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假期,男孩兒的爸爸媽媽們,但凡知道隔壁有一個娃兒完成了割包皮大計,就徹底坐不住了。而醫生們,僅從門診數量就會感知包皮季來了。在我行醫之際,總會遇到家長有這樣的困惑:大夫,您瞅瞅,咱家這小孩兒到底是包皮過長還是包莖,有何危害,是否非手術不可?今天,咱們就一起走進“雞”娃兒的世界,一探究競。
包皮是正常男性的陰莖皮膚在陰莖頭褶成的雙層結構,起著重要的預防和免疫功能。當這層包皮護罩蓋住整個陰莖頭,形似高領毛衣,但在陰莖勃起或下翻包皮時能露出陰莖頭,這是包皮過長;而如果包皮護罩開口狹小,形似窄領毛衣,領口如袖口,絕無出“頭”之日,這是包莖。包莖會引起5個癥狀。①積尿垢。包皮分泌物不能及時清理,長期堆積形成包皮垢,呈乳白色豆腐渣樣,或呈黃豆大小,在包皮下聚集。②反復炎癥。包皮垢加上包皮內層很多分泌腺,使包皮腔溫潤潮濕,為細菌繁殖提供了溫床。細菌滋生超過包皮自凈功能,可能會引發陰莖包皮炎、尿路感染。③瘢痕。炎癥反復發生,衍生為包皮、陰莖頭疤痕,重者導致包皮尿道口狹窄,形成繼發性包莖。④排尿受阻。包皮口和尿道口狹窄可能導致尿線細、尿時長;尿液堆積還會使包皮膨脹鼓脹,引發壓迫性疼痛,嚴重時甚至可能因下腹壓迫間接導致排便費力,同時常伴隨尿滴瀝不盡的情況。⑤感染致癌風險。長期炎癥刺激、包皮覆蓋,與成人陰莖癌發生有一定關系,感染艾滋病、梅毒等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也相對更高。
雖然我們明確了包莖可能的癥狀和并發癥,但幾乎所有男性新生兒都存在包莖。隨著陰莖生長和勃起,有助于包皮剝脫,陰莖頭外露。超過"60%的男孩在四年級時包皮能完全或部分回縮,顯露龜頭;約95%的男性可在青春期前實現包皮回縮。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包皮過長、包莖都需要手術,家長們需要耐心等待,待其自行分離。如果擔心包皮長期無法完全回縮,或經常出現感染,我們建議采用以下方法。①每日進行幾次牽拉練習(把包皮翻至狹窄處,也就是把領子向下拉到領口卡住的位置,維持1分鐘)。②外用皮質類固醇,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一日2次,直接涂抹于包莖狹窄環處及周圍4~8周,以加速包皮回縮的自然進程。③手術。
其實絕大多數先天性包莖不需要手術。但每年都有家長帶著包莖的孩子到醫院尋求包皮環切術。因為堅信做了手術對男寶的發育有莫大幫助,對未來性生活的改善也大有裨益。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包皮手術并不能幫助孩子的陰莖更好地發育,因此近80%"的孩子都沒有嚴格的手術指征被成功勸退。不過還是有很多爸媽們帶孩子盲目手術,出現術后感染、慢性水腫、瘢痕等并發癥,后悔莫及。由此可見,嚴格把握包莖的手術指征,構建正確的醫療行為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避免過度醫療至關重要。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且出現反復陰莖頭包皮炎、包皮口形成縮窄的白色纖維環、排尿困難、勃起疼痛等并發癥,或本身伴有膀胱輸尿管反流等疾病,可考慮進行手術干預。
兒童生殖健康雖然不容小覷,但我們要明確兒童是一個發育的個體,更要理解和尊重每個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差異,一定在明確的醫療必要性時才考慮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