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兒童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期,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還能提升幼兒認知能力。家庭作為幼兒教育的第一課堂,其閱讀指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運用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興趣啟蒙——方法引導——實踐遷移”核心路徑,既符合幼兒的語言發展規律,又能提升家庭閱讀指導的層次性。基于此,家園應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探索幼兒教育的創新路徑,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一、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內涵與特征
(一)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內涵
1.第一階:興趣啟蒙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第一階,強調對幼兒閱讀興趣的啟蒙,旨在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建立幼兒與閱讀材料之間的情感聯結。通過營造濃厚的家庭閱讀氛圍,依托親子互動體驗,打造家庭閱讀空間,為幼兒提供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這一階段側重于通過視覺刺激,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語言節奏感,使幼兒從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
2.第二階:方法引導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第二階,注重對幼兒閱讀方法的引導,核心目標在于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一階段,家長應致力于向幼兒傳授正確的閱讀技巧,讓幼兒養成規律性的閱讀習慣,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讀后感,如繪畫、閱讀分享等形式。同時,家長可以適當提高閱讀內容的難度,選擇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性的閱讀材料,逐步提升文字內容在閱讀材料中的占比。
3.第三階:實踐遷移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第三階,側重于培養幼兒的實踐遷移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通過將閱讀活動與思維能力培養目標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閱讀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在家庭閱讀指導過程中,家長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思維訓練活動,引導幼兒將閱讀收獲轉化為可以直接輸出的成果。同時,家長還要重視培養幼兒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使其與幼兒的認知發展需求相契合。
(二)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特征
1.階段性與連續性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具有各階段目標明確、各階段之間呈現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等特征,這有助于幼兒形成螺旋上升的思維認知發展鏈條。其中,第一階段的興趣啟蒙為第二階段的方法引導奠定堅實的情感基礎,而第二階段的方法引導則是第三階段實踐遷移的重要前提。因此,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既呈現出階段性特征,各階段之間又具有連續性關系,能夠避免家長過早追求閱讀教育的功利性目標,充分尊重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
2.互動性與自主性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具有顯著的互動性和自主性特征。第一階與第二階強調家長在閱讀指導中的主導作用,而幼兒則以參與為主,需要家長的引導與幫助。進入第三階后,家庭閱讀指導逐漸轉變為以幼兒為主導的閱讀模式,家長則成為幼兒閱讀的輔助者,通過鼓勵幼兒自主選擇閱讀內容、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實現互動引導與自主閱讀的動態平衡,既避免過度干預影響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又能促進幼兒的深度閱讀,充分體現閱讀指導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獨特價值。
3.情境性與遷移性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強調將幼兒閱讀指導融入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充分彰顯其情境性特征,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同時,該方法側重于培養幼兒將閱讀所得應用于實際生活情境的能力,具有較強的遷移性價值,并能有效提升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這些能力為幼兒未來的持續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情境性與遷移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能夠突破傳統幼兒閱讀教育的局限,使閱讀真正成為連接知識與生活的橋梁。
二、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對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
(一)助力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應用,能夠幫助幼兒構建良好的語言輸入環境,有效擴充幼兒的詞匯儲備量,激發幼兒表達與溝通的積極性,為其語言能力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家庭閱讀指導中,家長可以采用固定閱讀時間、打造舒適的閱讀空間等方式,增加幼兒的語言輸入頻率,使其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積累豐富的詞匯儲備,為后續的語言表達提供素材。在閱讀初期,以繪本閱讀為主,家長應引導幼兒觀察繪本畫面細節,構建圖像與語言之間的對應關系,幫助幼兒理解抽象詞匯的內涵,從而提升幼兒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此外,舒適的家庭閱讀氛圍不僅能消除幼兒的表達壓力,還能帶給幼兒更具安全感的語言表達體驗,使其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產生濃厚的語言表達意愿,從而在主動表達中提升語言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質量
在運用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時,家長可以采用以下指導方式:第一,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幼兒合理組織語言,以此建立“提問——回應”的雙向對話訓練機制;第二,開展繪本角色扮演等具有趣味性的親子互動活動,幫助幼兒深入理解繪本角色的語言特征,逐步優化幼兒語言表達的語法邏輯;第三,引導幼兒對閱讀文本的細節進行深度解讀,以此拓展幼兒的認知思維,豐富幼兒的表達維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質量。在這一過程中,家長應兼顧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廣度與深度,充分發揮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對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積極作用,如從簡單名詞到復雜短語的運用進階、從碎片化到完整性的表達進階等。
(三)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自信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中的實踐遷移階段,是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延伸發展階段,通過鍛煉幼兒的語言遷移能力,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自信,激發幼兒主動表達的驅動力。家長可以采用以下指導方式:第一,開展故事復述、結尾編創等活動,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鍛煉幼兒的敘事能力,有效提升幼兒語言表達的連貫性;第二,引導幼兒將閱讀知識遷移至生活場景,使其學會將書面語言轉化為口語表達,提升語言運用的靈活性;第三,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對幼兒的主動表達給予肯定,增強幼兒的成就感與體驗感,提升幼兒的表達自信;第四,搭建家庭展示平臺,讓幼兒在展現自我的過程中得到認可,從而建立自信的語言表達模式。
三、基于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路徑
(一)打造沉浸式閱讀環境,激發語言表達動力
家庭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陣地,其教育價值甚至超越幼兒園等專業教育機構。為充分發揮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積極作用,家長首要任務是為幼兒打造沉浸式的閱讀環境,使其能夠在專屬的閱讀空間內享受閱讀過程,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動力。具體實施如下:第一,設立專屬閱讀區域,配置高度適宜的兒童書架,以便幼兒取閱,并鋪設柔軟的地毯,打造舒適的閱讀空間,使幼兒一進入此空間便能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主動投入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第二,為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應為其營造全天候閱讀氛圍,除設立專屬閱讀角區域外,還可以在家中各個角落放置圖書,激發幼兒的讀書潛意識,使幼兒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閱讀。
(二)精選適齡閱讀書籍,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為充分發揮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教育效能,家長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精心挑選適宜的閱讀書籍。對于0-3歲幼兒,應選擇色彩鮮艷、畫面簡單、句式重復性強的啟蒙書籍,降低幼兒的理解難度,通過反復誦讀,鍛煉幼兒的語言節奏感知能力;3-4歲幼兒正處于想象力快速發展的關鍵期,應精選一些情節豐富、畫面生動且富有教育價值的書籍,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同時,借助書本內容對幼兒行為進行規范化引導,助力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對4-6歲幼兒,應逐步提高閱讀難度,適當增加科普類書籍的比重,以此滿足幼兒不斷增長的求知欲,為其語言表達積累素材。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選擇書籍時,不僅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還應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充分發揮興趣對幼兒閱讀的驅動作用,通過引導幼兒分享感興趣的閱讀內容,循序漸進地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三)優化閱讀互動體驗,激發語言表達潛能
幼兒普遍對互動式閱讀方式表現出更高的接受度。家長在運用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時,應積極與幼兒進行互動,通過優化其閱讀互動體驗,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潛能。在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結合閱讀內容提出開放式問題,激發幼兒的發散思維,鼓勵幼兒勇敢表達個人觀點。以《小紅帽》繪本閱讀為例,在讀到小紅帽即將去往外婆家時,家長可以向幼兒提問:“你覺得小紅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會發生什么?會不會遇到危險?”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通過組織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互動式的閱讀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在互動過程中,家長應認真傾聽幼兒的表達,及時給予幼兒正向反饋,并通過追問的方式激發幼兒的深度思維和語言表達積極性。此外,家長可以帶領幼兒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選擇情節豐富且角色特征鮮明的繪本,通過模仿角色的言行舉止和神態語氣,將繪本中的文字與圖片用更加生動的形式演繹出來。這種互動閱讀方式不僅能加深幼兒對繪本故事情節的理解與記憶,還能使其在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中主動表達個人觀點,逐步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設計多元閱讀活動,鍛煉語言遷移能力
閱讀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在應用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開展閱讀活動時,無論是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指導幼兒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還是通過閱讀實踐鍛煉幼兒的語言遷移能力,都是為其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設計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創設有趣的閱讀情境,是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與知識遷移能力的有效路徑。在閱讀后,家長可以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運用已有語言知識創編故事情節,并用準確、生動的語言進行表述。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自主想象空間,并適時給予啟發式引導,拓展幼兒的創編思維,促使其將閱讀中積累的語言知識遷移至實際表達中。此外,家長可以圍繞閱讀內容開展親子討論。以《森林大熊》繪本閱讀為例,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探討:“為什么冬眠的大熊一覺醒來,發現整座森林都消失了?這會給大熊的生活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以此向幼兒傳遞環保理念,并鼓勵幼兒將環保理念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勇敢表達個人觀點,從而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鍛煉幼兒運用語言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突破家庭閱讀誤區,提升閱讀指導效果
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實踐主體是家長,其觀念與認知直接影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效果。在家庭閱讀指導中,家長應采用以下指導策略:第一,突破家庭閱讀誤區,轉變功利化的閱讀指導觀念,不再將關注點放在閱讀指導的結果上,而應重視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致力于推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自然發展;第二,重視幼兒的閱讀體驗,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家庭閱讀氛圍中感受閱讀的魅力,循序漸進地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三,充分發揮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優勢,使其成為親子情感交流與幼兒探索世界的橋梁;第四,突破單一指導方式的限制,轉變傳統“家長讀、幼兒聽”的閱讀模式,開展多元化的親子閱讀互動活動,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第五,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家庭閱讀形式,如播放有聲繪本、繪本改編動畫等,實現對幼兒的多感官刺激,從而顯著提升閱讀指導效果,充分發揮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家長可采用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充分發揮這一指導法的階段性、連續性、互動性、自主性、情境性、遷移性等特征優勢。實踐證明,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在夯實幼兒的語言基礎、提升其語言運用質量、增強其語言表達自信等方面具有顯著的育人價值。因此,幼兒園應聯合家長共同探索并優化家庭閱讀指導三階法的實踐路徑,結合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進行動態調整,為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其閱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