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5)23-0041-05
202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要求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課程思政資源庫是重要抓手之一。醫藥衛生行業關乎人民的生命健康,從業者需具備高尚的職業素養、道德規范和家國情懷,課程思政資源庫可提供大量體現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等精神的案例與學習素材,所以課程思政資源庫的建設對醫藥衛生類中職學校而言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從建設思路、建設標準與實踐路徑等三個方面闡述中職學校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的建設。
一、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優化資源庫建設思路
(一)立足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規劃資源庫建設方向
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初心和使命,學生獲得專業技能是成長成才的重要標志,新時代工匠培育的教育理念已經從“成才\"轉向“成人”[2]。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的建設應以培養德才兼備的醫藥衛生人才為宗旨,牢牢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在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充分滿足中職學校育人需求、醫藥衛生類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實施需求和學生思政素養提升需求,實現德技雙修、仁心仁術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以思政元素與醫藥專業教學深度融合為路徑,構建資源庫內容體系
本資源庫建設有別于其他資源庫之處在于其鮮明的醫藥衛生專業特色,深入挖掘醫藥衛生類專業的思政元素,如醫德醫風、醫者仁心、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等,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專業知識教學中,打造具有醫藥衛生特色的課程思政案例庫和示范課程。
(三)以精品課程與主題案例為架構,實現資源的雙線互通
離開課程內容的思政資源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本資源庫的建設以海量的在線精品課程數字化思政資源為依托,以保障思政教育源于課程教學內容。另外,本資源庫按照一定的邏輯將各種思政資源主題化,分門別類,便于資源庫的開放與共享,讓資源取之于課程建設,又用之于課程教學,實現課程教學資源與思政教育資源的雙線互通。
(四)以共建共享機制為保障,推動資源庫的持續更新與發展
各建設主體通過校企行協同(學校、醫院、大健康企業、醫藥行業協會)校際合作(中職學校、高職院校、職教本科院校)整合資源,形成“大思政課一體化\"育人格局。基于網格技術搭建資源共享平臺[3],支持跨區域、跨院校資源互通,各建設主體共同開發和共享資源,打造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態。
二、制定中職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標準
(一)以育人導向優化課程思政資源庫內容標準
1.明確思政元素,突出育人導向
思政元素的精準嵌入是實現課程思政目標的關鍵。在中職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中,教師必須清晰界定思政教育主題,確保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緊密融合,以實現育人目標。例如,在內科護理課程中,教師出示因護理記錄不規范導致的醫療糾紛案例,讓學生明白準確、及時、完整的護理記錄是對患者負責,也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同時,教師要強調護理工作應堅守職業道德,不泄露患者隱私,不收受患者紅包,培養學生的職業操守和責任感。
2.優化資源分類,提升檢索效率
合理的資源分類能夠提高資源的檢索效率和使用效果。資源庫中的資源應按照主題進行分類,主題的分類可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醫藥衛生行業對從業者的職業素養要求、與醫藥衛生類課程知識體系相關的思政內容、中國傳統醫學文化與哲學思想、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等進行整理。例如,在藥劑課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藥物研發、生產、使用等過程,設置“藥品安全與社會責任”“創新藥物研發中的科學精神”等思政主題,引導學生思考。
3.嚴格控制質量,保障資源品質
高質量的資源是實現課程思政教育目標的基礎。為保證資源的高質量,所有入庫資源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流程。審核專家團隊應由思政教育專家、醫藥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教學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組成,從政治性、科學性、教育性等多方面層層把關,確保資源內容準確無誤、邏輯嚴謹,且符合思政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在資源審核過程中,專家團隊對每一個案例的來源、真實性、適用性進行細致核查,保證案例既有利于專業知識應用,又能有效地傳達思政教育內涵,使學生能夠從優質資源中獲得知識和思想的雙重滋養。
(二)以技術賦能強化課程思政資源庫技術標準
1.強化數據安全,守護教育資源
數據安全是資源庫建設的重要保障。采用先進的數據加密存儲技術對各類資源進行加密處理,能夠防止數據被竊取或篡改。同時,可以建立分級權限管理機制,根據用戶角色(如管理員、審核專家、教師、學生等)分配不同的訪問權限。管理員擁有最高權限,可進行資源的上傳、刪除、修改等操作;審核專家可以審核上傳的資源,并反饋審核意見給教師;教師可以訪問、查看和調用相關資源,但不可以下載和刪除已審核通過的資源;學生則只能查看和學習已審核通過的資源。這樣可以保障資源庫的安全穩定運行,確保資源的合理使用。
2.增強資源交互性,提升學習體驗
資源庫的交互性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教學效果。為增加課程思政資源庫與在線精品課程資源庫、企業案例資源庫等的交互性,教師應通過設置統一的接口,實現資源庫與其他平臺之間的資源共享。例如,課程思政資源庫的資源可以被各課程教學平臺直接調用,而各課程的思政資源也可申請進入課程思政資源庫。學校與企業之間可以實現案例資源的實時共享與更新,使企業的典型思政案例能夠及時進入教學資源庫,為教學提供真實、前沿的素材,學校的思政教學研究成果也能反饋給企業,為企業招聘人才提供參考。這種交互性可以打破平臺之間的壁壘,促進教育資源的流通與整合,推動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
3.提高平臺兼容性,拓展應用范圍
良好的平臺兼容性能夠提高資源庫的可用性和應用范圍。資源庫平臺需具備強大的兼容性,支持多終端訪問,讓師生無論是在辦公室、教室使用電腦,還是在課余時間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都能流暢地訪問資源庫,滿足師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同時,要適配主流教學系統(如超星泛雅、智慧職教、大學MOOC等),確保資源庫能夠無縫對接學校現有的教學環境。教師可以便捷地將資源融入日常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學生也能在熟悉的學習平臺上獲取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三)以長效機制完善課程思政資源庫管理標準
1.完善共建共享機制,凝聚建設合力
在資源庫建設中需明確政府部門、中職學校、行業企業及平臺機構的權責分工,構建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環機制。政府部門負責制定政策、提供指導和資金支持,保障資源庫的建設與維護。中職學校作為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的核心主體和直接參與者,負責協調各建設主體,組建資源建設團隊,整合校內外資源,挖掘課程特點與內涵,創新課程思政融合點,開展思政資源的開發、實際使用和運行。行業企業負責提供本專業工作崗位的素養要求、企業優秀勞動模范的事跡與案例、最新的行業動態,協助中職學校完成資源開發,增強資源庫的行業適應性和實踐性。平臺機構負責搭建資源庫平臺,將碎片化資源進行梳理,實現資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資源庫的共享性和開放性。
2.建立動態更新機制,緊跟時代步伐
為保證資源庫的時效性和實用性,緊跟醫藥衛生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時代變化,建立動態更新機制顯得尤為重要。應制定明確的資源更新計劃,保障每年更新至少 10.00% 的資源;持續關注醫藥衛生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臨床實踐進展及社會熱點問題,將這些新內容形成的新思政元素融入資源庫,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思政理念,保持資源庫對教學的有效支持。
3.健全多元評價機制,提升建設質量
資源庫建設還需引入多維度的量化評價指標,全面評估資源庫的質量和使用效果。一方面,收集用戶評價,包括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了解用戶對資源內容、平臺使用體驗等方面的滿意度;另一方面,統計資源使用率,分析各類資源的瀏覽次數、下載次數、被引用次數等數據,全面了解資源的受歡迎程度和存在的不足,為資源庫的優化和改進提供數據支撐,不斷提高資源庫的質量和服務水平。
三、探索中職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路徑
本研究根據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的建設思路和建設標準,參考新華網建成的全國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服務平臺、南方醫科大學建成的高等醫藥院校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建設聯盟、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建成的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等實際投入使用的課程思政資源庫,構建了本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路徑并付諸實踐。
(一)開展需求調研與頂層設計
1.深入調研分析,明確建設需求
調研分析是建設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的重要基石,為后續資源庫的規劃與建設提供關鍵依據。中職學校應通過調研深入了解當前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教育的現狀,包括已有的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及需求痛點,為資源庫的建設提供方向指引。本研究團隊經過調研發現,面對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匱乏的問題,亟須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資源建設能力,通過深入挖掘思政素材、進行思政案例設計和制作等途徑,提升教師開發課程思政資源的能力,并鼓勵醫藥類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外校專業課教師共建資源、共享資源4]。
2.組建專業團隊,凝聚建設智慧
在完成調研分析后,組建一支專業、多元且極具實力的團隊,是推進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的關鍵一步。本資源庫建設團隊由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省屬衛生類中職學校、市屬衛生類中職學校、醫藥企業、醫院和資源庫平臺企業等六個單位組成,匯聚各方優勢力量,為資源庫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團隊核心成員包括學校教學管理部門負責人、學校德育專業部負責人、多門醫藥類課程負責人、醫藥企業經理、醫院教學部負責人和資源庫平臺技術負責人。各成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密協作,定期召開聯合會議,共同商討資源庫建設的重大問題和關鍵決策;建立線上溝通平臺,實現信息實時共享,確保建設工作高效推進;開展跨單位的合作項目,促進成員之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3.科學制定規劃,引領建設進程
本資源庫的建設目標是打造一個全面且優質的課程思政資源庫,為醫藥衛生類專業課程提供豐富、多元且深度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學資源,幫助教師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提高課程思政教學質量,進而培養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關愛生命的職業精神、團隊協作意識及創新進取能力的高素質醫藥衛生類人才,使其能夠適應未來復雜多變的醫療行業環境,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推動醫藥衛生行業人才素質的整體提升。
資源庫的建設框架以課程作為基礎,可以有效保障思政資源不脫離課程教學內容,保證“隱性融入”而非“兩張皮”。以資源庫中的醫藥商品基礎課程為例,建設團隊制訂了該門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規劃(如下頁圖1所示)。
(二)推進思政資源整合與開發
學校依據課程思政目標 - 專業思政主線 -課程思政主題 - 章節思政話題等四個思政育人層級,構建完整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團隊根據醫藥衛生類專業的特色,挖掘不同的思政點,形成一條思政主線,然后以該思政主線為核心,豐富每個思政點的思政資源,通過圖片、文字或視頻等多元化形式呈現出來,利用由點及面、由線成面、搭面成庫的方法建成一個豐富多樣的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創新課程思政資源庫的建設路徑。

1.挖點成線:挖掘思政點,實現思政資源主題化
根據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結合本專業本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教師和企業對課程思政需求的調查結果,研究團隊通過深入挖掘思政點,形成具有本專業本課程特色的思政主題。教師可以從時事政治、產業領域、優秀傳統文化、日常生活中挖掘思政資源5,形成醫藥衛生行業對從業者的職業素養要求、中國傳統醫學文化與哲學思想、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等思政主題。例如,醫藥衛生類課程注重醫德醫風的教育,著力培養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注重加強醫者仁心教育。在培養學生掌握精湛醫術的同時,教育引導學生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溝通,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人文修養。
2.織線成面:選擇載體,實現思政資源數字化
教師以思政元素為核心,通過網絡搜集、原創自建、現場采訪等方式,將挖掘出的思政點通過案例資源、圖片資源和視頻資源等多元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分別從國家基本政策、古往今來醫藥名家的先進事跡、醫藥專業相關成就、醫藥典型新聞事件等多維度進行闡述,在橫向思政主線的基礎上進行縱向拓展,在縱向拓展的基礎上進行多樣化展示,橫縱交織,將課程思政資源以實體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直觀、更深刻地感受課程思政的內涵。
3.搭面成庫:平臺交互,實現思政資源網絡化
建設團隊將多門課程已建成的數字化思政資源進行整合,依托資源庫平臺公司的技術力量,在初步建成的思政資源庫平臺框架基礎上,按照多層級、模塊化建構原則,以思政點組成思政線,再由思政線交織為思政面,最后由思政面搭建成思政資源庫。如此層層遞進,同時將課程思政資源庫分模塊、分專業、分崗位進行整理,形成覆蓋醫藥衛生類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實現網絡化交互,為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三)實施平臺搭建與功能設定
1.精心搭建平臺,打造教育資源集散地
本資源庫選取超星泛雅資源庫平臺,該平臺具備強大的功能性和良好的兼容性,能夠充分滿足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的技術需求,支持個人電腦端和移動端兩套架構,方便用戶隨時隨地訪問資源庫。搭建課程思政資源庫的整體框架,包括人員角色定義(管理員、教師、學生、審核專家、企業人員等)、權限分配、檢索維度(思政主題詞、課程名稱、素材類型、關鍵詞、作者、學校等)。主界面突出課程列表與思政主題列表,并展示高引用率的優秀課程思政資源。
2.合理設定功能,滿足教育教學多樣化需求
設定資源庫功能模塊是提升其可用性和價值的關鍵。本資源庫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塊:資源瀏覽功能模塊、評價和討論功能模塊、資源檢索功能模塊、資源引用功能模塊、數據分析功能模塊、個性化推薦功能模塊、資源更新提醒功能模塊、版本管理功能模塊等。其中,資源引用率高的功能模塊主要開發資源引用鏈接和二維碼,以及內容引用行為記錄功能,為每一項資源生成唯一的引用鏈接和二維碼。教師在制作教案、課件或設計課程時,只需復制鏈接或掃描二維碼,即可輕松將資源融入其中。系統自動記錄每一次資源引用行為,包括引用者的身份信息、引用時間、引用資源的具體內容及引用用途(如用于教案、課件、課程作業等)。當資源需要更新時,系統能夠依據這些記錄及時通知相關引用者,確保其使用的資源始終保持最新狀態。在此環節,引用率是評價資源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四)強化應用推廣與共享更新
1.助力師生開展思政教學,提升育人成效
一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直接利用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中的思政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在講解專業課程時,專業教師可以適時引入資源庫中的思政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將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傳授有機結合。例如,在解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資源庫中關于遺體捐獻的感人故事,向學生傳遞尊重生命、無私奉獻的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二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質平臺。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移動端隨時隨地訪問資源庫,如學習關于“醫護人員職業素養”的專題課程、閱讀醫學倫理相關的文章等,在自主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已的思想政治素養。三是助力開展實踐活動。資源庫中的實踐類思政資源可以為學校開展思政實踐活動提供素材。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區醫療服務、健康科普宣傳等,讓學生在實踐中踐行思政理念,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和反饋,也可以為資源庫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依據。
2.助力建設在線精品課程,拓展教育資源
本資源庫由若干門醫藥衛生類課程的思政資源組成,同時又可以為在線精品課程的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實現雙贏。資源庫內海量的教學資源,如精心整理的案例、權威的政策解讀、生動的教學視頻等,為在線精品課程的內容選擇提供了堅實基礎。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大綱和教學目標,從資源庫中篩選出契合度高的資源,將其融入在線精品課程建設的各個環節。
3.助力共建共享更新資源,形成良性循環
本資源庫由各單位共建而成,同時又為各共建單位的師生員工所共享。資源庫打破了學校、企業和機構之間的壁壘,吸引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省屬及市屬衛生類中職學校、平臺企業等多方參與。不同學校的一線教師、行業專家及技術人員能夠在資源庫平臺上匯聚,共同開展資源庫建設工作。資源庫組建專業的審核團隊,定期對資源庫中的資源進行審核,根據行業發展動態、政策法規變化、資源的引用率及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及時更新資源內容。
綜上所述,思政資源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素材,學生在自主學習與課堂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通過大量思政案例的學習,學生的職業道德顯著增強,深刻理解了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在面對模擬醫療學習場景時,學生能從人文關懷、職業道德等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尊重患者權益,展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資源庫中的愛國情懷、團隊協作等思政元素,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體榮譽感,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憑借資源庫的助力,醫藥衛生類基礎課程在教學理念、內容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創新,被認定為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的建設有效推動了醫藥衛生行業儲備人才素質的整體提升。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及滲透,本研究將在數智技術賦能思政教育、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課程思政教學等方面繼續深入探索,不斷提高醫藥衛生類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EB/OL].(2025-01-19)[2025-02-07].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501/t20250119_1176193.html.
[2]周志國,金萍女,鮑婷婷,等.職業學校“雙融雙驅”課程思政育人路徑探索:基于新時代工匠培育視角[J].職教論壇,2022,38(6):114-121.
[3]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網格技術的區域性教育資源庫共建共享機制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1):63-68.
[4]陳艷華,陳誠,夏夢.職業學校藥學類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育人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廣西教育,2024(6):30-33+40.
[5]沈國榮,徐國慶,吳建設.職業教育課程思政資源建設的技術范式[J].職業技術教育,2022,43(5):71-74.
[6]蘭麗,賈瓊,劉雁琪.數字時代高職課程思政數字資源建設的價值、困境與實踐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4(15):97-101.
注:本文系2022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醫藥衛生類課程思政資源庫共建共享的研究與實踐\"(GXZZJG2022A035)、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資助經費重點課題(A類)“大思政課'建設背景下藥學類專業課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23A022)的研究成果。
(責編林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