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國家美術館" " 英國·倫敦
2025年9月13日—2026年2月8日
德國藝術收藏家海倫·庫勒-穆勒(Helene Kr?ller-Müller)(1869—1939)生前擁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新印象派繪畫收藏。本次展覽以她的收藏為核心,集中展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法國、比利時和荷蘭新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從繪畫方式和政治基礎兩個方面,探討新印象派運動的激進性。
新印象派藝術作品的特點在于用純色的點狀筆觸作畫,因此也被稱為“點彩派”。從遠處看,各種顏色融合在一起,形成富含細節(jié)變化的色調和光幻效果。
這些藝術家不僅對色彩表現(xiàn)形式進行革新,還在作品中注入了激進的政治理念,以風景畫、肖像畫、室內場景畫等各式體裁的作品,記錄19世紀末的歐洲社會景象,描繪工人階級反抗工業(yè)時代資本家的斗爭。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中國·香港
2025年9月23日—12月28日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及圖書館迄今共有20項碑帖及15種古籍善本入選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擬定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下簡稱《名錄》),是唯一有藏品入選《名錄》的香港學術機構,其中的20件碑帖拓本全部由利氏北山堂捐贈,統(tǒng)稱為“北山十寶”及“游相蘭亭”。

本次展覽將集中展出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入選《名錄》的20件宋拓碑帖,以及超過12件元代至清代的書畫作品,通過跨越7個世紀的文物,系統(tǒng)呈現(xiàn)從古代至清代中國書法黃金時期的傳承與發(fā)展,展現(xiàn)不同時代文人的藝術追求與書法之美。
廣東省博物館" 中國·廣東
2025年8月26日—11月16日

高胡,即“高音二胡”,又稱“粵胡”,于20世紀20年代由廣東籍樂師呂文成創(chuàng)制,是粵劇、粵曲伴奏和廣東音樂中常用的領奏樂器。根據(jù)粵調音樂的特色,高胡定弦比二胡高四到五度,形成“通達順暢、透明純凈、堂厚結實、亮麗清響”的音色特點。
本次展覽匯集廣東省博物館、中山市博物館、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博物館等11家文博單位和民間藏家的269件展品,以粵劇與粵樂相關的音樂藏品和民俗風物為核心,從歷史源流、音樂藝術、文化影響三個方面,全方位展示高胡與廣東民間音樂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