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搶抓貴州“村超”火爆出圈新機遇,全力打造“村超+”就業創業新模式和鄉村主播勞務品牌等新賽道,帶動3萬余人就業增收。目前,全縣總體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全面實現有勞動力家庭“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目標。2024年,榕江縣就業創業工作年度考核在貴州省黔東南州16個縣市排名第一。
(一)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聚焦重點就業創業群體,多管齊下,從政策、市場、服務三端發力,構建就業公平環境。
政策護航,筑牢公平底線。制定《榕江縣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方案》,對脫貧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實施“一對一”就業幫扶,落實就業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建立就業公平監督機制,對就業歧視行為“零容忍”,以制度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嚴管市場,凈化就業生態。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查虛假招聘、黑中介、性別、地域歧視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典型案例分析,強化警示效應。搭建“苗侗就業通”線上平臺,實時監測企業招聘信息,確保崗位發布真實透明,維護就業市場秩序。
轉變觀念,提升服務質量。推行“一站式”服務,將就業失業登記、各類就業創業補貼申領等業務集中辦理,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結”。開展線上服務,通過“榕江人社”公眾號、“吉盛人力資源公司”視頻號等平臺,定期發布就業政策、崗位信息,每周四開展“直播帶崗”活動,切實暢通群眾就業信息獲取渠道。創新開展“就業服務直通車”活動,每月組織人社專員深入社區、企業開展崗位推薦和“一對一”政策解讀,進一步促進勞動力就業創業。
(二)“村超”促進就業創業"以“村超”為契機,將政策紅利、流量紅利與地方特色農文旅深度融合,全力發展“超能經濟”,打造“村超"+”就業創業新模式,《“村超”品牌闖新路鄉村振興催化劑》榮獲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鄉村振興專項賽二等獎。
“村超”+零工市場釋放新活力。圍繞名稱、目標、管理、服務“四統一”和場地、設施、人員、制度、任務“五個有”標準,依托“村超”賽事期間激增的服務需求,設立貴州“村超”創業就業服務點,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機制,提前發布保潔、安保、餐飲服務等短期崗位需求,吸引周邊群眾、返鄉勞動力等靈活就業。充分利用榕江零工市場微信群和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建立零工“即時快招”服務模式,為零工人員與“村超”用工主體提供快速發布信息、現場對接洽談等服務,確保用方放心、供方安心。自“村超”出圈以來,零工市場日均服務待工群眾近200余人次,累計收集崗位4萬余個,促成就業近1.5萬余人。
“村超”+“超能經濟”引發新引擎。打造貴州“村超”就業創業一條街,規劃1371個免費攤位,引導當地群眾在體育館周邊擺攤經營,提供“超好吃”美食促就業。“村超”開賽以來,新增餐飲業市場主體1179家,吸引2千余人返鄉就業創業。優化“超服務”保障穩就業,組織人社、綜合執法、市監等部門工作人員加入“夜經濟志愿服務行動”,開展政策宣傳、咨詢引導、秩序維護、監督管理等服務事項。推動貴州“村超”酒店、米藍國際酒店等品質酒店和15家精品民宿建成運營,提升“超好住”配套服務,全縣床位數從2023年的5958個增長至2024年的11000多個,增加就業崗位7000余個。完善“中國鄉村旅游1號公路”沿線重點傳統村落、民族特色村寨服務配套,推出“看‘村超’、游村寨、住民宿”等快旅漫游精品路線,打造頭塘、三寶侗寨、樂鄉村等特色旅游村寨,推出“跟著‘村超’啦啦隊去旅行”產品,開發“村超”+村寨、“村超”+啦啦隊等新玩法,推動鄉村旅游發展促進群眾就業。2024年,全縣累計接待游客946.18萬人次,同比增長24.3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8.03億元,同比增長28.64%。
“村超”+特色農業拓寬新銷路。持續用好“村超”品牌影響力,開展“村超”招商引資活動,“村超”開啟以來,新增“村超”可樂、羅漢果及植物提取精深加工等簽約項目32個,項目擬投資總額32.94億元。創新打造“貴州品牌·大灣區制造”“村超’品牌·南海制造”,促進東西部產業協作。攜手南海區佛山寶紳織造、佛山張氏織造等11家企業,共同打造31個聯名產品,面向全國銷售。與匯源、百度等33家知名企業簽約合作,推動榕江農特產持續暢銷,餐飲、零售、加工等企業與農戶簽訂種植養殖食材供應協議,帶動1000余戶農戶規模化開展種植養殖,戶均年增收3.5萬元以上。開發“認領一株西瓜”“認領一株百香果”“果蔬采摘園”等體驗項目,吸引游客參與農耕活動。2024年,全縣羅漢果產品出口銷售額達3800萬元,帶動農家樂、農產品直銷等就業崗位3000余個。
(三)打造鄉村主播勞務品牌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提出的“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重要講話精神,創新提出“讓手機變成新農具、數據變成新農資、直播變成新農活”的“三新農”發展口號,打造鄉村主播勞務品牌,促進群眾就業增收,榕江縣入選全國2023農村直播電商優秀案例縣域案例。
健全機制,全域共同推進。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新媒體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新媒體工作專班,在各鄉鎮(街道)設立新媒體服務中心,250個村級設立新媒體服務站,構建縣鄉村三級組織體系。成立臨時黨支部和網絡主播功能型黨支部,將專班和企業中黨員納入支部規范黨員“云”管理,榕江縣新媒體產業園榮獲貴州省互聯網行業黨建工作示范點。定期走訪新媒體人才和召開新媒體總結表彰大會,營造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
搭建矩陣,促進就業創業。建成新媒體電商產業園,引進匯源集團、北京家鄉來客等80余家企業入駐,依托數據終端管理系統及云倉體系,圍繞本地特色產品,以線上市場需求為導向,聯動企業開展產品研發和打造,整合上架銷售產品200余款,實現“云上建倉、鄉村集貨、云倉集單、數據互通、統倉共配”的縣鄉村電商供應鏈體系。建成粵黔協作新媒體電商智慧物流園,整合全縣22家快遞物流企業簽約入駐,與“三通一達”、郵政等快遞企業合作,快遞首重價格由8元降至3.5元,降低物流成本,實現快遞下鄉進村提速降費。實施縣域聚才行動,啟動“萬人行動”計劃,開發“六易”教學體系,免費將非遺傳承人、留守婦女、弱勞動力等群體培養成“村寨代言人”。開設直播電商服務班,訂單式培養電商主播和直播運營人才。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開展新媒體人才線上線下培訓500余期4萬余人次,打造垂直賬號100余個,打造營銷帶貨團隊10余個,培育新媒體賬號2.3萬個,帶動1萬余名群眾就業增收,吸引300余名返鄉大學生從事新媒體電商工作。
引流帶貨,助農增收致富。依托新媒體電商企業打造本地網絡直播團隊,延伸創造“主播”“助播”“帶貨達人”等新崗位,重點培育農特產品和文旅產業兩類垂直主播賬號促農增收致富。搭建銷售平臺,與東方甄選、京東等13家電商企業共同策劃舉辦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大賽,不斷提升宣傳曝光量。用新媒體思維策劃活動引流量入村,指導全縣各鄉鎮用“村超”引流開展線上村集直播帶貨活動,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并自主舉辦活動,將“村超”流量變現。2023年,全縣網絡零售額完成1.108億元,同比增長81.7%,增速排全黔東南州16個縣市第2位,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速排名第1位。2024年,全縣網絡零售額完成超2億元,同比增長達87.19%,增速排黔東南州16個縣市第2位。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充分利用貴州“村超”品牌超級發動機的效益,打造“村超+”融合發展矩陣,依托賽事流量開發主題文旅綜合體,建設足球裝備制造產業園,推動農特產品直播帶貨基地升級,拓展上下游產業鏈就業崗位超2000個。針對“村超”催生的賽事運營、網紅孵化等新業態,出臺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創業專項貸款政策,支持小微創業項目落地。實施人才培育計劃,聯合職業院校開設足球專業,向全國招生,儲備人才,努力把榕江縣建設成為創新創意創業“三創”人才聚焦地。一是推動“農文旅體商”深度融合發展,培育更多就業增長點;二是針對新業態、新就業形態,創新政策支持和服務模式,提升就業質量;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壯大本土人才隊伍,為就業創業提供可持續動力。
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工作建議
為做好“十五五”就業事業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根據國家、省、州就業政策要求,結合縣、鄉、村三級落實情況,就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拓展就業政策覆蓋程度"建議就業創業資金補貼對象更多覆蓋、惠及全體勞動者,或者以脫貧勞動力現有補貼標準為基數,按60%到"80%惠及一般勞動者,有利于基層更好開展工作。同時,建議逐年適當提高各類就業創業補助標準,可以參照地方最低工資提升幅度,提高各類就業創業補助額度。
(二)完善服務體系能力建設"目前村級從事就業服務人員力量薄弱,大部分由村干部兼職開展相關工作。建議上級在政策和分配就業資金時給予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資金傾斜,支持在有條件的行政村按城鎮公益崗待遇配備1名就業服務專員,夯實村級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力量。
(三)投入資金構建勞務品牌"建議在就業創業服務方面適當加大投入勞務品牌打造經費,尤其希望打通就業創業辦賽經費支付渠道,更好激活勞務品牌引擎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