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6月30日起,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簡稱電影頻道)隆重推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主題電影展播,為觀眾精心挑選不同歷史時期拍攝的不同風格抗戰影片,力求全面、立體展現中國人民14年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光輝歷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同時,精選世界各地拍攝的反法西斯戰爭經典作品,禮贊和平、致敬英雄。
精選影史經典,再現烽火歲月,致敬英雄先烈。《七七事變》千人揮動大刀習武、工農學兵齊操練、學生的抗日大游行,《鐵道游擊隊》爬飛車、搞機槍、闖火車、炸橋梁,《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縱身一躍,都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英勇抗爭的縮影,承載的精神至今熠熠生輝。
展示各個歷史階段的電影人對抗戰題材影片獨特的詮釋。1963年元旦公映的《小兵張嘎》代表了兒童戰爭電影的高峰之一,主人公的成長故事深深烙印在幾代人的記憶之中。以《血戰臺兒莊》為代表的20世紀80年代抗戰影片更加注重展示宏大戰爭場面、還原真實歷史細節。2000年后,《我的母親趙一曼》的巾幗豪邁、《第五行動組》的斗智斗勇、《百團大戰》的戰爭場面工業化制作新高度抗戰題材影片百花齊放,而核心始終是對歷史的銘記、對英雄的禮贊以及對民族精神的傳承。
反映抗戰勝利的影片將展播推向高潮。《馬石山十勇士》如猛虎下山沖破敵人的火網,成功護送出被困在山上的數千名群眾;戰士們《浴血雁門關》以伏擊戰、阻擊戰摧毀了日軍唯一的運輸線;《血戰陳莊》的勇士巧妙周旋、頑強抵抗,最終將日軍全殲;《東京審判》以紀錄片般的影像再現半個多世紀前那場引起全世界關注的世紀大審判。
將觀眾的視線聚焦于抗日戰爭中的局部戰場。《殘團》中受傷的中國軍人與日軍展開殘酷對決,《鐵血江橋》展示戰爭背景下中國軍人的真實內心世界,《喋血孤城》將鏡頭推向常德保衛戰的慘烈,《血戰午城》再現八路軍在午城的生死狙擊。無論是軍人還是普通百姓,在民族存亡之際以各自的方式挺起中國的脊梁。
展播中,電影頻道還精選了不同國家出品的二戰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展現蘇聯人民在衛國戰爭中的犧牲精神;《橋》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再現南斯拉夫人民抗擊法西斯的壯烈史詩;《辛德勒的名單》揭示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罪行;《珍珠港》用無情的轟炸、冷血的殺戮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惡;《決戰中途島》全景式還原海空大戰;《虎口脫險》戲謔描摹普通人在戰爭中的樂觀與勇氣,笑料直指人心;《老槍》刻畫一個普通人在戰爭中被逼至絕境的憤怒與痛苦;《超級女特工》彰示戰爭中的女性力量;《美麗人生》凸顯戰爭陰霾中的人性光輝;《至暗時刻》聚焦敦刻爾克撤退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經典影片,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拼出一幅完整而復雜的二戰畫卷,提醒每一名觀眾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責任編輯 鞠海兵
數字編輯 申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