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我們踏入一個多元化時代,孩子們的興趣也隨之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特點。從動漫、游戲到體育、藝術,從科技探索到自然觀察,孩子們的注意力被各種事物所吸引。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興趣背后的精神養分不可缺失。“家國情懷”是人文教育中的龍頭,起到塑造與引領作用,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養分。擺在教育者和家長面前的問題便是:如何將家國情懷教育與孩子的興趣相結合,讓孩子在興趣的驅動下潤物細無聲地接受和內化家國情懷?這就需要家長和教育者共同深入思考,并精心設計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了解孩子興趣,找準教育切入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這些興趣是他們探索世界的窗口,也是家國情懷教育的切入點。家長需要花費時間去觀察和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通過日常的交流、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參與他們的活動,逐步掌握孩子的興趣點。比如,有的孩子對歷史故事充滿好奇,喜歡文史哲;有的孩子則對科技創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喜愛物化生;還有的孩子對體育項目癡迷不已,是妥妥的健身小達人。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興趣所在,才能更好地找到與家國情懷教育的契合點,使教育內容更加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以歷史興趣為切入點。如果孩子對歷史故事感興趣,家長不妨從愛國英雄的事跡入手,循循善誘。岳飛的“精忠報國”可以讓孩子了解何謂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何謂英勇抗敵的精神;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烈情懷可以讓孩子感同身受忠誠與擔當的力量;師長王銘章“以死報國”誓死保衛滕縣的抗日精神可以讓孩子理解何謂民族大義,何謂民族氣節。一系列生動的英雄事跡就是為了讓孩子充分懂得“頭可斷,血可流,民族氣節不可丟”的道理。“家國情懷”首先在于民族大義和民族氣節的踐行,而這種氣節最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下大義凜然的種子。“家國情懷”首先是于國于家的忠誠和擔當。這些動人故事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歷史的魅力,還能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精神的熏陶,增進對歷史的理解和對家國情懷的感悟。
以科技興趣為切入點。對于對科技發明感興趣的孩子,家長可以將家國情懷教育與科技發展相結合。介紹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如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發射、嫦娥探月工程等,讓孩子了解我國在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和自主創新精神。通過觀看航天紀錄片、參觀科技館等方式,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科技發展對國家的重要性。同時,可以引導孩子思考我國科技發展的歷程,從過去的落后到如今的崛起,激發他們對祖國的自豪感和責任感。鼓勵孩子學習科學知識,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將來投身科技事業、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奠定基礎。
以體育興趣為切入點。有些孩子非常喜歡體育活動,經常關注諸如奧運會、世界杯等各種大型賽事。家長可以利用這些機會,和孩子探討體育精神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引導孩子理解體育精神的本質與家國情懷的關系。比如,體育活動在于健身強體,而體育比賽則強調其獨特的精神:尊重規則、挑戰自我、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要讓孩子明白:比賽輸了不要緊,只要拼過就好。要引導孩子理解女足和女排的大姐姐們如何在逆境中刻苦訓練、奮起直追,努力拼搏、勇奪桂冠的事跡。通過正反案例剖析,家長可以和孩子就一些基本的體育精神達成共識,促使孩子理解團結協作、為國爭光的精神內涵。家長還可以組織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競爭精神,促使他們在體育鍛煉中增強體質、培養家國情懷。
將家國情懷教育融入興趣活動,讓教育自然萌發
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后,家長不妨將家國情懷教育合理地融入興趣活動,使教育過程自然而不生硬。這樣,孩子在享受興趣活動的同時,也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家國情懷的教育和熏陶。
案例一:小鵬的航天夢
小鵬對航天科技充滿了興趣。父母發現他對航天的熱愛后,為他購買了許多關于航天的書籍和模型,還帶他參觀了航天博物館,觀看航天紀錄片。在這些活動中,小鵬了解到我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對我國航天科技的成就感到無比震驚,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隨后,父母進一步引導小鵬思考我國航天事業取得成功的原因,讓他明白這是無數航天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結果,也是國家強大實力的體現。
小鵬深受啟發,立志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成為一名航天科學家,為我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有了明確的人生規劃和目標后,小鵬更加努力地學習數理化等學科知識,并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獲得省級科技競賽二等獎。通過將家國情懷教育與他的航天興趣相結合,小鵬不僅在知識和技能上得到了提升,更在內心深處種下一粒為國家航天事業奮斗的種子,這無疑將成為他未來成長道路上強大的動力源泉。
案例二:小米的繪畫與愛國情懷
小米從小喜歡繪畫,尤其喜歡畫山水風景和人物。有一次,父母為小米報名了以“我愛祖國”為主題的繪畫比賽,讓她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對大好河山的理解和對祖國的熱愛。在比賽準備過程中,小米查閱了大量關于祖國山河的資料,深入了解祖國的壯麗景色和豐富文化,還時常與父母探討一些她似懂非懂的歷史文化問題。雄偉的長城烽火臺、奔騰的長江船歌、秀美的黃山不老松,每一幅作品都融入了她對祖國的深情和美好理想,獲得評委的一致好評。日常生活中,父母還經常帶她參觀美術館、參加繪畫展覽,到山清水秀的名勝景點采風寫生。這讓她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也真實地感受到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相結合的魅力,感受到其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小米不僅提升了藝術素養,更在創作過程中培養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她希望能用自己的畫筆去描繪祖國的壯美河山和美好未來,向世界展示中國獨有的文化魅力。
還有些孩子在體育、文學、學科等領域表現出獨特的興趣和天賦,家長均可以悉心引導,促其德藝雙馨,以“家國情懷”為大德,以報效國家的技能為傍身之藝。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將家國情懷教育與孩子的興趣相結合,不僅能夠使教育過程更加生動有趣,還能讓孩子在興趣的驅動下自覺地接受和內化家國情懷。這種教育方式尊重了孩子的個性差異,激發了他們的內在動力。在教育實踐中,家長要盡量關注孩子興趣的發展和變化,調整教育方法和手段,將家國情懷教育融入孩子興趣發展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階段,從而點燃孩子心中的愛國、愛家之火,促其成長為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山東省濱州高新區福生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