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禮儀素養對大學生就業的作用入手,指出當前大學生禮儀素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開展禮儀教育、豐富培養方式方法、營造高校禮儀氛圍、搭建禮儀實踐平臺等角度提出提升大學生禮儀素養,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對策,旨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助力其實現順利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禮儀素養;就業
禮儀素養是大學生傳承文化精華的體現,有利于內強修養、外樹形象。大學生作為知識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其禮儀素養表現代表了其在文化傳承、內涵修養、外在形象上的水平。
禮儀素養也是大學生提升交際能力的重要工具。禮儀是一套經過社會文明沉淀的社交規范。它為大學生提供了基本的社交范式,便于其在與人交往、求職就業時,展示自身良好形象,獲得交往對象好感,營造良好的溝通關系,促進交流協作。
禮儀素養更是職業要求,有助于大學生求職就業。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作風都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內外兼修的人才具有的積極就業信心和團隊協作能力往往使其在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在企業內部,良好的禮儀素養能讓員工盡快立足,有利于同事之間的互相接納、溝通、協作,對企業文化建設和團隊協作都大有裨益;對外,則有利于吸引客戶,增進信任,促成合作,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一、當前大學生禮儀素養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大學生禮儀素養的狀況,筆者針對福建省部分民辦高校師生展開了調研。調研以問卷為主,通過問卷星向學生和教職工分別發放并回收問卷1300份和102份,問卷有效率均為100%;同時還輔以觀察和訪談。數據資料顯示,當前大學生禮儀素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禮儀知識儲備少
在調研中,針對“您在大學期間有沒有學習過禮儀方面的課程”這一問題,有41.85%的學生表示沒學過。10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在大學開設禮儀課程,他們最感興趣的禮儀知識是日常生活禮儀(71.85%),社交禮儀(71.77%),形象儀表禮儀(66.69%),職場禮儀(63.38%)。關于“影響學生禮儀素養提升的主要因素”這個問題,有34.46%的學生選擇了“圖書、影視等學習資源不足”??梢?,部分有學習意愿的同學苦于沒有合適的渠道全面系統地學習禮儀知識,多數學生在禮儀知識方面較欠缺,對具體禮儀知識一知半解。比如,對于商務會面的介紹與握手禮儀,許多學生僅知道要把職務、姓名等信息介紹清楚,握手得躬身、伸手等。對于介紹中如何展示被介紹人的特點、優勢,握手時誰先伸手、注意事項等內容及原因,學生所知甚少,更遑論求職、辦公禮儀的知識及其深層意義了。
(二)認知與行為失衡
問卷中,針對“您對禮儀素養重要程度”的看法這一問題,參與問卷的學生中選擇“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56.15%和36.54%,合計達92.69%。在“您認為禮儀素養對自己的主要作用”這一多選題中,選擇“改善個人形象”的占92.62%,選擇“提升社交能力”的占79.08%,選擇“增強自信心”的占70.92%,選擇“提升職業素養”的占60.77%,選擇“提高就業競爭力”的占53.85%。數據顯示,大學生對禮儀素養的重要性與作用已有共識。但是,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高校師生們還是感覺到大學生禮儀素養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比如,針對“您所在民辦高校學生禮儀問題最突出的三項”這一問題,學生選擇前三位的分別是“日常生活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形象禮儀”。教職工在“發現學生最突出的禮儀問題”的選擇中,排前三位的分別是“課堂禮儀”“形象禮儀”“社交禮儀”。調研顯示,大部分大學生認可禮儀的重要性,但是只知不用,在行動上未能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比如,見到師長無稱呼問候,上課遲到早退、進食、玩手機、閑聊,亂扔垃圾,公共場所穿拖鞋、背心、搶道、占座、喧嘩、插隊等。由此可見,許多大學生對禮儀的認識還停留在“知其重要”的認知層面,與知行合一還有較大差距。
(三)實踐鍛煉不足
問卷中,針對“您平時主要從哪些渠道獲得禮儀知識”這一問題,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從日常社交中學習”(占78.77%)、“家庭”("77.85%)、“通過書籍、電視、網絡自學”(占53.77%)。選擇學校、兼職與實習、禮儀培訓的比例較低。由此可見,學生在禮儀知識的習得中靜態為主,動態參與校內外實踐鍛煉的機會有限。筆者在課堂教學和課后與學生的接觸中也發現,在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的學生往往禮儀素養較好,而許多不喜歡、不愿意參與各類實踐活動的學生在人際互動時更容易手足無措,出現失禮的現象。究其原因,無外乎實踐出真知、鍛煉促成長。因此,如何鼓勵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校內外創設更多鍛煉與提升禮儀素養的機會,值得思考。
二、提升禮儀素養,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策略
(一)根據學生及社會的需要開展禮儀課程教育
高校應該根據學生及社會需要安排適當的禮儀課程。比如,針對大一、大二的學生,可以側重形象儀表禮儀、社交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等,而對大三、大四的學生,可以偏重求職禮儀、商務禮儀、政務禮儀等,同時結合專業特點,優選教學內容。高校還應從校企合作單位中邀請有關人員進校分享經驗。比如邀請人事專員講解求職辦公禮儀,請銷售人員分享客戶接洽禮儀,請售后客服來談售后禮儀與技巧等。課程教育,可以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禮儀知識。企業人員進課堂,能讓學生了解企事業單位的禮儀要求。這些禮儀教育,能促使大學生重視禮儀素養,并從行動上盡早進行禮儀的自我培養與塑造,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
(二)豐富禮儀培養的方式方法
當前,許多高校的禮儀教育主要采用課堂教學的方式。單一的方式存在諸多局限。因此,要因地、因人制宜,豐富禮儀培養的方式方法。調研中,現場培訓、線上學習、學校提供資料給個人自學、小組研學、活動競賽或禮儀宣傳,都是大學生們選擇較多的方式。因此,高校應豐富禮儀培養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自主選擇,并通過考勤、作業、活動等方式保障學習時間及效果。
(三)營造禮儀氛圍,全員全程全方位培養學生禮儀素養
良好的校園禮儀氛圍對學生有積極的熏陶作用。高校要加強禮儀文化宣傳,借助廣播、電子屏幕、公眾號、宣傳欄等載體對禮儀名言、名人軼事等內容進行廣泛宣傳。舉辦多種禮儀活動,如禮儀知識競賽、專題講座、求職競賽等。把握新生入學、學科競賽、畢業典禮、教師節、重陽節等活動及節日契機,將禮儀知識轉化為生動的語音、圖文、視頻,轉化為學生的實際表現,以文感人,以文化人,形成良好的校園禮儀氛圍,促使大學生們見賢思齊。
此外,高校要注重發動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學生禮儀培育工作。要提升高校黨政干部、專任教師、輔導員、教輔人員的禮儀素養,使他們成為學生學習禮儀的榜樣和引導者。要注意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將禮儀素養教育貫穿于學生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在思想道德、知識技能、實習實踐等方面全方位滲透禮儀素養教育。
(四)搭建禮儀實踐平臺,為學生成才就業創造機會
當前高校一般都開展了校企合作工作。高校要充分挖掘資源,發揮合作企業的作用,創設鍛煉與提升禮儀素養的平臺,鼓勵大學生參與實習實踐活動,盡早與社會接軌,為求職就業做準備。筆者在實習巡視工作中收集到一些企業負責人的反饋,他們表示有意愿承擔部分高年級學生的活動指導工作,主要目的是通過活動篩選優秀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踐,并爭取轉化為企業員工。高校要充分把握和挖掘有此類意愿的企業,將更多學生輸送到企業去參與實踐鍛煉,讓學生從“知”到“行”,以“做”促“學”,提升禮儀素養與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
三、結語
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提升其就業競爭力迫在眉睫。禮儀素養是大學生傳承文明的體現,是求職就業的“第一張名片”,是團隊協作、維系客戶的重要素質。因此,在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要求下,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認真研究有針對性的禮儀課程教育,豐富禮儀培養的方式方法,要注重高校禮儀氛圍營造,全員全程全方位培養學生禮儀素養,搭建禮儀實踐平臺,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機會,最終實現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
作者單位:閩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