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作為教育性質的公益組織,其發布的內容既要具備正向引導價值,又要貼近讀者的真實需求。與傳統媒體相比,微信公眾號具有傳播速度快、傳達效果好,以及能夠快速收集讀者行為數據和反饋意見等特點,可以幫助高校圖書館實現即時互動,從而助力其更好地服務讀者,讓教育功能與服務功能在數字時代得到進一步延伸。
近年來,國內關于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對運營現狀及提升策略的研究,主要對“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或區域內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行調查,如宋愛林[1]、徐春[2]、王金鳳[3]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基本建設情況、服務內容、互動交流情況等。這些研究為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服務提供了理論依據。二是對用戶滿意度及評價體系的研究,李夢楠[4、趙乃瑄[5]等人基于kano模型、DM模型與ECM-IT模型等,構建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用戶持續使用意愿模型;王波[6、薛調[7]、王梅麗[8、簡義瀚[9等人引入傳播學理論,以“清博指數”WCI為依據,構建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影響力、傳播力評價體系模型,為公眾號運營質量評估提供了方法論指導。三是對應急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張文娜[10]、高曉晶[1]等人闡述了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作用,論證了微信公眾號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這些研究為特殊情境下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服務優化提供了實踐參考。
總的來說,相關研究集中于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運營、利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服務、微信公眾號評價幾方面,對微信公眾號推文的關注度不足。本文以微信公眾號為例,調查其推文現狀,并將其與湖南省內兩所985、211高校及兩所普通高校進行對比,提出改進微信公眾號推文的建議。
公眾號數據分析
數據獲取與總體分析
本文數據采集時間截至2025年4月23日,共收集微信公眾號推文1480篇。運用Fiddler代理,通過截取在微信公眾號上打開文章時的請求數據,獲取閱讀數、點贊數等。
統計結果顯示,微信公眾號總閱讀數669502,篇均閱讀數約452;總點贊數12987,篇均點贊數8.78;總分享數6078,篇均分享數4.11;總收藏數3798,篇均收藏數2.57。微信公眾號每篇推文的5項數據(包含未統計的評論數),是反映推文質量的重要指標,且側重點不同。對于閱讀數,微信平臺設定單個用戶ID每日僅計入1次閱讀量,該規則有效規避了人為刷量,使閱讀數可以客觀反映推文對受眾的初始吸引力。但閱讀行為僅體現用戶的內容接觸意愿,無法等同于內容認可度。類比電影產業中“高票房≠高口碑”現象,閱讀量難以衡量用戶的情感傾向,點贊數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點。其余三類數據的數據量雖然較前兩類數據少,但更有針對性,如評論數,評論行為需投入數分鐘,該時間成本體現了用戶深度參與意愿;收藏數表明這篇推文具有重復閱覽的價值;至于轉發數,如果前四項指標體現的是這篇推文的“一次傳播”價值,那么轉發數可以體現“二次傳播”價值,前者是從作者到讀者的傳播,后者是讀者之間的傳播(如表1所示)。
表1微信公眾號核心數據指標的意義解析表

推文發布年份分析
微信公眾號2016年到2022年的年推文數逐年增長,2023年略有回落,2025年似有穩定在190篇左右的跡象。假設每個月的發文量相同,并且將2025年現有的60篇推文數據歸為前四個月的統計量,那么 60×3=180 篇是符合前文預測的。若將2025年當前數據與往年同期相比,如從2023年年初到同年4月23日共發表推文60篇,2024年從年初到同年4月23日共發表推文57篇,這些也支持了前文的論點。此外,2019、2020兩年的點贊數出現異常,相較2018年的點贊數驟然減少,推測可能是微信公眾號系統原因,導致2019年部分數據丟失。轉發數在2022年之前較少,2022—2024年呈快速增長態勢。收藏數在2019年前幾乎為零,2019年出現躍升,查找數據發現,該躍升節點出現在2019年1月2日,此節點之前收藏數極低(如表2所示)。
表2微信公眾號推文年數據變化表

如果年數據反映的是推文數量,那么年篇均數據反應的則是推文質量。除去2019和2020兩年的異常數據,微信公眾號推文年篇均點贊數與年篇均閱讀數呈現較為相似的趨勢;年篇均轉發數所對應的“二次傳播”價值逐年提升;年篇均收藏數在2019年躍變達到峰值后有所下滑,但在2022至2025年間基本穩定在2.1左右(如表3所示)。
表3微信公眾號推文年篇均數據變化表

與省內其他高校對比
將微信公眾號與湖南省內其他四所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行橫向對比。為了使選擇的學校具有代表性,本文選擇985、211高校(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兩所)和兩所普通高校(南華大學、湖南文理學院)。
對比2022一2024年的數據可以發現,湘潭大學與湖南師范大學的年均推文數接近,同屬第二梯隊。然而,其近三年的篇均閱讀數,與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存在較大差距,如湖南大學年篇均閱讀數是湘潭大學的3倍多,湖南文理學院年篇均閱讀數約為湘潭大學的1.5倍(如表4所示)。將五所學校的數據進行總體對比可以發現,某些數據存在相似之處。一是五所學校的年點贊數,均有較為明顯且不正常的偏低現象,推測可能與微信公眾號平臺本身有關。二是五所學校的年轉發數,2022至2024年保持逐年高速增長,曲線形狀類似于級數增長。三是五所學校的年收藏數,在2019年以前幾乎無任何數據,但在2019年卻出現了井噴式增長。
表4湖南省部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數據對比表

微信公眾號推文存在的問題
推文篇均閱讀數低
在與湖南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對比中,微信公眾號的篇均閱讀數與其有明顯差距,這可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如削弱公眾號在讀者中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進而影響圖書館與讀者的溝通效率和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質量。同時,篇均閱讀數偏低可能導致推文內容的傳播范圍受限,無法實現圖書館信息推廣和服務宣傳的目標。深入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湖南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粉絲數量比湘潭大學的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微信公眾號的推文比例需要優化。
推文篇均轉發數低
篇均轉發數是衡量微信公眾號推文傳播效果和影響力的關鍵指標之一。篇均轉發數較高意味著推文內容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認可,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將推文分享給更多人,進而擴大推文的傳播范圍。然而,微信公眾號的篇均轉發數較湖南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還有一定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文傳播效果,使得推文難以突破現有粉絲群體,覆蓋更廣泛的潛在讀者。分析其原因,一是推文內容本身缺乏吸引力;二是因為湘潭大學微信公眾號在轉發引導方面做得不夠,未能有效調動讀者的轉發積極性。因而,微信公眾號需要重視篇均轉發數的提升。
缺乏與其他媒體的鏈接
微信公眾號以圖文為主,適合深度說明。而高校圖書館的新書推薦、數據庫指南、活動精彩瞬間等,僅靠圖文方式難以充分展示。抖音和嘩哩嘩哩的短視頻預告、小紅書的活動“種草”筆記是極佳的宣傳載體。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大多缺乏與其他平臺內容的鏈接,這導致無法有效引導學生在短視頻平臺上觀看更直觀的演示視頻或獲取更便捷的攻略,降低了學生對圖書館資源的認知興趣和使用意愿。因而,高校圖書館公眾號在推文中需重視與其他媒體平臺鏈接,互相引流,從而擴大傳播范圍。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改進策略
深化內容價值,貼近讀者需求
推文的內容價值是吸引讀者繼續深入閱讀推文的本質核心點。深入分析過往高閱讀數推文的特點,發現兩類文章較易吸引讀者。一類是能夠激發讀者認同感的推文,這類推文通常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例如,祝賀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喜報等,都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愛校情懷,從而增強關注意愿,提高推文的閱讀數。另一類是與讀者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推文。例如,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方法、還書特免季、學術活動信息等,因具有高度的實用性和針對性,能夠為讀者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實際幫助,從而備受讀者關注與青睞。因而,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提升上述兩類推文的占比,提高閱讀數。
創新推文形式,融合媒體平臺
推文的傳播方式是讀者閱讀推文的重要參考。根據認知負荷理論,有組織的學習材料和示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因此,可以豐富推文形式,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內容。數字時代,信息形式不能僅拘泥于文字、圖片,還要注重視覺沖擊和傳播速度更強的短視頻在傳播中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需要嘗試在本平臺的推文中插入短視頻,借鑒優質短視頻的剪輯方式、熱點話題、背景音樂等;另一方面,可以與短視頻平臺合作,跨媒體引流。根據推文內容和媒體側重點,選擇與不同媒體合作。例如,微信公眾號可以利用嘩哩嘩哩自帶的學習屬性,在發布閱讀推廣相關內容時,通過“打卡”形式鏈接到嘩哩嘩哩,為讀者提供展示平臺,培養其使用習慣。
強化行為引導,建立激勵機制
推文數據反映了推文的受歡迎程度,為了提高數據量,可以嘗試行為引導和建立獎勵機制。首先,強化行為引導。在推文關鍵節點設置明確的行動呼呼,如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的“新生軍訓服,由你說了算”投票活動,吸引超270萬人次進入投票界面,閱讀量超10方次,根據其衍生創作的視頻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也得到廣泛傳播;同時,該篇推文帶動了前后推文的閱讀量。其次,建立激勵機制。獎品選擇數據庫會員、查重額度等對讀者有實際用處的產品。例如,浙江省中醫院微信服務號發表的“評論有禮~浙江省中醫院的烏梅湯,憑什么這么火”及“烏梅湯”系列推文在文末均有“評論送烏梅湯”的類似語句。查看該系列的評論數和轉發數,均為同賬號其他推文的10倍以上。
本文以微信公眾號為例,通過對其推文數據的全方位解析及與湖南省內同行的對標研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然而,本研究只選擇了四所湖南省內高校進行對比,難以全面反映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現狀。后續研究可擴大樣本范圍與多樣性,選擇不同區域和類型的高校樣本,以增強研究結果的代表性。此外,對于讀者對推文類型的需求,僅以數據為依據,后續可采取訪談和問卷形式收集讀者需求,提出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的改進策略。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