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數字化素養認證體系,從數字化工具應用能力、數據思維能力,對員工進行評估,激勵員工提升自身數字化素養,進一步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
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招投標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運營的關鍵環節,其管理模式的創新變革對于招投標企業在數字化時代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數字化技術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更高效、精準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招投標行業的獨特性質也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深入研究數字化時代招投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變革,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招投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現狀
目前,招投標企業多以項目為導向開展業務,大部分企業采用“項目組 + 職能部門”雙軌制。在項目的不同階段,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差異大,如籌備期需要商務、技術、文案人員保障投標文件質量,執行期側重工程技術與項目管理人員,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能夠快速精準地調配人員。招投標企業業務受市場、政策等影響較大,且具有周期性。例如,建筑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在房地產市場繁榮期時投標人力需求波動可達400% ,低迷期則人員閑置,故人力資源管理需靈活規劃以控成本、保業務。
同時,招投標工作專業性強。以工程建設項目為例,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標準,注冊造價師、一級建造師等持證人員占比需超過 35% 。招投標工作受到嚴格的法規監管,例如,投標文件的編制涉及超過20項審查項,違規將導致投標失敗甚至法律風險。人力資源管理必須建立完善的合規體系,確保員工資質、社保等信息真實合規,保障業務順利開展。
為適應數字化時代的要求,很多招投標企業已啟用辦公自動化(OA)、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項目管理系統等數字化工具。但根據咨詢公司埃森哲《2024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得分僅46分(滿分100分),超60% 企業技術投入未能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約 68% 的中國企業不同系統間數據未打通,如OA員工信息無法實時同步至項目管理系統,項目團隊組建時需人工重復錄入,既耗時又易出錯,影響項目進度。不少企業缺乏科學的投標人才能力模型,難以明確核心能力與經驗要求,人才招聘匹配度不足 60% ,這增加了成本,影響團隊素質與投標成功率。傳統招投標業務流程煩瑣,資質核驗平均耗時5天左右,重復工作占 45% ,易因疏忽導致核驗失誤。招投標工作的項目制與周期性,需要企業靈活適配人力,但目前數字化工具使用率較低,主要靠管理人員的經驗來面對緊急項目或需求變化,容易影響項目進度與質量。
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創新變革路徑
第一,應構建數字化人才供應鏈。為應對招投標業務的周期性和項目制特性,企業應構建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動態人才需求預測模型,以項目類型、周期及所需資質等為輸入變量,整合歷史項目數據、市場動態與行業趨勢,運用先進算法精準預測未來人才需求。同時,建立多層次、多元化人才池是實現人才高效配置的關鍵。企業可整合在冊員工、共享人才與外包團隊,形成三級資源庫,詳細記錄在冊員工專業技能等信息,用于內部精準調配,并通過與行業內其他企業及專業人才平臺合作共享人才。
第二,應加強項目人力資源的數字化管控。借助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可實現跨地域項目團隊的高效協作。該技術為項目團隊打造可視化項目模型,團隊成員借此能實時知曉項目的設計方案、施工進度及資源配置等信息,極大提高溝通效率與協作效果。同時,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工時數字化,可對項目人員工時存證,確保工時記錄真實且不可篡改。傳統項目管理中工時記錄常出現人為篡改、虛報問題,嚴重影響項目成本核算與人員績效考核,區塊鏈技術通過將項目人員工時數據實時記錄在區塊鏈上,形成不可篡改的時間戳,為項目成本核算和人員績效考核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依據。此外,基于投標文件質量、中標率等項目數據,構建個人和團隊的能力動態畫像,通過對項目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如投標文件的技術方案合理性、報價準確性、商務條款完整性等指標,以及項目中標率、客戶滿意度等結果性指標進行分析,全面評估個人和團隊的能力水平,達成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化利用。
第三,應推動合規管理數字化升級。運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對人員資質的智能核驗。該技術能快速抓取資質證書上的文字信息,并轉化為可編輯數據格式,并與社保繳納信息、證書真偽查詢數據庫、業績庫等大數據平臺中的權威數據比對,自動生成合規性報告。同時,建立基于電子認證和區塊鏈存證的電子簽章系統,可實現投標文件電子化簽署及全程追溯。傳統招投標中紙質文件簽章效率低且易偽造,電子簽章系統借助電子認證保證簽署人身份真實,利用區塊鏈技術對簽章全程存證,達成“一人一簽一項目”追溯,提升招投標活動安全性與規范性。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廉政風險分析模型,對投標文件中的報價一致性、人員重復率、業績相似度等關鍵數據監測分析,一旦發現數據異常,便及時發出預警,避免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招投標市場的公平公正。
第四,應建立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為構建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企業可開展場景化培訓,為員工打造逼真的投標答辯、評標模擬現場,彌補傳統培訓中員工實際操作經驗匱乏、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短板,讓員工身臨其境地體驗招投標工作場景,通過模擬實操提升應對能力與業務水平。同時,構建招投標知識圖譜,整合企業內部投標失敗案例庫、成功經驗庫及行業法規政策庫等知識資源,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分析這些資源,自動為員工推送個性化學習內容與改進方案,助力員工快速獲取知識,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此外,建立數字化素養認證體系,從數字化工具應用能力、數據思維能力,也就是員工對數據的敏感度、分析能力和運用數據決策的能力等維度對員工進行評估,激勵員工提升自身數字化素養,進一步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
(作者單位:金寨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