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511.06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6737(2025)05-0041-04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 Fertilization on Rice Yield Traits and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XU Yong-juan ,WEN Hui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Center of Anshan City,Anshan Liaoning 1140O1,China)
Abstract:Tostudytheeffctsofsoiltestingandformula fertilizationonthegrowthcharacteristicsofrice,thegrainyield ofriceandtheutilizationrateofnitrogen,phosphorusandpotassiumfertilizersinAnshanCity,afeldexperimenton formulafrtilizationwascariedout.Theresultsshowedthatcomparedwiththeblankareaandthedeficientelementarea, thenumberofeffctive panicles,thenumberof grains perpanicleandthenumberoffiledgrainsofriceinthe full fertlzerarea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andtheyield-increasingefectwasobvious.Theoverallutilizationratesof nitrogen,phosphorusandpotassumwererelativelyhigh,andtheabsorptionandutilizationrateof nutrientsbyricewas potassium gt; nitrogen gt; phosphorus.
KeyWords:Fertilizer formulation; Yield; Biological traits;Utilization rate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占我國谷物播種面積的 30.3% ,總產占糧食總產的 31.6%[1] 。化肥是現代農業高產的必要條件,也是支撐世界人口增長的基礎。在追高產和低肥價的雙重影響下,農戶化肥用量迅速增加,過量施肥現象開始顯現3,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在水稻增產、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4]。測土配方施肥在提升農民施肥水平、精準提供養分需求、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農戶科學施肥水平不高,配方肥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地域、作物不匹配的問題,田間試驗是獲取施肥參數、科學評價施肥效果的可靠手段,大田示范則是展示推廣施肥方案的有效方法。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經歷了規模擴大和整建制推進兩個階段,技術綜合覆蓋率達到68%[10] 。鞍山市是遼寧省水稻主產區,2023年在溫香鎮開展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試驗,為鞍山市水稻科學施肥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海城市的溫香鎮達連村。試驗地塊土壤屬黏質草甸土,常年種植水稻。土壤肥力中等,產量為 680kg/667m2 左右,施肥情況底肥(27-12-14)復合肥 50kg/667m2 ,分蘗期追肥尿素 15kg/667m2 。春季翻地前取土化驗有機質18.9g/kg 全氮 1.02g/kg 有效磷 24.2mg/kg 有效鉀 124mg/kg.pH 值6.3。
1.2 試驗材料
水稻品種:北粳2號。供試肥料:尿素1 N46% )、過磷酸鈣( P2O518% )、氯化鉀( [K2O 60% ),均為本地市場售。
1.3 試驗設計
田間試驗采用多點對比重復試驗設計,設5個處理,處理1:空白;處理2:無氮區(PK)施P2O5 6kg/667m2,K2O 6kg/667m2 處理3:無磷區(NK)施N 16kg/667m2,K K2O 6kg/667m2 ;處理4:無鉀區(NP)施N 16kg/667m2,P2O5 6kg/667m2 ;處理5:氮磷鉀區(NPK)施N16kg/667m2,P2O56kg/667m2,K2O6kg/667m2° 三次重復,隨機排列,總設計15個小區。小區面積
,各小區單排單灌。小區間用塑料薄膜等進行隔離。除施肥有差異外,其他管理措施均一致,并于同日完成。
1.4 試驗過程
2023年4月2日播種大棚育秧,4月20日小區土壤取樣,5月15日劃試驗小區,塑料薄膜包田埂隔離;5月22日人工移栽,小區行距 30cm 株距 20cm,5 月15日化學除草藥封閉滅草、第一次施肥1/2的尿素、全部的磷鉀肥做底肥,5月10日追肥其余1/2的尿素;6月15日防治水稻二化螟,7月25日防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飛虱等,9月28日采集植株樣品,測產。
1.5 測定內容與方法
王壤樣品采集與檢測按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程》(NY/T2911—2016)土壤檢測有關規定,整地施肥前,取基礎土樣1個,測定試驗前土壤基礎養分含量,包括土壤有機質 ?pH 值、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鉀含量。
水稻植株樣品采集與檢測按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程》(NY/T2911—2016),收獲期每個小區采集10株植株樣品(包含籽粒和莖葉),分別測定莖葉和籽粒的全氮、全磷以及全鉀含量,并計算肥料利用率??挤N測產,水稻成熟時各處理中連續選取10株,分別考種測定穗粒數、有效穗數、成粒數、千粒重、結實率等指標,同時,每個小區單獨實收測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水稻生物性狀調查
由表1可知,不同處理水稻的農藝性狀存在一定差異,其中株高的高低排序為水稻全肥區108.1cm 無鉀區 107.8cm 無磷區 107.5cm 無氮區 105.4cm 、空白區 104.3cm 。水稻葉色空白區和無氮區為黃綠色,其余三個區葉色一致。氮磷鉀全肥區各性狀整體表現最好。全肥區較空白區、無氮區、無磷區、無鉀區有效穗數、穗粒數、成粒數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有效穗數分別增加3.7萬、3.2萬 ?0.5 萬 ?0.5 萬 /667m2 ,增幅 17.4% 、 14.7% !2%2% ;每穗粒數分別減少 26.7、24.6、8.3、0.7 粒,增幅分別為 27.7%.25%.7.2%.0.6% ;成粒數分別減少23、20.9、7.4、0.1粒,增幅分別為25.1%.22.35%.6.9%.0.01% 。說明水稻合理施肥能夠促進水稻的生長發育。
水稻結實率高低排序分別為無氮區 95.1% !空白區 95% 、無鉀區 93.5% 、無磷區 93.4% 、全肥區 93.1% 。水稻千粒重高低排序分別為空白區25.2g 、無氮區 2.5.1g 、全肥區 25.1g 、無磷區24.8g 無鉀區nbsp;
"說明水稻結實率和千粒重與水稻施肥的相關性不明顯
表1水稻生物性狀調查

2.2產量調查與分析
試驗田于2023年9月28日收獲,晾干后,各水稻試驗小區處理均采取小型水稻脫粒機單打單收的測產方法,各處理籽粒及秸稈產量調查分析見表2。
表2水稻產量調查

全肥區水稻產量為 706.7kg/667m2 ,比空白區產量 493.4kg/667 (20 m2 增產 213.3kg/667m2 增產率為 43.2% ;全肥區比無氮區 526.7kg/667 m2 增產
,增產率為 34.2% ;全肥區比無磷區
m2 增產 44.4kg/667m2 增產率為 6.7% ;全肥區比無鉀區 682.3kg/667m2 增產 24.4kg/667m2 ,增產率為 3.6% 。這說明影響水稻產量因子的排序為氮肥 gt; 磷肥 gt; 鉀肥,同時也與土壤氮磷鉀化驗值相吻合。
2.3 水稻肥料利用率分析
化肥利用率是表征施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其中氮肥利用率最為關鍵。 2001~2005 (204號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營養系聯合開展肥效田間試驗,發現三大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僅為 27%[E] 2]。 2006~2010 年,王桂良3在綜合文獻數據和多年多點田間試驗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三大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平均為 34% 。自2005年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以來,我國氮肥利用率由 27% 增加至 39.2% ,提升了48.2% 。由表3可知,全肥區籽粒養分氮、磷、鉀含量均高于缺素區,氮含量稍高于磷含量。全肥區莖葉氮磷鉀的含量也高于缺素區,說明合理施肥有利于水稻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從而增加水稻的產量。水稻全肥區每 100kg 經濟產量養分吸收量氮為 2.16kg ,高于無氮區 1.66kg ,磷吸收量為0.77kg ,高于無磷區 0.7kg ,鉀吸收量 1.15kg 高于無鉀缺素區 0.9kg 。也進一步印證了水稻合理施肥的好處。通過計算本試驗點的水稻氮肥利用率為 40.92% 、磷肥利用率為 29.39% 、鉀肥利用率為 40.67% 。
表3水稻肥料利用率

3結論與討論
目前,測土配方施肥推薦施肥指標體系主要還是以增產增收為目標,通過布設肥料用量梯度試驗,構建肥料效應函數,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作物產量、經濟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標,確定作物最高產量施肥量和經濟最佳施肥量,形成推薦施肥方案。測土配方施肥的知名度和覆蓋率大幅提升,但農民思想認識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施肥投入距離科學合理還有不小差距,單位面積化肥投入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問題依然存在[15]。發揮好科研、教學、推廣各領域專家力量,綜合選取肥料效應函數法、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法、養分平衡法等方法確定施肥配方和肥料用量在農業領域,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主旋律,研究表明,肥料施用在提升糧食產量、促進經濟發展、改善農產品品質、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氮磷鉀肥料在水稻生長和產量形成中,能夠增加有效穗、穗粒數、成粒數等產量構成因素,提高水稻的產量。本試驗中,配方施肥氮、磷、鉀三因素中對水稻有效穗數、穗粒數、成粒數的影響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和鉀肥。因此水稻增施氮肥可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數、穗粒數、成粒數,從而影響水稻產量。磷和鉀也是水稻生長的必需元素,缺磷、缺鉀會造成水稻有效穗數、每穗粒數、成粒數減少。全肥區水稻稻谷產量比空白區和缺素區增產明顯,說明氮磷鉀的合理的施用能明顯提高水稻產量,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試驗表明,水稻氮肥利用率為 40.92% 、磷肥利用率為 29.39% 、鉀肥利用率為 40.67% 。磷肥利用率還有待提高,氮對產量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磷和鉀,說明增施氮肥增產最明顯,其次是磷肥和鉀肥。因此在今后指導水稻生產中要重視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減少養分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增產增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
[2]Connor D J. Organic agriculture cannot feed the world[J].Field Crops Research,2008,106:187-190.
[3]孟遠奪,許發輝,楊帆,等.我國種植業化肥施用現狀與節肥潛力分析[J].磷肥與復肥,2015,9(30):1-4.
[4]李會仙,吳豐昌,陳艷卿,等.我國水質標準與國外水質標準/基準的對比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12,28(8):15-18.
[5]付浩然,李婷玉,曹寒冰,等.我國化肥減量增效的驅動因素探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0,26(3):561-580.
[6] 李紅莉,張衛峰,張福鎖,等.中國主要糧食作物化肥施用量與效率變化分析[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0,16(5):1136-1143.
[7]孫釗.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15):290-291.
[8]張衛峰,易俊杰,張福鎖,等.中國肥料發展研究報告2016[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7.
[9]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肥料田間試驗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
[10]張衛峰,易俊杰,張福鎖,等.中國肥料發展研究報告2016[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7.
[11]徐 洋,杜森,鐘永紅等.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十五年進展與展望[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3(3)236-244.
[12]張福鎖,王激清,張衛峰,等.中國主要糧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現狀與提高途徑[J].土壤學報,2008,45(5):915-924.
[13]王桂良.中國三大糧食作物農田活性氮損失與氮肥利用率的定量分析[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14.
[14]陳新平,張福鎖.通過\"3414\"試驗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標體系[J].中國農技推廣,2006(4):36-39.
[15]徐洋,楊帆,張衛峰,等.2014-2016年我國種植業化肥施用狀況及問題[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9,25(1):11-21.
[16]張福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7.
[17] Zhang F S,Cui Z,Zhang WF. Managing nutrient forboth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inChina:an experimentfortheworld[J].FrontiersofAgricultural-enceand Engineering,2O14,1(1):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