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過硬的審計專業能力是審計人員的立身之本,也是審計隊伍的發展之基。新形勢下,需要重點關注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的提升。本文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四敢”精神為引領,在國際內部審計協會(IIA)發布的《全球內部審計勝任能力框架》基礎上,提出我國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具備的四種專業勝任能力。
一、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提出背景
全國審計工作會議指出,要始終把塑造職業精神和專業能力作為重要保障,不斷加強審計自身建設。鼓勵支持廣大審計人員敢于擔當、敢于碰硬,在職責范圍內大膽監督、如實報告;著力提升斗爭本領,通過強化專業知識學習研究和審計項目實踐歷練,培養提升能查能說能寫本領。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勢下需要重點關注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的提升。如何制定評價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的框架標準,從而客觀地評價內部審計隊伍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框架
2023 年6 月最新修訂的《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第七條中指出,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勝任能力,并通過后續教育加以保持和提高。內部審計準則對審計人員提出了總體上的能力要求,但沒有形成勝任能力框架結構及相應的評價指標,對實務的指導意義也沒有體現出來。所以本文以IIA 的《全球內部審計勝任能力框架》為基礎來構建我國內部審計勝任能力框架。如表1 所示,通過改進和創新、內部審計交付、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等十個核心能力,來展示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人員履行職責職能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技能。
表1 全球內部審計勝任能力框架

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從多個維度為審計成果的交付筑牢了根基。為了提供專業有效的服務,內部審計師需要通過協調內部審計的資源及活動,以高道德標準去執行審計業務。同時,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具備治理、風險和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熟練運用現行審計準則,幫助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實現目標。此外,內部審計人員還要具備溝通、說服和協作、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在執行好內部審計業務的同時創新審計方法,并推動組織整體的改進。所以,勝任能力框架中的每一項要求雖然可以是單獨定義單獨評價的,但每項之間存在聯系且相互依賴。
三、“四敢”精神下專業勝任能力框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堅持真抓實干,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在“四敢”精神的引領下,基于全球內部審計勝任能力框架,結合內部審計的監督、評價、控制和服務職能,對框架進行提煉及簡化。從執業底線、執業基礎、執業能力和執業信仰四個層級構建我國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框架。如圖1 所示,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主要構成要素分為四項,分別是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說服和協作、改進和創新。
(一)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內部審計干事創業的底線,要想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經濟監督的“特種部隊”,圍繞誠信、客觀、保密和勝任四項原則的職業道德體系要求是必不可少的。誠信是內部審計師個人品格的基礎,以誠信來確立信用,以誠實負責的態度開展審計工作,使得被審計方信任其作出的判斷??陀^是指內部審計師在收集、評價和溝通程序中,應顯示出高度的職業客觀性,不受個人偏好和其他方的不利影響,作出公正客觀的判斷。保密原則要求內部審計師謹慎使用在審計過程中獲取的所有信息,沒有經過授權不能隨意向其他方披露該信息。勝任對內部審計師的能力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在執行審計業務時,內部審計師需要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圖1 “四敢”精神下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框架

(二)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內部審計人員的執業基礎。在具備職業道德之后,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執行審計業務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其中,審計人員首先要熟練運用內部審計準則,其次要對組織的治理、風險和控制有著全面的了解。如果審計人員空有敢干敢闖的勁頭,不具備專業知識,就不可能發現重大問題,更不可能將審計成果轉化為促進組織價值提高的治理效能。立足新發展階段,審計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依然存在,審計人員關鍵要以專業知識強身,作出準確恰當的審計判斷,得出準確恰當的審計結論。通過履行合法合規的審計程序,確保把依法審計要求和敢闖敢干的精神貫穿審計活動全過程。
(三)說服和協作
說服和協作與改進和創新兩者都是內部審計執業能力的重要體現。協作包括內部審計團隊每個成員的協作以及內部審計部門與組織內其他業務部門的協作。內部審計師通常不是單打獨斗的,一個審計項目的成功開展需要團隊內部通力合作。為促使組織內部整體目標的實現,需要內部審計致力于消除組織障礙,以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方式與其他方合作。說服和協作也是內部審計師專業勝任能力中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充分發揮說服和協作的能力,還需要敢字當頭。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間出現分歧時,或者被審計部門不同意審計意見時,勇于堅持自身判斷顯得格外重要。有些問題可能復雜性強、涉及面廣,由多重因素共同導致,解決這些問題審計人員要敢于動真碰硬突破阻力。
(四)改進和創新
“四敢”突出敢字,內部審計部門及人員要把“敢”的精神融入審計工作全過程,尤其是單位內部發生變革的時候。比如組織總體業務目標改變、主要設備儀器更新迭代、組織內部架構調整等。在變化且模糊的環境中,審計人員首先要有改進和創新的勇氣和能力,改進審計程序提升審計效率,創新審計方法增強審計效果,讓審計程序方法能夠契合組織現行發展方向,絕不能照搬照抄以往的審計計劃和審計方案。其次注重把審計發現問題放在組織整體層面上進行審視,避免死摳條文、生搬硬套。最后要將敢為人先的銳氣、真抓實干的作風、精準務實的舉措貫穿審計全過程,從而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深化審計成果運用,提升審計監督質效,以高質量審計護航組織內部高質量發展。
四、以“四敢”精神引領審計專業能力培育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及部門的專業勝任能力,關鍵在于職業精神引導和規范?!八母摇本竦奶岢鲠尫帕松罨母?、鼓勵創新、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為順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內部審計部門及審計人員要以“四敢”精神為引領,推動審計專業勝任能力的培育與提升。
(一)強化政治引領,推動內部審計人員敢為
內部審計之所以能堅守理想信念,秉持先進審計理念,樹立鮮明價值取向,其關鍵就在于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面領導。內部審計人員首先是政治干部,必須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能夠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并與黨中央決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在“四敢”精神下,推動內部審計人員敢于擔當、敢于爭先、敢于創新、敢于監督,引導內部審計人員主動擔責擔難擔險、用心謀事干事成事,以實際行動忠誠踐行敢為精神實質。內部審計人員要聚焦主責主業依法忠誠履職,在職責權限范圍內進行大膽監督,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揭露問題,當好組織財產的“看門人”、組織效益的“守護者”。
(二)做實研究型審計,促進內部審計人員敢于首創
當前內部審計需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革故鼎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審計理念、審計技術與審計方法,為新時代審計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這就需要審計人員提升專業勝任能力,努力先行一步,通過擁抱變革、推動改進和創新,找到更具備前瞻性的做法。研究型審計是注重調查、分析、研究,在完成審計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過程中嵌入專題理論研究,實現審計實踐與理論研究的相互促進,避免了在審計理論與新時代下審計實務的脫節。由此可見,開展研究型審計,是在實務中探索新審計理念、尋找新審計思路的表現,也是審計人員首創精神的集中體現。通過立足審計實踐,最終實現理論上的創新,力爭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尋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拿出真正符合實際的對策建議,鍛煉出一批既懂業務,又具有首創精神的專門人才。
(三)健全管理體制,推動內部審計部門敢闖
近期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對《內部審計基本準則》進行了修訂,將第二十四條、第三十條中“董事會”的表述統一修改為“黨委(黨組)、董事會(或者主要負責人)”,突出了黨對內部審計工作領導方面的規定。通過建立健全單位黨組織、董事會(或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的單位內部審計管理體制,內部審計獨立性優勢將得到極大釋放。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強調,各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親自管,審計不要有任何顧慮,無論碰到誰、無論碰到什么單位,都要不信邪、不怕鬼。加強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落實主要領導負責制度,是審計部門在單位管理體系中地位提升的保障,也是審計部門敢闖的內生動力。
(四)聚焦審計整改,推動內部審計部門敢干
在內部審計實務中存在落實審計整改比發現問題阻力更大的情況。審計報告中反映的一些問題是往年報告中出現過的舊問題的現象時有發生,這說明組織內部一些領域深層次上問題并未完全整改。審計人員在面對舊賬的時候也會以以往年度的整改程度來判斷此類問題的解決難度,甚至出現不敢作為的情況。這些沒有整改完畢的老問題通常出現在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領域,容易出現風險隱患和貪污腐敗。所以,審計發現問題“上半篇文章”與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同樣重要,必須一同推進。這就更需要審計部門加大審計結果運用和問責追責的力度,對敷衍整改、虛假整改、屢改屢犯的問題敢于跟蹤落實,敢于動真碰硬,切實維護審計監督的嚴肅性權威性。
作者單位:洛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