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寫文章時,有的人喜歡推敲一字一句的字眼;有些人則注重追求一篇一章的氣勢和音韻。
以上材料對青少年的成長也有啟示。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墨以養性,文以載道
說到寫文章的字斟句酌,我不禁想起韓愈因賞識“苦吟詩人”賈島創作嚴謹、追求至善至美的品質,與他共同推敲字眼的佳話。(入題太慢,沒有表明態度。與后文銜接不明,表述也稍顯單薄。)
賈島,在創作詩詞時,有時會因為兩句詩,而耐心修改長達三年之久,可見其寫詩用字之審慎。王安石作《泊船瓜洲》時,起初寫為“春風又到江南岸”,“到”字曾修改為“過”“入”“滿”等字,最終選定為“綠”字。杜甫自稱“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其對語言藝術的執著追求。這些都揭示出文學藝術創作中“一字千金”的深刻道理。(論證不分主次,分析淺嘗輒止,缺乏深度挖掘,難以體現引入賈島故事的作用。)
課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中有這樣一句話:“將產品當成藝術,將質量視為生命。”一盞孤燈一刻刀,一柄標尺一把銼,這就構成了一個匠人的全部世界。他們用一流的心性踏踏實實地改變著世界,引領著品質風尚,刷新著社會的審美追求。(此段與上下銜接不夠緊密,有偏題之嫌,要展開論述寫文章推敲對青少年成長的啟示,增強論證力度。)
所以說,追求語言文字表達的精準細膩,不是過分追求細枝末節,而是一種一絲不茍、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匠心的踐行,它同追求篇章的布局和整體氣勢、音韻并不矛盾。正如青少年的成長,既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也要有長遠的規劃和高遠的追求。一如梁思成醉心于中國古建筑,一生測繪鉆研,只想傳承中華建筑要義;庖丁經過無數次的實踐才掌握了解牛之道,做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字斟句酌,錯把墨汁當紅糖……(未緊密結合青少年成長實際,對青少年成長感悟浮于表面,未深入挖掘事例與青少年成長的具體關聯及深刻意義。)
吾儕青年,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目標,重視過程和細節。成長的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要守得住初心,專注一點,耐心做事,走好人生每一步,培養自己寬廣的心懷,收獲精彩人生。(結尾這種漫不經心的口頭禪式的表達,使作文落入俗套,缺乏深度思考,沒有振奮人心的力量。)
◆升格建議
作文談寫文章的字斟句酌的態度和對青少年成長很有啟示。但論證單薄,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升格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修改:
1.開篇應提出明確觀點,增強銜接與論證深度。在提及韓愈與賈島的佳話后,要進一步闡述推敲字眼對寫文章的重要意義。
2.論證應主次分明,文段應過渡自然。列舉事例時,可重點分析其中一個,再簡要提及其他,進行輔助論證;在運用與教材相關聯的素材時,應過渡自然,避免脫節。
3.深化對青少年成長的啟示。在列舉梁思成、庖丁等人事例后,應深入思考這些事例對青少年成長的啟示,增強說服力。
墨以養性,文以載道
◎張晰瑜
寫文章時,有人喜歡推敲一字一句的字眼;有人則注重追求一篇一章的氣勢和音韻。墨以養性,文以載道,不同的創作追求,皆是對文學藝術的深情禮贊。
說到寫文章字斟句酌,不禁想起韓愈與賈島共同推敲字眼的佳話。賈島用字嚴謹,注重推敲,會在創作詩詞時,僅為兩句詩,苦思數年。例如作《題李凝幽居》時,他曾為“僧敲月下門”一句用“敲”好還是“推”好,騎驢苦思,不慎撞上了韓愈的轎子。二人隨之展開探討,終定“敲”字。“敲”字以動襯靜,用“敲”字使得一位遠離塵囂的高士形象躍然紙上。歷史上注意推敲的例子還有很多。王安石作《泊船瓜洲》時,反復斟酌“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先后換成“過”“入”“滿”等字,最終才選定“綠”字。杜甫也說他“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古人對文字的極致追求,字句琢磨間向我們展示了寫文章的嚴謹態度,是工匠精神在文學領域的生動寫照。(抓住核心概念“寫文章”“推敲”,詳細敘述賈島和韓愈“推敲”的故事,緊扣材料,表明立意。另舉王安石、杜甫的事例,深化立意,強化觀點。)
文學創作需要匠心,各行各業也同樣離不開這種精神。課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中說:“將產品當成藝術,將質量視為生命。”一盞孤燈一刻刀,一柄標尺一把銼,匠人用一流心性踏踏實實地改變著世界,精益求精。2025年6月,中國航天團隊進行新一代載人飛船“夢舟”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是中國航天人多年潛心鉆研、追求極致匠心的成果。這何嘗不是匠心品質的典范?這不正是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這不理應成為青少年筑牢人生根基的學習榜樣?(與上段銜接自然,運用教材中的一句話將文人對字句的打磨和工匠精神聯系起來,并進一步展開論述,體現考生對時事的關注。最后連用三個反問句,強化論證。)
所以說,追求語言文字表達的精準細膩,并非拘泥細枝末節,而是一種一絲不茍、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是匠心的踐行,與追求篇章氣韻并不沖突。青少年的成長亦是如此,既要腳踏實地,也要有長遠規劃。庖丁經過無數實踐,終達成“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解牛技巧;梁思成一生專注于測繪鉆研,只為傳承中華建筑之要義;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字斟句酌,錯把墨汁當紅糖……我們也應如此,沉浸于自己所熱愛之事,專注每一個細節,不怕困難,孜孜以求,方能尋得方向,實現人生價值。(這一段繼續展開論證,邏輯嚴密,觀點辯證。結尾深入闡釋,加入了對青少年成長的啟發,增強了思辨色彩。)
寫文章與人生,兩者有相同之處。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保持專注和匠心,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答卷!(簡短有力,呼應標題,緊扣主題,道出了寫文章與人生的關聯,總結升華主題,鼓勵青少年踏實走好人生路,情感真摯,易使讀者產生共鳴。)
【陜西渭南市尚德中學】
◆升格點評
作文升格后,緊扣材料,內容充實,邏輯嚴密。或引入故事,或結合時事,或引用論證,充分闡釋了寫文章對青少年成長的啟示,思考有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