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科技創新在各個領域不斷涌現新成果。如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我國創造世界水冷磁體技術新高峰,甬舟號盾構機涂裝“瑞龍”下線,超強耐寒電子皮膚研制成功。青少年作為未來社會的主力軍,在面對職業規劃時,是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投身教育、醫療等傳統職業領域,還是選擇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新興領域呢?
請你以書信的形式跟父母談一下你的想法,結尾以“李潤華”署名。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材料闡述了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背景,提出了青少年未來職業的方向問題。
同學們可以從大主題方向上立意,如“以青春赴時代,將小我匯入科技進步的磅礴大潮”,或“一成不變的生活固然安穩,但當代青年有著更強的拼搏能力,當不斷以勇毅鑄就科技強國”。小切口的立意或角度也會讓同學們的作文與眾不同,如“我要考航空大學,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然后從行業現狀、行業未來、自身素質和規劃等角度展開,讓父母理解并支持你的選擇。
最后一定要注意書信的格式,行文要采用與父母交流的語氣,而不能寫成純議論文。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使說理從自說自話到入情入理地與對方對話。既要承認父母想法的合理性,也要闡述清楚己方的觀點,做到不偏激、不絕對,這樣可使說理富有張力。
佳作展示一
突破繭殼,飛上云巔
◎趙天鴻
親愛的父親、母親:
展信安!
你們總在我面前強調選擇的重要性、生活的穩定性。如今,我正面臨著人生中舉足輕重的抉擇,但對于未來,我早心有所屬——投身科技創新,強我中華。我明白我的決定與你們的期望背道而馳,但你們用自己的經驗為我織就足以抵抗生活艱辛的溫暖繭殼,但我不愿永遠沒有突破,在安穩舒適的環境中任機遇和時間流逝。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里,突破創新,走出舒適圈方為正道。正像鄧稼先在無數方程式中尋求突破,在核輻射的陰云中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打造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屠呦呦在如星漢般的草藥世界中尋求突破,她帶領團隊反復優化提取工藝,提高青蒿素純度,最終為抵抗瘧疾貢獻力量。正因為他們那“萬里不惜死”的突破創新精神,才能品味到“一朝得成功”的“喜上眉梢”。我也一樣,想要在人生的征途中不留遺憾,就應摒棄舒適的繭殼,尋求自我價值上的突破。
打鐵還需自身硬,突破創新更需要有實力。就像王興興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與顛覆式創新,帶領團隊攻克高動態運動控制算法,研發出中國首個自主行走的四足機器人,打破歐美技術壟斷,重塑全球四足機器人競爭規則。“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也要向王興興一樣,刻苦學習,努力創新,靠自己的實力破繭成蝶。
不尋求突破,萬物一致就會失去獨特的風采。曇花放棄白天與群芳爭艷,不跟隨眾花,勇于突破常規,于夜間綻放。山澗不曾因巨石攔路而停止向前的腳步,悄然流淌于山林幽壑間,終于在山頂一瀉千里,蕩氣回腸。我也要尋求突破,循著我內心的指引,突破舒適區,給世界留下一個巍峨背影。
“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一朝眉羽成,鉆破亦在我。”與其在你們創造的舒適繭房中碌碌一生,我更愿在突破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櫛風沐雨。試問人生有幾次讓我竭盡所能去拼搏的機會?就讓我任性這一次,為我理想的星星之火親手添上一把柴薪吧!
此致
敬禮!
李潤華
××年××月××日
◆點評
作者一開頭就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投身科技創新,強我中華”,然后開始從“為什么”和“怎么做”兩個角度進行闡釋,論證邏輯嚴密,有理有據。最后以比喻收束,合情合理。
佳作展示二
追星逐月,摒塵求新
◎崔凱潔
親愛的父親、母親:
展信佳,見字如晤。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浩浩蕩蕩的歷史浪潮攜著新時代的晨光奔涌而來。新野之上,唯科技創新的火炬高舉。在新時代,面對各樣職業,我認為青年應以滿腔熱血為科技強國再譜新華章。
酌古斟今,揚起創新突破之大旗,與時俱進,方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看曾經造紙術、印刷術的出現,讓知識的傳播不再受限于竹簡的笨重與書寫的艱難。立足當下,中國正以堅定的步伐,在創新的道路上大步邁進。高鐵技術成為中國技術創新的名片之一。從最初艱難引進國外技術,到如今實現自主創新突破,中國高鐵完成了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現在,中國高鐵技術已惠及全球多個國家,為世界各國的交通發展與經濟交流注入了強大動力,展現創新突破帶來的無窮影響力。
胸懷科技創新之志,可以將人生之書寫得瀟灑酣暢。正如中國自主研制的AG60E電動飛機成功首飛;嫦娥六號任務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壤中發現分子水;“中國天眼”核心陣試驗樣機開工建設……一項項“中國首個”“世界第一”不斷涌現,一系列突破性、標志性科技成就點亮中國科技創新的一個個高光時刻。而高光時刻的背后是無數科研人員的一次次計算、一次次試驗,這屬于創新者的酣暢淋漓,屬于創新者的家國情懷。“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心中永懷創新之志,以實現人生價值。
投身科技創新并非遙不可及,亦非輕而易舉。科技創新必不可少的是思想破繭,吾輩應培養創新需要的批判性思維與敢作敢當的精神;更要腳踏實地打牢知識基礎——惟結實的腳下路方能走向云端星河。
請父母放心,我并非一時沖動,而是經過思考,才選定了人生方向,必會為之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努力學習,努力實踐,鋪就踏實的道路,練就翱翔的羽翼。我并非不贊同你們所說的傳統職業的必要性,花紅葉綠世人各有所愛,而我更愿品嗅薔薇氤氳花香,縱使刺破我的指尖,我亦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愿筆墨傳遞我的敬意。
祝安。
李潤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日
◆點評
作者一開頭就以優美的文筆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宏偉的畫卷,然后從“為什么”和“怎么做”兩個角度進行闡釋:“讓中華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將人生之書寫得瀟灑酣暢”“投身科技創新并非遙不可及,亦非輕而易舉”,論證層次很清晰。
【本版習作作者系天津市塘沽一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