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機器人在測試跑步。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以下簡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布北京市機器人產業“雙百工程”成績單。本市已支持形成了12類、200項機器人創新產品,支持機器人創新產品在11個領域、134種場景完成首試首用和迭代升級,提前超額完成“雙百工程”目標。
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穩居全國第一梯隊
北京市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自
2019年起,連續出臺兩輪三年行動計劃,全力建設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應用示范高地和高端產業集聚區。目前,已經培育了機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7家,獲批手術機器人注冊證33個,集聚人形機器人產業整機單位近30家,這三項指標均位居全國首位。不僅如此,2024年北京市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 50% 。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產業持續高增長態勢,同比增長 40% ,穩居全國第一梯隊,展現出強大的創新硬實力和發展新動能。
“雙百工程”作為《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的重磅舉措,彰顯出北京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的堅定決心與宏偉目標,即到2025年,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在百項機器人新品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北京精準聚焦機器人‘ 1+4′′ 產品體系,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核心領域進行謀劃和布局,帶動協作、醫療、特種、物流四類優勢機器人躍升發展,目前,已成功支持形成12類、200項機器人創新產品,高端產品體系基本形成。
在全球范圍內的創新熱潮中,北京機器人產業始終站在了前沿,展現了強大的實力?!拔覐奈丛谝粋€地方見過如此多的人形機器人。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如此多的創新正在當下涌現?!庇こ碳夹g學會中國區代表保羅·洛佩斯感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創新活力。
他還表示,中國從一個制造大國變成一個創新領導者,為全球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在全球的投資促進了很多市場的創新,讓更多人受益。
北京機器人場景應用全面開花
當前,機器人正從實驗室走向生活,加速融入千行百業。人形機器人領域,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產品,在復雜環境通行和泛化任務執行方面展現出一流水準,能夠輕松應對各種復雜挑戰。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在抗沖擊性、高動態性方面全國領先,即使面對劇烈震動與高速運動場景,也能穩定運行。天工、蓋博特等一批明星產品和慧思開物、GraspVLA等具身智能模型具備國際競爭力。
在醫療領域,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實現了一機多適應癥、全流程覆蓋,還借助5G技術實現骨科機器人遠程手術,讓優質醫療資源能夠跨越地域限制,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北京術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蛇形臂單孔手術機器人,能夠在狹小的空間內完成各種復雜的手術操作,如在患者體內實現‘ ?6+1 ”自由度全域運動,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為手術治療帶來了更精準、創傷更小的全新選擇。
在物流服務領域,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智能移動機器人終端具備自動化部署、全生命周期OTA管理等優勢,構建了復雜環境下的室內自主導航全棧技術體系。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先進技術研制的多種導航方式、多類型結構的普系化AGV系列產品,國產化率高達
95% 以上,有力推動了物流機器人的國產化進程。
在教育領域,北京還探索了機器人課堂,初步形成包括課堂學伴、老師助教、課間玩伴和物品運送4類產品的“機器人 + 教育”解決方案。先后在全市14所中小學部署了38臺機器人,聯合打造了“機器人老師”和傳統老師共同授課的場景,并梳理了涵蓋4家企業、18款產品的教育場景產品清單。
在餐飲領域,機器人美食成為新潮流。拉花咖啡機器人制作出的咖啡不僅美味,還擁有精美拉花。智能牽引機器人、煎餅機器人、炒菜機器人等大顯身手,豐富了餐飲制作的方式。210余臺這類機器人已在北京部署應用,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科技帶來的便捷與樂趣。
打造全球機器人應用標桿城市
今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不僅展現了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成果,還進一步提升了北京

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的ROPA骨科智能手術機器人填補了國內外在全骨科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空白。
在全國乃至全球機器人產業領域的競爭力和引領力。
“中國已徹底改變了全球機器人領域的格局。”美國自動化促進協會主席杰夫·伯恩斯坦稱,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知識、在機電一體化領域的技術儲備和制造業基礎,為人形機器人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支撐。他認為,中國作為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對機器人技術的進步貢獻很多,且這種貢獻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下去。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服務機器人產量達到1051.9萬套,同比增長 34.3%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同比增長 61.5% ,烹調、清潔、送餐、娛樂等機器人越來越智能,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
基于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北京憑借其得天獨厚的政策高度、資源稟賦、創新氛圍、配套體系,將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綜合功能,精準轉化為推動前沿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未來,北京將深入總結“雙百工程”的經驗做法,聚焦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需求,持續在創新產品和高價值場景兩端發力,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服務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全力打造全球機器人應用標桿城市。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表示,“一是進一步強化整機帶動能力。探索仿生結構與材料等顛覆性技術,突破高精度柔順操作等運控技術,多路線布局大幅提升通用具身智能水平。率先建設人形機器人整機中試驗證平臺,解決自動化、標準化、規范化等量產關鍵問題,推動形成人形機器人等產品高水平規模生產能力,培育一批技術先進、工藝規范、安全可靠的創新產品。二是進一步加快全域場景開放。面向全球機器人企業和產品,打造并開放一批酒店、餐廳、街區等公共服務的全域場景,在關系民生的餐飲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的“機器人 + 智慧生活”的北京方案。三是進一步優化產業要素保障。積極用好機器人首試首用等產業政策和機器人產業發展基金。壯大創新主體,支持建設機器人產教融合發展和實訓基地。促進人才引育。優化產業園區區域和功能布局,攜手拼經濟,統籌布局整機制造與配套環節。打造具有特色優勢的產業集群?!?/p>
小學生們在和商湯科技的元蘿卜機器人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