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夜讀汪曾祺

2025-09-29 00:00:00杜福全
含笑花 2025年5期

有評論家認為,汪曾祺的文學作品有故意“淡化”的嫌疑。對此,汪曾祺說:“我的作品確實是比較淡的,但它本來就是那樣,沒有‘化’的過程。我想了想,說我淡化,無非是說沒有寫重大題材,沒有寫性格復雜的英雄人物,沒有寫強烈的、富于戲劇性的矛盾沖突。但這是我的生活經歷,我的文化素養,我的氣質所決定的。我沒有經歷過太多波瀾壯闊的生活,沒有見過叱咤風云的人物,你叫我怎么寫?”汪曾祺的作品,特別注重真實,他寫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寫親身的經歷和感受。這一點,在他的散文作品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他有兩篇散文《晚年》和《大媽們》,寫的就是小區里的平平常常的幾個老人和大媽,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寫得極為世俗,也正是因為這種世俗,這些日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人物,在他的筆下,在極短的篇幅文字中,就得到了十分傳神的呈現,那么具體,那么生動,栩栩如生。一讀,這些人物,就在我們眼前鮮活起來。

也許,汪曾祺也是有宏大敘事抱負的。他在《七十書懷》一文中寫道:“看相的說我能活到九十歲,那太長了!不過我沒有嚴重的器質性的病,再對付十年,大概還行。我不愿當什么‘離休干部’,活著,就還得做一點事。我希望再出一本散文集,一本短篇小說集,把《聊齋新義》寫完,如有可能,把醞釀已久的長篇歷史小說《漢武帝》寫出來。這樣,就差不多了。”他七十七歲逝世,醞釀已久的長篇歷史小說《漢武帝》,終究還是沒有寫出來,這是汪曾祺的一大遺憾,也是中國文學,或者說是中國文學史的一大遺憾。

汪曾祺小說中的人物,比如,大家熟悉的《受戒》中的明海,亦即小明子,其他諸如詹大胖子、李三、陳小手、小芳、姚有多、赫有才……他們都是市井中人,也是世俗中人,和尚、獸醫、郎中、船夫、商販、藝人、農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都不是什么大人物。他寫他們的日常,寫他們的生活,寫他們的境遇,寫他們的命運,寫他們的情感,也寫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寫他們骨子里那一點小小的精神。這樣的一些人,自然是不會有什么波瀾什么壯闊的,也是翻不了天,覆不了地的,但他們也是有愁苦和歡樂的,也是有疼痛和溫暖的,也是有歡愛和怨恨的,也是有悲歡和離合的。他們之于這個世界,之于他們身處的時代,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色,但他們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這,就夠了。

其實,汪曾祺也是一個“固執”的老頭兒。“我只能寫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說‘世間小兒女’,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們,用平平常常的方法表現他們。這樣的結果就是淡。”汪曾祺說,“我就是這樣,誰也不能命令叫我照另一種樣子去寫。我想照你說的那樣去寫,也辦不到。”

一個作家,寫到一定的時候,他的作品,肯定是有他追求并為之堅守的東西的。這種追求和堅守,就是一個作家的世界觀,也是一個作家的方法論,是一個作家的基本立場,也是他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怎樣與這個世界相處,自己與他人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如此等等。

實際上,這種“固執”,就是一個作家的操守,就是一個作家的情懷。

以前,我讀書,是不太關心作者的,作者長什么樣,在哪里出生,在哪里成長,在哪里求學,跟誰談過戀愛,和誰結了婚,結過幾次婚,有幾個孩子,都經歷了些什么,這些都與讀者沒什么要緊的關系,我只看他的作品,讀他的書,只在意他寫的文章好不好,對不對我的閱讀胃口,會不會構成閱讀上的挑戰。我一直認為,一個讀者,對一個作家的生平和經歷了解太多,會影響對其作品本身的客觀閱讀,自覺或不自覺地,會把作品與作者的經歷聯系起來,甚至對號入座。這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是不尊重的表現。這樣的讀者,是不道德的。

納博科夫說:“我厭惡去打聽那些偉大作家的珍貴生活,永遠沒有一個傳記作者可以揭起我私生活的一角。”實際上,很多作家對讀者把自己的私人生活與作品聯系起來這事,都很反感。他們覺得,作為讀者,看他們的書就夠了,不應該去關心他們的私人生活,他們的私人生活與他們的作品無關。福克納就希望自己成為被歷史取消、刪除的人,在歷史上不留任何痕跡,除了他那些印出來的書。昆德拉在長篇小說《不朽》中,借助歌德、海明威等一些偉大作家跨越時空的對話和交流,討論了他們的不朽與私人生活和作品的關系,認為一個作家的私人生活披露得太多,很有可能會導致這樣一種情況——讀者對作家私生活的興趣遠遠超過對他們的作品的興趣。這就意味著,一個作家,他的不朽,其實是私生活的不朽,而不是作品的不朽。他們因為作品而成為名人,卻因為私生活而不朽。人們寧愿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和研究他們的私生活,至于他們花費心血創造的那些偉大的作品,反而成了次要的部分。昆德拉本人對這一現象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在公開場合,面對媒體,他拒絕談論自己的私人生活,只談論他的作品,拒絕為傳記作家提供有關私人生活的蛛絲馬跡。

我讀過昆德拉的兩部傳記,一本是中國的翻譯家高興寫的《昆德拉傳》,一本是法國記者、作家布里埃寫的《米蘭·昆德拉:一種作家人生》。這兩部傳記作品,都是從昆德拉所處的時代背景、政治環境和歷史事件出發,結合昆德拉的作品和他的友人、翻譯家、記者、有限的一些公開的和未公開的資料中,去探尋作為小說家的昆德拉的一生,基本上沒有披露昆德拉的私人生活中的隱秘細節。

實際上,一個作家,想要讓自己徹底消失在自身作品的背后是不可能的,除非作家把自己的一生完全孤立于人群之外去創作,不與任何人往來、交流。這,可能嗎?活著的時候,他周邊的人可能會遵從他的囑托,不會對外泄露他的私人生活的信息。可是,他死了以后,他的“遺囑”還會被人遵從嗎?為此,昆德拉專門寫過一本叫《被背叛的遺囑》的書。當然,這本書里談的“被背叛的遺囑”,還有更為寬泛、深邃的內容和寓意。

實際上,要想對一個作家的作品、思想、內涵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了解一下他的出身、成長的歷史背景,了解一下他的人生軌跡,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作家的人生經歷和他的作品,是文學史繞不開的兩個重要話題。

黑格爾說,最偉大的真理,最簡單。

黑格爾還說,最簡單的人,也最難得。

純粹,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添加,不替代,也不雜燴。汪曾祺的散文,就給我這種純粹的感覺。

讀汪曾祺的散文,我發現,他是這樣一個人——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說不喜歡。比如,他說他不喜歡托爾斯泰,不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說他非常喜歡契訶夫,喜歡安東諾夫。比如當年的“樣板戲”,雖然總體上是不贊成的,但是他覺得還是有值得借鑒的經驗——一個是重視質量,另一個是唱腔、音樂,有創新、有突破。他對一些事情,都很直接地表明自己的態度,要不得就是要不得,不贊成就不贊成。比如,他不贊成一些老作家總是指責一些年輕作家這樣不對那樣不好的,他支持年輕作家多做一些文學創作上多樣性的探索。他不像有些作家,讀起來給人的感覺是圓滑的,說來說去,實際上沒有說出一個明確的態度。汪曾祺就這樣,喜歡不喜歡,贊成不贊成,都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不拐彎抹角,直接明了。

我記得,以前讀過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文章,具體內容記不得了。當我再次翻開《隨遇而安》這本書的時候,特意在目錄上把這篇文章找了出來,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又讀了一遍。文章寫汪曾祺與他的父親、與他的孩子之間,那是一種平等、自由、融洽、快樂的父子關系。“我的孩子有時叫我‘爸’,有時叫我‘老頭子’!連我的孫女也跟著叫。我的親家母說這孩子‘沒大沒小’。我覺得一個現代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意思。”他認為,“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該由他們自己設計。一個想用自己的理想和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我已做了兩個孩子的父親,女兒上高中了,兒子還在上小學。在還沒有兒子的時候,我對女兒總是兇巴巴的樣子,一是一,二是二,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生氣的時候,大聲呵斥,忍不住的時候,還“黃金棍下出人才”。那時候,心里想著,就這么一個孩子,得好好管教,尤其是女孩子,長大后沒有本事,經濟不能獨立,人格不能獨立,總是會吃虧的。我以為,作為一個父親,這也是對女兒負責任的愛。一度,女兒都有點怕我,有什么話也不對我說,主動過問,她也支支吾吾地不想跟我說心里話。后來,有了個兒子,心里想著,不能再對女兒那么兇了,不然,她可能會因為后來出生的這個弟弟,產生一些別的想法。

女兒在快速成長,小學畢業后犟著去了省城讀初中,一個十二歲不到的孩子,就這樣離開父母,一個人求學去了。剛開始的時候,偶爾打個電話給我,感覺還是心里怯怯的樣子,就怕我問成績。有天中午,突然打個電話給我,說:“老爹,我先跟你說哈,你先不要慌哈,這次考試,嘿嘿……嘿嘿……”我知道,這次考試,肯定又沒考好,我居然沒有生氣,反而還有點激動,這是我第一次聽女兒叫我“老爹”。有時候,女兒還會叫我“老兄”。兒子上幼兒園后,在園里學到一些新鮮的東西,回到家,一會兒叫我“老爸”,一會兒叫我“大哥”,一會兒又學他姐姐叫我“老爹”,有時候還說我們是好兄弟,一天有事沒事,就這樣胡亂叫著玩。我這才發現,其實,孩子們這樣叫我,感覺挺好。他們這么胡亂一叫,好像我這頭上的白發,都又轉黑了幾根。

好像是王干說的,汪曾祺的小說,篇篇都寫得很講究,寫得很精致,而他的散文,似乎篇篇都寫得很隨意,寫得很隨性。還說,他的散文,更適合四十歲以后的人讀,不到四十歲的人,讀不出那種味兒來。我深以為然。

六卷本的《汪曾祺散文全編》,從文章的編排時間來看,除了第一卷里有一部分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作品外,其余的絕大部分作品,都寫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也就是說,這一百八十多萬字,絕大部分都是汪曾祺六十歲以后寫下的。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兒,經歷了那么多,他寫下文字,過于年輕的人,可能真的不太感興趣。其實是,太過年輕的人,讀不懂汪曾祺散文中的那種生活的滋味和人生的況味。因為太年輕,經歷和閱歷尚淺,人世間的好多事情都還沒有經歷,人世間的好些事情,都還沒有看見,人生中的諸多滋味,也還沒有體悟和品嘗,對于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兒嘮叨的那些東西,大概也是不明所以的。

從汪曾祺的經歷來看,他也是吃了不少苦的人。他在張家口勞動改造的時候,扛著百多斤的麻袋在木板上往返搬運。張家口天氣寒冷,經常把公廁的屎尿凍成冰坨子,他得把它們掏出來,搬到一塊兒。有一段時間,他每天寫檢討,進牛棚勞動,劈柴抬煤……盡管如此,當他提筆寫文章的時候,他還是要呈現生活美好的一面和詩意的一面,用愛、用美、用詩意去彌合苦難和疼痛。他的文學創作,總是懷抱一種理想和希望——讓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應該多一點詩意。從這個角度來看,他說自己是現實主義的作家,但我覺得,他更像一位浪漫主義作家。

改革開放初期,以“傷痕文學”為主流的一批作家,寫了大量文學作品,反映那個特殊時代給人的身體、心靈造成的傷痛,以及他們的精神困境。應該說,那個時代的人所經歷的,汪曾祺都經歷過,但是,他的文字對這個方面卻很少涉及,偶有一兩篇這方面的作品,也不寫那種大悲大苦,也不寫那種身心所經歷的慘痛。是他不悲不苦、不慘不痛嗎?是他麻木了嗎?是他在逃避嗎?其實不是。他認為,所有的疼痛和悲苦,如果不用溫情和溫暖去撫慰的話,最后會讓人悲觀絕望的。作為一個作家,他所做的事情,就是用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作品,用充滿溫情、詩意和有趣的文字,去溫暖和撫慰人們內心的傷痛和苦悶,讓更多的人從中看見生活的希望,發現生活的詩意,重拾生活的美好,走向美好的未來。

汪曾祺有一篇小文,叫《人間送小溫》:

“曾畫水仙數束,題詩一首。詩的業開頭幾句是:‘我有一好處,平生不整人。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作家應該給人間送一點溫暖,哪怕是很小的一點。作家應該引發讀者對生活的信心,使讀者感到生活是美好的,有希望的,從而提高讀者的精神素質,使自己更崇高,更優秀,更美。”

溫暖的篝火在燃燒,作家應該往火里投進幾束薪柴。

讀汪曾祺的散文,幾千字的長文,千把字的短文,甚至一兩百字的隨記,都能從中讀到一種生活的態度,對待寫作的態度,對待人生的態度。這種態度,總是傳遞出一種積極的、樂觀的信號,就算面對一種極端的生存處境,也是持一種積極的、平靜的心態。在汪曾祺的散文隨筆中,基本上看不到抱怨、埋怨的文字。他有過幼年喪母的經歷,經歷過戰火紛飛的年月,經歷過動蕩不安的日子,顛沛流離過,戴過莫須有的“帽子”,學校、農村、農場、工廠都待過,幾十年的人生經歷,親身經歷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內心經歷的,實在太多了,人也就越來越通達了。

你真的熱愛生活么?

讀汪曾祺的散文,從中可以看到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一個用心生活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西南聯大出了那么多的人才,在各行各業都有所建樹,但是,在這些人中,恐怕只有汪曾祺對昆明的日常生活有著豐富且深刻的記憶。吃的、喝的、玩的、天上的、地上的、花花草草、蟲魚鳥獸……他全部收存在了記憶之中。看看他寫的“昆明憶舊”系列散文,吃的如《昆明菜》《昆明的果品》,喝的如《泡茶館》,玩的如《翠湖心影》《觀音寺》,天上的如《昆明的雨》,地上的如《昆明的花》。除此之外,還寫過與昆明有關的不少文章,也是談吃的,談花草的,如《昆明食菌》《昆明的吃食》《米線和餌塊》《云南茶花》等。這些文章,大多與吃有關,這老頭兒簡直是位懂吃的行家,他吃出了文化,為此還專門寫了一篇《吃食與文學(三題)》。實際上,汪曾祺寫吃的文章,實在是太多了,像什么《手把羊肉》《四方食事》《菌小譜》《蘿卜》《蠶豆》《豆腐》《食肉者不鄙》《家常酒菜》《清湯掛面》等等,還主持過《中國烹飪》專欄,出版、編過或者作序過《旅食集》《吃的自由》《旅食與文化》《學人談吃》等飲食文化書籍。當然,他不只是紙上談兵,也不是只知道吃別人做的美味佳肴,他本人也喜歡研究并親自下廚做菜,而且頗有心得。

我看王干先生寫的一篇小文——《“還債”汪曾祺》。王干在文中寫道:“1988年,我被借調到《文藝報》工作,周末也常到汪先生家里去蹭飯,當然更愿意的是和他閑聊,這種閑聊,有時候比讀書聽課更容易獲取營養,因而我在汪家蹭飯,獲取的是雙重營養。當然,汪先生是美食家,廚藝也是了得,一般人能夠吃到他的一頓菜肴,就可以炫耀了,而我被汪家稱為‘吃老頭做飯最多’的客人,自然是很幸運也是很自豪的事情。”可見,汪先生的廚藝,確實是了不起的。中國作協接待外國作家,都要安排在他家里來,由他親自做幾個菜來招待客人。

“體力充沛,材料湊手,做幾個菜,是很有意思的。做菜,必須自己去買菜。提一菜筐,逛逛菜市,比空著手遛彎兒要‘好白相’。到一個新地方,我不愛逛百貨商場,卻愛逛菜市,菜市更有生活氣息一些。買菜的過程,也是構思的過程,想炒一盤雪里蕻冬筍,菜市場冬筍賣完了,卻有新到的荷蘭豌豆,只好臨時‘改戲’。做菜,也是一種輕量的運動。洗菜,切菜,炒菜,都是站著,這樣對成天伏案的人,可以改換一下身體的姿勢,是有好處的。”汪先生就是這種生活的態度,買菜,做菜,這么一件日常生活的瑣事,都那么認真,那么浪漫。在他看來,做菜都是實踐的結果,要多吃,多問,多看,多做,多嘗試,“只有神而明之,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富于想象,想得到,才能做得出。”他這哪是在做菜啊,簡直就是在搞創作。實際上,在《苦瓜是瓜嗎?》這篇寫苦瓜的文章中,汪曾祺還真的就把苦瓜和文學創作扯上了關系,由苦瓜想到了文學創作上的三個問題。

在豐富多彩的民間吃食里(汪曾祺不喜歡工藝菜),各種食材,各種做法,酸甜苦辣,各種味道,都是有的,各有各的滋味。汪曾祺說:“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為世界之冠。”吃遍人間百味之后,每一種味道都成了生活的組成部分,你還會在意哪樣東西苦了點、哪樣東西辣了點嗎?

大概,汪曾祺從吃里面,也悟出了許多關于人生命運的東西吧!你看他寫的那些與吃有關的文章,或長或短,寫得津津有味,讓人眼饞、嘴饞,直流口水,肚子里咕咕亂叫。在這些文字里,我們分明就看到了一個樂哈哈的老頭兒,提著菜筐從菜市場回到家,系上圍裙,走進廚房,洗菜,切菜,備料,點火,手掌勺鏟,細觀火候,三番五次,嘗試各種菜的各種做法,各種菜的各種味道,全副身心地投入到百味人生之中。

這人,是多么可愛啊!

這生活,是多么有趣啊!

每天晚上都要讀幾篇汪曾祺的散文,有時候出差或者下鄉,也要帶上正在讀的一本書,便于接著前面的閱讀下去。在這套散文全編里,時不時就會看到一篇好玩的文章,或者一段好玩的文字。這種好玩,無關乎思想、藝術、語言之類的問題,純粹就是好玩。好玩,也是可以純粹的,讓你忍不住想笑,心里快樂,高興。在文學界,大概人們都認為汪曾祺的作品是最富有詩意的,語言富有詩意,文字富有詩意,營造的意境富有詩意,書寫的生活富有詩意。實際上,我覺得,他的作品,他的語言,他的文字,他的故事,營造的氣氛,筆下的生活,其實是很有趣的,很快樂的。實際上,詩意這個東西,它本來就包含了這樣一些東西——輕松,快樂,有趣,好玩,如果詩意里沒有這些因素,那所謂的詩意,就是無趣的,呆滯的,不好玩的。當然,這樣的好玩,絕不是當下飯桌上那些低俗的葷段子,也不是惡意篡改傳統文化的那種小聰明,也不是對名人故事的瞎編亂造。汪曾祺的好玩,是有趣的好玩,是有詩意的好玩。

汪曾祺是個幽默的老頭兒,他的幽默是通過自己思考出來的,是對人世間的事情進行了思考后,被他發現的幽默。在《談幽默》一文中,汪曾祺認為:“人世間有許多事,想一想,覺得很有意思。有時候一個人坐著,想一想,覺得很有意思,會噗噗笑出聲來。把這樣的事記錄下來或者說出來,便挺幽默。”《辭海》關于“幽默”這一詞條——“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訛和不通情達理之處。”他認為這話說得太死了。仔細想想,這種解釋,把幽默說得太有目的性了,太勢利了,本身就不夠幽默了。只有“在善意的微笑中”這點,他是同意的。他認為,富于幽默感的人大都存有善意,常在微笑中。惡人,不懂幽默。

在《瘧疾》一文中,汪曾祺講他剛到昆明的時候,染上了瘧疾,發高燒,進了醫院,護士給他量體溫,超過四十度。護士二話不說,先給他打了一針強心劑。

他問:“要不要寫遺書?”

護士嫣然一笑:“怕你燒得太厲害,人受不住!”

抽血,化驗。

醫生看了化驗結果,說有多種病菌潛伏,但是主要問題是惡性瘧疾。開了注射藥針。過了一會,護士拿了注射劑來,他問:“是什么針?”

“606。”

他趕緊聲明,他生的不是梅毒,他從來沒有……

真不知道,他在這篇“舊病雜記”回憶起五十多年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樣說過。不過,我們可以從這里看到,他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兒。

汪曾祺寫他曾經勞動改造過的地方,張家口的壩上,說這個地方很大,究竟有多大他沒說,只是說:“說是有人牽了一頭黃牛去犁地,犁了一趟來回,黃牛帶回一只小牛犢,已經三歲了!”讀到這里,這個叫壩上的地方究竟有多大,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讓我們讀到了幽默。

汪曾祺每天早上起床,喜歡泡杯茶,靜坐在沙發上,一邊抽煙,一邊思考生活,一坐就是個把小時,這樣幾個早晨下來,就把一篇作品思考出來了。我估計,他這樣思考生活的時候,一定發現了經歷中和生活中的有些人和事,很好玩,很有趣!在他的小說里,我也能看到這種幽默,不過,那些幽默的故事,是會讓人笑出眼淚來的。

苦中作樂,也是一種境界。

汪曾祺說:“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響最深,使我成為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作家——不是另一個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聯大。”

我特別喜歡汪曾祺寫西南聯大的文章。西南聯大在中國的大學辦學史上,是一個不可復制的奇跡,也是無法模仿的奇跡。可以這樣說,正是大師云集的西南聯大,人才輩出的西南聯大,塑造了汪曾祺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塑造了他后來成為這樣一個作家的品質。

當時的西南聯大,條件極為艱苦,校舍、宿舍、圖書館、食堂,都是臨時搭建的,極為簡易,宿舍里連座椅都沒有一個,學生們找來幾個肥皂箱,搭起來就是書柜兼桌子。在這樣艱苦的環境里,老師們都認真做學問,認真備課、教學,學生們都認真讀書,認真學習,各自盡各自的本分,專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那時候的大學,是開明而純粹的,老師開明、純粹,做學問開明、純粹,教書開明、純粹;學生開明、純粹,讀書開明、純粹,學習開明、純粹;老師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關系開明、純粹;學校的辦學風氣,教師的教學風氣,學生的學習風氣,也開明而純粹。實際上,就是一些開明而純粹的人,在做一些開明而純粹的事情。因為這種開明和純粹,在汪曾祺筆下的西南聯大,西南聯大的師生,似乎都是有“士大夫”樣的胸懷和氣度,都有一種文雅風骨,都有君子風度。

汪曾祺寫西南聯大的記憶文章中,寫了不少有趣的人和事。比如他寫道:“聞一多先生上課時,學生是可以抽煙的。我上過他的‘楚辭’。上第一課時,他打開高一尺又半的很大的毛邊紙筆記本,抽上一口煙,用頓挫鮮明的語調說:‘痛飲酒,熟讀《離騷》——乃可以為名士。’……聞先生的課都不考試,學期終了交一篇讀書報告即可。”當年,汪曾祺就替同學寫過讀書報告。又說,唐蘭先生教詞選,基本上不講,打起無錫腔調,把詞“吟”一遍:“‘雙鬢隔香紅啊——玉釵頭上風……’好!真好!”這首詞就算講過了。還有吳宓先生講《紅樓夢》,聽課的學生很多,尤其女生多。他一進教室,看到有些女生站著,就馬上出門,到別的教室去搬椅子,其他男生也跟著去搬椅子,直到所有女生都坐下了,他才開講……你看,那時候,這些脾氣“古怪”的老師、教授,多有君子風度。

我沒有上過大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大學教育,對大學生活一無所知。之前,我讀過陳平原、謝泳等編著的《民國大學:遙想大學當年》一書,共分為六個章節,依次為“校長像校長”“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學術像學術”“學校像學校”“圖書館像圖書館”。我不知道現在的大學是什么樣子,我只是從這些書籍和資料中了解那時的大學,覺得那時的大學真是有趣,他們各自在各自的本分里,做著各自的本分之事,是什么就像個什么樣子,就那么純粹。

在《新校舍》一文中,汪曾祺寫道:“我在二十五號宿舍住的時候,睡靠門的上鋪,和下鋪的一位同學幾乎沒有見過面。他是歷史系的,姓劉,河南人。他是農家子弟,到昆明來考大學是由河南自己挑了一擔行李走來的——到昆明考聯大的,多數是坐公共汽車來的,乘滇越鐵路的貨車來的,但也有利用很奇怪的交通工具來的。物理系有個姓應的學生,是自己買了一頭毛驢,從西康騎毛驢到昆明來的。我和歷史系同學怎么沒見過呢?他是個很用功的老實學生,每天黎明即起,到樹林里去讀書。我是個夜貓子,天亮了才回床睡覺。”汪曾祺手里拿著系圖書館的鑰匙,每天晚上一個人在系圖書館里讀書,到雞叫才回宿舍睡覺。同一宿舍的兩個人,一個上床,一個下床,一個晝出夜伏,一個晝伏夜出,見面的機會自然不多了。

因為抗戰,學校南遷,西南聯大在昆明臨時聯合辦校的八年時間里,大家的日子都不是很好過。汪曾祺寫到,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都穿得很光鮮,有穿西裝革履的,有穿鹿皮夾克的,吃得也很瀟灑,經常下館子。漸漸的,身上的錢花完了,手里就沒那么闊綽了,就開始過苦日子了。幾年下來,衣服破舊,就想各種辦法“彌補”,如貼一張橡皮膏之類。有人褲子破了洞,不會補,也無針線,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結了個疙瘩。還說這樣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又說,教授的衣服也多殘破的——“聞一多先生有一個時期穿了一件一個親戚送給他的灰色夾袍,樣式早就過時,領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買了一件云南趕馬人穿的深藍氆氌的一口鐘披在身上,遠看有點像一個俠客。有一個女生從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經黑了,路上沒有人,她聽到后面踢里禿嚕的腳步聲,以為是壞人追了上來,很緊張。回頭一看,是化學系教授曾昭掄。他穿一雙‘空前(露著腳趾)絕后’鞋(后跟爛了,提不起來,只能半趿著),因此發出踢里禿嚕的聲音。”這么看來,即使過苦日子,這些教授、老師、學生,他們也要把日子過得盡量瀟灑一點,過得盡量有趣一點,過得盡量有風度一些。

汪曾祺說:“聯大師生破衣爛衫,卻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學問,真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種精神,人天可感。”

這種精神,影響了汪曾祺的一生!

【作者簡介】杜福全,男,漢族,1979年生,云南省永善縣人,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昭通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散見于《邊疆文學》《滇池》《延安文學》《雪蓮》及《云南日報》 《四川日報》 《人民公安報》等報刊,出版《城堡》《金色的耳環》等4部小說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久久国产拍爱| 58av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欧美日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97视频免费看|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AV网站中文|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夜色91| 九色免费视频|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第一页|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 久草美女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网|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91九色国产在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91在线播放国产| 成人国产免费| 免费高清毛片| 国产欧美高清|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国产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91色在线观看|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久久a毛片|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欧美日韩专区|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高清免费毛片|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91麻豆国产在线|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69视频国产|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综合网久久|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在线网|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国产91线观看| 88av在线看| 少妇精品在线|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