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歸脾丸、健脾丸、啟脾丸這三種中成藥,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什么癥狀應該選哪種,下面教大家分辨清楚。
歸脾丸"歸脾丸是治療心脾兩虛失眠的常用中成藥,處方來源于宋代《濟生方》的“歸脾湯”。處方由黨參、炒白術、炙黃芪、炙甘草、茯苓、制遠志、炒酸棗仁、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11味藥組成。具有益氣健脾、養血安神功效。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缺乏、崩漏便血。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時常思慮、勞累過度,出現入睡困難或睡著后頻繁做夢、易醒。平時出現氣短、心慌,有氣無力,面無血色,胃口不好情況。建議有上述癥狀者在醫生指導下用歸脾丸改善癥狀。
健脾丸"健脾丸是治療脾虛食積的常用中成藥,是《證治準繩》中的“健脾丸”方加減而成。處方由黨參、炒白術、陳皮、枳實(炒)、炒山楂、炒麥芽6味藥組成。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消化不良有多種表現癥狀。有一類消化不良的人表現為吃得少并且吃進去的食物不消化,胃脹,時常腹瀉,大便中常夾雜未消化的食物。建議這類人可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服用健脾丸來改善上述癥狀。
啟脾丸 啟脾丸是治療小兒疳積的常用中成藥,處方來源于宋代的《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處方由人參、麩炒白術、茯苓、甘草、陳皮、蓮子(炒)、山藥、六神曲(炒)、炒山楂、澤瀉、炒麥芽11味藥組成。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對孩子的飲食營養攝入愈加重視,但由于過度喂養或是不合理喂養導致孩子脾胃不堪重負,進而出現食積,食欲下降,從而營養缺乏出現疳積癥狀。患有疳積的孩子,通常面黃肌瘦、飲食異常、頭發稀疏發黃。建議此時家長可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給孩子服用啟脾丸來改善疳積癥狀。
三個中成藥名字僅一字之差,但治療疾病大不相同。歸脾丸治療心脾兩虛的失眠,健脾丸治療脾虛食積的消化不良,啟脾丸治療脾胃虛弱的消化不良,尤其善于治療小兒疳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