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蘇省規劃課題“基于自主體驗的幼兒園‘林地’課程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B/2023/04/22)的階段性成果。
一、重視師資研培,讓運動素養生“根”
為深入貫徹《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的精神,進一步落實《3一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以下簡稱“我園”)重視深化教師對幼兒園健康領域核心價值的理解,倡導通過提高運動游戲的質量,推動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基于此,我園采取了以問題為導向的方法,組織了一系列既重視理論學習又強調實踐操作的常態化研培活動。
(一)基于調研,教師視角的戶外運動
身心發展:運動包含哪些內容?這些內容對幼兒發展有何價值?其如何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提升社會性交往能力與互動能力?
技能技巧:在幼兒自主運動的基礎上,如何兼顧其身體素質以及規則意識的培養?
安全保障:幼兒都喜歡運動,可是在運動中經常會出現磕碰的情況,如何在引導幼兒探索玩具、材料的多種玩法的基礎上,保障幼兒的安全呢?
(二)專家引領,科學視角的戶外運動
結合相關的調查,我園成立了“戶外運動”項目小組。項目小組通過學習與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相關的理論知識,結合視頻和生動的案例,總結了運動的核心理念、價值以及實施策略。同時,我園邀請了一些專家來到園內進行戶外運動項目的指導,以此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為園所運動項目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邀請趣味田徑教練員入園助力培訓
我園邀請了優秀趣味田徑教練員入園開展培訓活動,以此幫助教師夯實理論基礎,提升戶外運動教學能力。教練員結合實際操作,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方式的差異,引導教師親身體驗趣味田徑運動,讓教師了解趣味田徑運動的基本要領和注意事項。同時,教練員還向教師分享了趣味田徑運動的創新教學方法,鼓勵教師靈活運用相關教學技巧,開展豐富的戶外運動。
2.“冠軍教練進校園”項目常態化推進
我園結合“玩味課程”的特色,積極推進“冠軍教練進校園”項目的開展。常州市青少年業余體育學校冠軍教練每周來到我園,根據我園運動開展情況,給予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積極幫助教師解決幼兒運動開展方面的問題,整體提升教師運動素養。冠軍教練結合其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為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指導,激發了教師對戶外運動教育的熱情。
(三)教研支持,實踐視角的戶外運動
在項目小組的帶動下,我園全體教師和家長積極支持戶外運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每周更新周計劃中的趣味運動內容,以此滿足幼兒的戶外運動需求,給予幼兒更多的戶外運動空間。同時,教師通過對器材玩法、幼兒動作發展、活動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研討,優化了幼兒園趣味運動的開展模式。
二、優化資源配置,讓運動環境生“趣
在實踐教學中,我園致力于轉變傳統的由教師構建的運動環境創設模式,鼓勵幼兒參與到運動環境創設過程中。這樣能解決運動環境受限于場地和材料的問題,讓幼兒在運動中獲得更多自主探索和自我挑戰的機會,給予他們更大的探索空間。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轉變,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區域重劃:達成對場地的共識與破維
我園的戶外運動場地非常寬,但成人化的場地布局限制了幼兒的自主探索。為了更好地滿足幼兒的探索需求,我園教師與幼兒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對戶外運動領域的核心內容進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我園從高度、坡度、距離、平穩度這四個方面出發,對戶外運動場地進行了重新設計和規劃。此外,我園消除了傳統運動區域的固定界限,讓幼兒能夠自由地選擇他們喜歡的運動場地,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提升幼兒運動的靈活性,同時促進標準設施區域(如大型運動器材)和個性化場景(如山坡、樹林、中央花園)之間的融合。
(二)材料重投:個性化配置與靈活運用材料
幼兒戶外活動中經常用到的材料,如梯子、輪胎和墊子等,由于尺寸過大等原因,很難搬運到不同場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園對運動器材的種類和數量進行了分析,并對器材的布局等進行了創新性調整。具體而言,我園運用了定點投放與多點投放相結合的器材投放方法,旨在為幼兒提供更豐富多樣的選擇,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例如,我園在足球場、林地、中央花園和山坡等主要戶外運動區域配置了多功能器材。同時,依據每個區域的特點,我園還提供了有針對性的輔助器材和小工具。這種器材布局策略不僅方便幼兒拿取和存放器材,而且能有效培養他們的社交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2]
(三)結構重組:創設低結構高挑戰的野趣環境
調查發現我園缺乏針對幼兒創新能力培養的小型器械與針對幼兒上肢力量鍛煉的大型器械。對此,我園充分利用教師、家長、社區的資源,積極挖掘周邊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收集輪胎、水桶、電纜卷盤、箱子等材料,以此豐富體育活動器材。
1.充分發揮小型器械的功能
我園秉持安全、科學、好玩、有效、一物多玩等原則,根據各年齡段體育活動目標進一步挖掘園內空間資源和活動資源,對現有材料進行合理組裝和改造,充分發揮現有材料的價值,從而全面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有效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2.增加大型器械的投放
經過初步調查,我們發現幼兒園缺少針對幼兒上肢力量訓練的器械。因此,我們引進了多種體能鍛煉器械,包括三階穿越體能攀爬架和園林游戲組合等。這些器械能有效鍛煉幼兒的體能,特別是上肢力量。
三、強調安全自主,讓運動課程生“智”
在進行戶外運動時,教師常常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即如何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幼兒足夠的自由度去探索和挑戰。教師如果對幼兒的要求太嚴格,就會抑制幼兒的發展。而教師如果給予幼兒過多的自由,就容易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園結合“安全且自主”的教育理念,對戶外運動的開展模式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期找到一個既能保障幼兒安全,又能促進他們自主探索的模式。
(一)風險意識
1.風險評估
我們給予了幼兒更多的自主活動權利,積極邀請幼兒參與風險評估活動,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和活動情況,確定戶外運動風險等級(分為低級、中級、高級),改變了以前“談風險色變”的活動開展情況。在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觀察周圍環境,討論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能逐漸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例如,“綜合挑戰組合”活動中,幼兒會主動檢查器械是否穩固、地面是否有尖銳物品。同時,他們還會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選擇適合自己的挑戰難度,既不過于冒險,也不錯失鍛煉的機會。
2.風險應對
在戶外運動中,幼兒出現磕碰的現象是較為常見的,這主要是因為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感還在發展中,且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對危險的感知和判斷能力較弱。但通過提供安全的運動環境、教授正確的運動方法以及加強監護和引導,我們可以有效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確保幼兒健康成長。
(二)實踐課程
我園立足“玩味童年”課程,依托“林地”特色項目與園本運動實踐,長期開展自主運動游戲。我們結合幼兒的生長意愿,基于幼兒自己的選擇和嘗試,通過發現、探索、體驗、挑戰、合作等方式,突破場域、觀念和人員的邊界,從多個視角出發,構建了重視生命、生活、生長的“三生”實踐課程[3]這樣的課程更關注幼兒的身體、情感、認知和社會發展,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能挖掘幼兒的內在潛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四、運用多元方式,讓運動體驗生“色”
我園戶外運動場地寬敞,能有效滿足幼兒的自主運動需求。隨著戶外運動項目的深入開展,幼兒的獨立性和創新力逐步提升,他們逐漸能夠自主管理活動用品,并熟練地運用各種運動設備。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開始思索:怎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幼兒不斷增長的活動需求,讓幼兒獲得更好的戶外運動體驗?對此,我們根據幼兒在集體運動游戲方面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優化了戶外運動的內容。
(一)廊道跑酷
幼兒園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環境和資源,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我們根據園所場地特點,秉持“走出教室就是戶外”的運動理念,創設了“上天入地\"游戲情境,利用輕便的器材和園內各類運動材料,引導幼兒自主設計體能鍛煉計劃,構建了室內、走廊、連廊、地下室趣味運動體系,讓幼兒在運動中進行真操作、獲得真體驗。
(二)林地跑酷
林地是我園的重要課程資源,將林地與運動有機融合,能有效培養幼兒的多種能力。我園針對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和運動能力,借助竹制跨欄、輪胎等跑酷材料創設情境,設計了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林地運動項目。我們結合園內1000米賽道,根據林地環境條件,設置了多個障礙區域,包括鉆爬區域、跳躍區域、平衡走區域、投擲區域、推滾區域、懸垂區域等,同時設置了多個摘“星”點,包括“勇敢之星”“冒險之星”“挑戰之星”“堅強之星”“自信之星”,以此培養幼兒良好的運動品質。
在跑酷運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游戲興趣、基本動作、身體素質、社會交往和安全等,認真觀察幼兒行為,記錄幼兒的發展情況,確保幼兒安全,并進行及時指導。在活動后,教師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自我分享、問題討論、對比觀察、點贊和總結等,幫助幼兒總結經驗,培養多種能力。
(三)悅動早操
我園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運動能力和需求,編排了相應的輕器械操,并配有音樂律動。通過有針對性的早操活動,能增強幼兒身體素質,提高幼兒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及柔韌性,提升幼兒的身體機能,培養幼兒的運動能力。
(四)出彩活動
我園會定期舉辦各類出彩活動,以此豐富幼兒的戶外運動體驗,激發他們的運動熱情。這些活動包括親子運動會、戶外探險尋寶活動等,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親子運動會鼓勵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能增進親子關系,讓幼兒獲得成就感,提升自信;戶外探險尋寶活動主要通過尋寶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探索中鍛煉身體,培養觀察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我們通過這些出彩活動,豐富了幼兒的戶外運動體驗,讓他們在運動中享受快樂和健康成長。
結語
0一6歲是兒童生長發育最重要的階段,也是他們打下良好體質基礎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引導他們開展戶外運動項目,能明顯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根據國民體質監測抽樣調查結果,我園 90% 的幼兒在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握力、立定跳遠、雙腳連續跳、15米障礙跑等項目中獲得合格及以上評分。教師要讓幼兒回歸自然,積極開展戶外運動項目,讓他們在運動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浦燕群.幼兒自我挑戰式健康運動課程的三個轉向[J].上海托幼,2023(合刊2):30-32.
[2]顧萍.提升幼兒園戶外活動實施質量的途徑與方法[J].上海托幼,2024(4):36-37.
[3]李旭.生長·生活·生命:關于學前兒童教育的幾點思考[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