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可以運用互聯網科技,設置無人店鋪、智能購物車等,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避免浪費消費者的時間。
隨著零售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創新服務已成為零售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關鍵。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的需求的變化,導致傳統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面臨挑戰。創新服務作為零售企業創新的重要方面,對構建有效的盈利模式、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因此,如何有效實施創新服務、構建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趨勢與消費者實際需求的零售企業盈利模式,已經成為行業相關人員探究的重要問題。
創新服務與零售企業盈利模式的概述
創新服務是指零售企業通過引入新的服務理念、服務方法以及技術等,為消費者提供與傳統服務模式不同的服務,提高消費者的體驗感與滿意度。創新服務的類型多種多樣,如個性化定制服務、增值服務、體驗式服務等。個性化定制服務強調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其定制服務或相關產品,以此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增值服務是指在原有的服務基礎上,為消費者提供額外有價值的服務內容,常見的有免費包裝、送貨上門、免費安裝等。體驗式服務則是重視通過營造獨特的購物環境,讓消費者得到更加良好的購物體驗,提升消費者的沉浸感。
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主要是由利潤點、利潤對象、利潤來源和利潤屏障等要素構成的。利潤點是指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服務等,它是企業盈利的基礎。利潤對象是指企業所面對的消費者群體或目標消費者群體。利潤來源是企業通過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而獲得的收入途徑。利潤屏障則是企業為了有效保護自身的利潤,防止競爭對手模仿而制定的相關保護措施,包含品牌優勢、技術專利等。
創新服務對零售企業盈利模式的影響
創新服務可以拓展產品以及其服務的方式與類型,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進而增加零售企業的利潤點。隨著我國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零售企業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賦能零售企業的服務,構建出更加符合消費者實際消費需求的消費模式。例如,零售企業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技術,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與消費需求進行數據采集、分析等,精準預測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減少供應鏈出現的誤差,降低缺貨率。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生鮮商品,還能當場下單烹飪或使用廚房自行烹飪,這種體驗式服務滿足了消費者對便捷、新鮮餐飲的需求,提升了商品的價值,為盈利模式的轉變奠定了基礎。同時,可以根據消費者的消費數據分析,為消費者精準匹配優惠券,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有助于提升零售企業的客單價。
從利潤對象方面來看,線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創新服務的實施能夠引領零售企業拓展自身的銷售途徑,創設出更加符合現代消費者需求的渠道,以此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例如,大潤發超市轉變了傳統的零售模式,創設“線上 + 線下”雙渠道的銷售模式,擴展服務半徑和服務時段,激活更多消費場景,消費者不僅可以在線下門店購買產品,還能夠足不出戶線上點單,大大提高了其服務體驗。同時,大潤發超市還推出了“線上下單、門店提貨”的銷售模式,使其銷售額和庫存周轉率顯著提高。這種靈活性徹底改變了“人找貨”的傳統邏輯。
在零售企業中有效實施創新服務,能夠創造新的盈利渠道,如增值服務的收費、體驗式服務的門票收入等。以盒馬鮮生為例,通過提供“即買即烹”的創新服務,將海鮮銷售與餐飲體驗有機結合在一起,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體驗,大幅提升客單價。
基于創新服務下零售企業盈利模式的實踐策略
當前,社交電商、直播購物、無人零售等這些新型商業模式更加注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互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方式。面對這一趨勢,基于創新服務下的零售企業必須要加速轉型、跨界融合,積極應對挑戰,以適應新的消費市場環境。
第一,應加強自有品牌創新。零售企業需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消費者的需求趨勢,推出自有品牌商品。通過控制供應鏈、降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開始發展自有品牌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如優衣庫、宜家等。
第二,應加強業態創新。通過組織創新、營銷創新、流程創新等多系統協調配合,提高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進而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同時,推進零售業態比例調整與功能拓展,催生精品店、集合店等新業態,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模式等。這些創新實踐促使零售業態更加豐富多元,形成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全新商業生態體系,為零售業的持續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
第三,應加強增值服務創新。零售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就需要重視增值服務創新,以消費者為核心,通過“以舊換新”“品質升級”等手段優化商品與服務供給,如提供免費包裝、送貨上門、定制服務等,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
第四,應加強場景消費創新。鼓勵百貨店和購物中心進行“一店一策”改造,催生出融合型、時尚型等多種商業新形態,構建起集購物、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地標,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塑造了零售業的全新風貌,有力促進了差異化競爭格局的形成。
信息技術手段的發展,為零售企業盈利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思路與方向,助力企業構建數字化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在數字化浪潮中實現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
一是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零售企業可以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采集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分析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偏好以及需求,掌握消費者的實際消費情況,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通過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或產品推薦,能夠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滿意度,實現精準營銷和推薦,有助于提高顧客轉化率和客單價。同時,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創設智能客服,及時解答消費者的疑問,提升服務的效率。
二是引入互聯網科技。零售企業可以運用互聯網科技,設置無人店鋪、智能購物車等,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避免浪費消費者的時間。通過在商場、寫字樓等場所設置無人售貨機,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例如,蘇寧易購通過對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用戶需求和消費行為,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提高商品銷售量。在服務方面,蘇寧易購充分利用大數據及物聯網技術,開展了社區電商、物聯網智家、智慧零售等領域,滿足消費者的訴求和需求,提高用戶的購物體驗。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消費背景下,零售企業需積極應對消費升級趨勢和行業變革挑戰,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零售場景深度融合,推動零售行業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加強多元化創新服務,實現零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體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