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5日是我國第十個“中華慈善日”。近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事業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關于慈善事業的決策部署,民政部、中央社會工作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全國工商聯聯合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并持續推進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為“匯聚向善力量,共創美好生活”。
活動內容方面涵蓋了五個主要方向。一是深入開展“慈善文化進機關”活動,提升機關黨員干部的慈善意識。要求各級機關黨委(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事業的重要論述組織機關工作人員認真學習掌握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二是深入開展“慈善文化進企業”活動,鼓勵企業和企業家積極參與慈善事業。鼓勵各類企業將慈善事業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融入企業發展戰略,采取多種方式宣傳貫徹慈善法;通過成立慈善組織、與慈善組織合作、設立慈善信托、開展志愿服務等方式,力所能及參與慈善事業。三是深入開展“慈善文化進鄉村”活動,助力文明鄉風建設。充分利用農村文化禮堂、村史館、文化廣場、農家書屋、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廣播網、農民夜校等載體,弘揚慈善文化;積極組織專業文藝團體、法治宣傳志愿者,創作以慈善為主題的文藝節目,深入農村開展演出,帶動廣大農民學習慈善知識、參加慈善活動;引導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體等到鄉村開展慈善活動與志愿服務,惠及廣大農民。四是深入開展“慈善文化進社區”活動,推動社區慈善發展。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鄉鎮(街道)社工站(民政服務站)等場所,宣傳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鼓勵支持慈善組織、志愿者等在社區開展慈善講座、公益市集、慈善知識競賽等群眾性慈善文化活動,提高居民參與度;引導慈善力量深入社區、深入群眾,以特殊困難老年人、困難婦女、困境兒童、殘疾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為重點,開展慈善幫扶、走訪慰問、愛心陪伴等慈善活動。五是深入開展“慈善文化進家庭”活動,推動形成優良家風。依托婚姻登記機關、兒童福利機構、養老服務機構、兒童校外活動場所等,開展家庭慈善教育;引導支持慈善力量面向困難家庭開展慈善活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通知要求,各地要將慈善文化“五進”活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事業重要論述的有力抓手,加強組織領導,科學謀劃部署,民政部門發揮牽頭作用,社會工作、文化和旅游、工會、團委、婦聯、工商聯等部門和單位要積極參與,形成工作合力。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依托網站、微博、客戶端、視頻類應用等平臺推出一批形式新穎、易于傳播的慈善新媒體作品。要注重挖掘基層典型單位和個人,講好慈善故事,擴大活動影響力。各地要聚焦不同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創新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慈善文化活動,動員引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慈善正能量。要鼓勵支持社會組織特別是慈善組織,籌劃開展參與性強的慈善文化活動。 °ledci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