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提高預算執行有效性,建立健全預算控制體系,是企業財務管理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的有力舉措。
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面對日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傳統的預算管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因此,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提高預算執行有效性,建立健全預算控制體系,是企業財務管理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的有力舉措。深入研究預算編制與執行控制相關機制,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合理分配資源,還能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
預算編制與執行控制的基本框架
預算編制與執行控制的基本框架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的核心架構,涵蓋預算目標設定、組織架構搭建和運行機制設計三個關鍵要素。預算目標設定,基于企業戰略規劃,將長期發展目標分解為年度、季度和月度的具體指標,形成預算指標體系。組織架構設計,即建立以預算管理委員會為決策機構,預算管理部門為執行機構,各業務部門為責任主體的三級預算管理體系,明確職責權限。運行機制設計,即包含預算編制規范、預算執行控制和預算考核評價三大環節,通過預算授權審批制度、預算調整管理辦法和預算執行監控機制,實現預算全過程的有效管控。此外,預算信息系統可實現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提高預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形成決策科學、執行有力、監控及時的預算管理閉環。
預算編制的方法與實施
預算編制方法直接決定預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增量預算法適合業務穩定的企業采用,它以企業上期預算作為基礎并略做調整,以此保證預算具有連貫性。零基預算法則要求企業徹底拋開歷史數據,需要重新評估所有收支的必要性,更適合環境變化大或需要轉型的企業。彈性預算法根據業務量的變化來調整預算標準,能夠有效應對企業經營規模的波動。作業預算法是一種新型的預算編制方法,它基于企業價值鏈分析,將預算細化到具體操作層面,進而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和可控性。企業可組合使用多種方法,如成本預算采用零基預算法,銷售預算采用彈性預算法,發揮各種方法的優點,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預算指標體系設計的核心是支撐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要建立分層級多維度的指標框架,把總體預算目標逐步分解落實到各個層面。在頂層設計中要統籌考慮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結果性與過程性指標的平衡關系,構建包含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等核心要素的綜合評估體系。為更好地進行指標分解,可借鑒平衡計分卡等管理工具,將企業整體目標分解成各業務單元和職能部門的具體目標,并明確考核標準與權重。預算指標體系設計需重視各項指標內在邏輯關系,確保指標分解后,與總體目標一致且體現各業務部門協同性。同時,要建立完善指標監控和預警系統,實時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并對偏差進行動態調整,以此保證預算指標體系高效運作。此外,設計預算指標體系時要充分考慮行業特性和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結合歷史數據分析和未來市場環境預測,科學合理確定可實現的指標數值和增長目標。
預算編制流程優化即構建一個閉環管理系統,包含事前規劃、事中控制及事后評價三個關鍵階段。前期準備階段要全面收集并評估影響預算編制的各類因素,進行市場分析和內部調研工作。編制實施階段要結合“自上而下”的自標導向和“自下而上”的基層實際情況,以保障預算編制過程的科學決策和廣泛參與。為提升效率,可利用預算信息系統自動匯總和分析數據,減少人工干預。審核環節要設立多層審批機制,嚴格審查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執行前要組織培訓和宣講活動,確保所有部門充分理解預算目標與要求。要建立定期評估和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并解決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流程設計要強調各環節的銜接和協調,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并建立預算編制工作督導機制,確保預算編制工作順利進行。
預算執行的控制與管理
要確保預算目標能夠順利達成,關鍵在于對預算執行過程開展有效監督與控制,企業應建立起覆蓋全面且層級分明的控制系統。首先,要明確預算執行的授權控制機制,清晰界定各個層級的審批權限和資金支出標準,嚴格規范預算資金的使用流程。其次,要通過動態監控機制,運用預算執行進度分析、偏差分析及趨勢分析等手段,及時發現預算執行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再次,預算執行控制還應包含預算調整管理,針對超預算支出、預算內部資金調整等情況,制定嚴謹的審批流程和管理規定。內部審計部門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負責對重點項目和關鍵環節進行專項檢查和全過程監督。最后,應建立預算執行報告制度,定期向企業預算管理委員會匯報預算執行狀況,接受決策層的監督和指導。借助預算信息系統的預警功能,可自動識別并預警預算執行中的異常情況,提高監督控制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預算執行績效評估和反饋機制形成了預算管理閉環系統,以嚴謹的評估體系與高效反饋流程提升預算管理質量。預算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包含預算完成率等定量指標,還包含部門運營效率等定性指標,綜合評價預算執行效果。評估方式是把季度評估和年度評估結合起來,季度評估注重過程監控與及時修正,年度評估著重整體效果和經驗總結。評估結果與部門績效及個人薪資掛鉤,以此加強預算執行的約束和激勵力度。預算執行反饋機制聚焦執行過程中的典型問題與改進意見,通過預算執行分析會議并出具相關報告,促進預算管理持續優化。評估反饋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實現預算管理的良性循環。
預算管理的創新發展趨勢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之下,預算管理正加速朝著智能化方向邁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助力實現預算數據自動化收集與智能化分析,顯著提升了預算編制的精準度和科學性。智能預算系統通過深度挖掘歷史數據和市場趨勢,自動生成多種預算建議方案,為決策者優化預算配置提供有力支持。智能化預算管理模式還體現在預算編制流程自動化上,借助機器學習算法持續優化預算模型,從而提高預算準確性。
戰略規劃與預算管理是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核心要素,它不僅關乎企業資源的配置更深刻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經營策略和發展方向。因此,預算管理需結合企業戰略規劃,要建立以戰略為導向的預算指標體系,把企業中長期目標轉化成可執行的短期預算指標,服務于企業戰略。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融合體現在目標設定上,戰略目標要通過預算指標體系進行層層分解,進而形成可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在資源配置上應優先保障戰略性項目能夠獲得充足的資源支持。對預算執行的監控和評價要以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作為重要評價標準。預算分析結果需及時反饋到管理層,為企業戰略調整提供相應的決策依據。
綜上所述,預算編制與執行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組織架構、管理流程、技術支持等多個維度進行統籌規劃和協同推進。通過建立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完善的執行控制機制和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能夠顯著提升預算管理效果。未來,企業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預算管理向智能化、精細化方向發展,使預算真正成為企業管理的有力工具,為企業價值創造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純梁采油廠經營共享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