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直接關乎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風向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作出重要指示,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作風建設的規律性認識,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分類施策糾“四風”。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取得重大成效,但“四風”問題仍以各種形式出現。例如,一些地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然存在,“躺平式干部”等不作為、慢作為現象時有發生,一些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干部推諉扯皮等。解決這些問題,要統籌兼顧、分類施策,把作風建設融入日常工作。首先,堅持“穩”的基調和“進”的方向,穩扎穩打,在狠剎“四風”等方面更進一步。其次,深入調查研究,精準把握“四風”在不同時期、地區、部門、層級的突出表現和新特征,推進分地域、分領域、分層級治“四風”和樹新風專項工作,制定“一部門一清單”等精準策略,杜絕“一陣風”“一刀切”。
馳而不息治“頑疾”。“四風”問題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為突出,是當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阻礙政策落實的大敵,是群眾最深惡痛絕的問題。因此,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應該作為當前糾治“四風”的重點,需要黨員干部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首先,要增強思想自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持續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從思想上深化對其危害的認識,糾正自身問題,拿出“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動真碰硬抓整改。其次,要增強政治自覺。政治能力體現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表現為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樹立正確政績觀,多做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好事。最后,要增強行動自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扭住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在作風建設上擔當“頭雁”角色,帶頭糾治“四風”,尤其要下大力氣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會風氣根本好轉。
制度建設固“根本”。制度管根本、管長遠。一些黨員干部犯錯誤,與自身有關,也與制度建設不到位有關。因此,推動作風建設取得新成效,進一步完善黨內規章制度的同時,重點要抓好制度落實。一方面,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結合自身實際,檢視排查制度建設和執行中的問題,高度關注“四風”新特征、新表現、新動向,與時俱進建立更完備、規范、系統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扎緊制度“籠子”。另一方面,要強化制度執行,確保落地見效。緊町年節假期等易出問題環節開展常態化監督,借助信息技術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建立健全問責機制,用好巡視和問責“利器”,將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批評教育,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讓黨員干部習慣在制度約束和監督環境下工作。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
責任編輯 閆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