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勞動力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女性就業領域同樣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不僅為中國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對傳統的就業觀念和模式帶來了深刻的沖擊。
一、政策創新與制度引領:為女性就業保駕護航
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女性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參與度與受益度,國家層面出臺了多項關于發展數字經濟,促進女性就業的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不僅明確了女性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定位和角色,還為她們提供了具體的支持和保障措施。
《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提出:“持續發展‘巾幗電商’,培育‘巾幗電商’品牌,開展面向農村婦女的電商培訓。”《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提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婦女就業創業。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占GDP的41.5%。數字經濟不但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凸顯,也為就業打開了新空間。
在具體實踐中,政府部門還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促進女性就業的新路徑。例如,福建省福州市婦聯依托“福州市海峽女性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深入研究并實踐AI等數字技術應用,推行“168”項目服務體系。“1”代表一個核心理念,即借助AI技術驅動女性就業與創業;“6”指向婦聯六大重點服務對象,包括女大學生、女企業家、寶媽、“頂梁柱母親”來自海峽兩岸和港澳的女性、新的社會階層女性;“8”涵蓋八項婦女就業創業服務內容,包括政策指導、技能培訓、職業素養提升、人才交流、促進就業與創業、鄉村振興支持、兩岸融合交流以及家庭教育。截至2024年5月,該項目惠及近2000名女性,數字紅利助力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初見成效。
浙江省2021年底啟動試點的“數字木蘭培育工程”也頗具亮點。該工程通過免費為14個中西部省份女性進行系統培訓,提升女性鄉村民宿管家群體的職業技能和數字素養,一方面帶動鄉村女性借民宿產業就近就地就業增收,另一方面也為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培養和儲備專業人才,助力鄉村文化和旅游發展。截至2024年6月底,該計劃累計已在全國培訓超4000人次。這些女管家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活出精彩的人生,更為鄉村振興貢獻出了最美的“她力量”。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還鼓勵和支持女性在數字經濟領域創業創新,為她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平臺。這些舉措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提升女性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還有助于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就業的進程。
二、技術賦權與范式革新:重塑女性職業生態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為女性就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還深刻改變了人們對性別與職業的固有認知。在教育領域,AI技術的應用使得女性能夠更容易地獲得高質量教育資源,從而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一些在線教育平臺利用AI技術為女性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幫助她們更好地掌握職業技能和知識。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女性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還有助于拓寬她們的就業渠道和職業發展空間。
在醫療行業,AI技術的引入也顯著提升了護理工作的專業性和社會地位。通過引入AI輔助診斷、病例分析系統等先進技術,醫院實現了對護士臨床決策能力的量化評估。這不僅為資深護士提供了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還有助于提升整個護理團隊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同時,AI技術還促進了護理工作的智能化和標準化,提高了護理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效率。這些變化不僅提升了女性在醫療行業中的職業地位和影響力,還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智能時代的挑戰與應對:構建性別友好型AI生態系統
然而,在享受技術帶來的紅利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其帶來的挑戰。如算法推薦等AI技術可能加劇性別歧視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盡管AI技術本身是中立的,但底層數據集中可能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將可能導致算法在推送職業培訓資源或就業機會時對不同性別產生不同的推薦結果。這不僅可能制造新的“數字性別鴻溝”,還可能對女性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我們需要加強對AI技術的監管和評估力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完善的AI技術應用標準和規范體系,確保其在應用過程中符合社會價值觀和道德標準。另一方面,還應加強對AI技術的倫理審查和監督力度,及時發現并糾正其中存在的性別歧視等問題。通過這些措施,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包容的性別友好型AI生態系統,為女性提供更加平等、公正的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空間。
此外,零工經濟中的算法控制也可能對女性就業權益造成損害。在一些外賣平臺等零工經濟領域,算法被用于對騎手進行強制派單和績效考核。這種算法控制的方式可能導致女性騎手在面臨家庭和工作雙重壓力時更容易受到不公平對待。為了保障女性騎手的合法權益,應積極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例如,加強對零工經濟中算法控制的監管和評估力度,確保其符合法律法規和社會倫理道德標準;同時,還可以加強對女性騎手的法律援助和維權服務支持力度,幫助她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未來展望:
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就業的持續進步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與女性就業的深度融合將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的趨勢。一方面,隨著AI技術不斷發展和應用范圍擴大,女性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到數字經濟中來并享受技術帶來的紅利。這些舉措的實施將有助于提升女性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警惕技術異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性別友好型AI生態系統。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我們需要加強對AI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力度,推動其在性別平等與女性就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其次,我們需要加強對AI技術的監管和評估力度,確保其合規應用并避免對女性就業造成負面影響。最后,我們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共同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就業的進程不斷向前發展。
在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就業的持續進步: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為女性提供更加平等、公正的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空間;二是加強職業培訓和教育力度,提升女性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三是加強法律援助和維權服務支持力度,保障女性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四是加強社會宣傳和教育力度,推動形成尊重女性、平等就業的社會氛圍和文化環境。這些措施的實施,將切實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就業進程不斷向前發展。
總之,人工智能時代為中國女性就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為了充分利用這些機遇并應對挑戰,需要從政策創新、技術賦權、挑戰應對和未來展望等多個方面入手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就業的持續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攜手合作,共同為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性別友好型AI生態系統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國勞動保障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