識和耐心,為每一對陷入困境的夫妻點亮希望的燈塔。宿城區婚姻登記處主任秦麗,在婚姻登記工作領域工作20余載,積累了大量處理婚姻問題的經驗,不少夫妻在她的耐心疏導下重歸于好;她還定期組織調解員培訓,鼓勵調解員自學婚姻家庭、心理咨詢等專業知識。調解員施恩華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厚厚的調解臺賬,上面記錄著調解案例:2025年6月7日,王先生與楊女士因婆媳育兒觀念不合引發家庭矛盾,經耐心疏導,達成共識;2025年6月15日,張先生因常年在外務工,導致妻子女兒待張先生十分冷淡,張先生想放棄家庭,經調解重歸于好……“專業耐心,明燈引路”“金玉良言,真情溫暖”“疏導有方,重啟人生”,調解室里的一面面錦旗,訴說著一個個重拾幸福的真實故事。
“為你綰紅繩,祈愿福澤深。”宿城區婚姻登記處以文化引導為方向,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以溫馨服務為助力,讓婚育新風吹進千家萬戶,書寫了新時代美好愛情和幸福婚姻的動人故事。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喬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