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市長海縣的海洋島上,有一棵特別的梨樹,它扎根于海風呼嘯的海島上,軀干虬曲如龍,曾經枝繁葉茂的它在海風中搖曳了百年。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戰士們曾藏身于它寬大的樹冠下,借著梨樹的掩護,與敵人周旋。子彈穿透枝葉,在它的軀干上留下深深的傷痕,但它默默承受著戰火的洗禮,用自己的身軀守護著戰士們的生命。那些傷痕,如今已化作樹干上凸起的紋路,宛如歷史的浮雕,鐫刻著戰爭年代的艱苦卓絕。
海洋島是長山群島外島最遠的一個海島,據說島上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在原始社會后期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海洋島上繁衍生息。
當戰爭的陰霾籠罩海島時,這棵梨樹就已然挺立于此,并頑強地生長了一百年,守望了一百年。它見證了甲午戰爭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海洋島被日本侵占;它見證了沙俄強行租借旅大后,海洋島被侵占;它見證了日俄戰爭爆發,海洋島再次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它見證了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把我們的抗日志士綁在樹上并殘忍殺害。它生于動蕩年代,雖然飽經戰火的摧殘,但依然身姿挺拔地佇立在海島之上。
它孤獨地佇立在島上,見證了舊中國的屈辱歷史,也見證了新中國的崛起與復興。1998年1月,海警機構進駐海洋島后,這棵枝干粗壯、果實甜美的百年老梨樹就成了守島人的精神寄托。因不了解它的具體種屬,初登海島的執法員取海洋島和海警的首字,稱其為“海梨”,這個稱謂一直傳承至今。海梨站在海洋島鎮太平灣畔海警工作站營區的中心位置,從營門外遠遠地就能看到它茂盛的枝葉,就像一座引航的燈塔。出任務的執法員總說,返航時看到它迎風飄動的枝葉就像是看到家人在召喚自己回家一樣,倍感親切。有位來過海島的專家說,超過百年的梨樹十分罕見,特別是在土壤貧瘠、生態單一的海島上。他可曾知道,為了讓這棵海梨長盛不衰,樹下的土壤是來自18個省份、32個地區的執法員用家鄉的土一捧一捧積攢而成。
每年4月底,海梨便要萌生新綠,催發新芽。每到這時,大家就開始期待它清新淡雅的花香,期待伴著花香在樹下開展教育活動,這是每一名初登海島執法員的第一課,旨在讓守島的每個人銘記屈辱歷史,繼承和弘揚堅韌挺拔的海梨樹的“守島精神”。進入9月,成熟果實壓彎的枝丫有的直接伸至執法員的宿舍、辦公室,不僅是一番美景,更是一番精神“盛宴”。
當然,海梨也不曾缺少老一代守島官兵的惦念。去年5月,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在侄子的陪同下,帶著對海島深深的思念,從千里之外的湖南重登海島。時隔58年,他第一站便來到長海工作站營區看望海梨樹。他說,他原來所在的守備部隊就駐扎在這兒,鎮守著外長山要塞,這棵梨樹還跟當年一樣挺拔蒼勁。老兵訴說著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訴說著當年的艱苦歲月,訴說著曾經的戰友情誼。他對海梨說:“老伙計,這么多年來,我們共同見證了新中國的繁榮昌盛,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守島人的以身許國,完成了屬于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此生無悔。”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海梨就像一名威武的戰士,雖飽經磨難,但又始終挺拔有力。它就像海島閃亮的坐標,日夜迎接著執勤的海警執法員和勞作的漁民;它更像是不朽的豐碑,任光陰流逝、人員變遷,卻始終佇立守護在長山列島的最遠端。
如今,海梨樹用它的花香和甜美的果實,訴說著自己的傳奇,更延續著守島海警執法員“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