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928年共產國際統一戰線政策的轉變分析

2025-10-06 00:00:00彭娜何云庵

20世紀初期,統一于第二國際的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生分化,分化的結果是共產國際在1919年宣告成立,并與第二國際呈對立之勢。1920年8月,蘇俄紅軍在華沙城下戰敗,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建立的臨時革命委員會解散,標志著共產國際寄予厚望的歐洲革命運動陷入低谷。故而,共產國際調整世界革命戰略,于1921年12月提出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希望以此緩和與第二國際的緊張關系。1922年,共產國際四大在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基礎上,提出建立“工人政府”的口號,但因聯合第二國際的嘗試受挫,共產國際很快將這一主張改為組建“工農政府”。此后,共產國際的統戰更加注重下層,并于1928年在“第三時期”理論的影響下確定了下層統一戰線策略。

就已有研究來看,學界主要探討了共產國際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提出及發展,對于1928年共產國際統一戰線政策由工人統一戰線策略轉變為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問題未作充分考察①。而深人考察這一問題,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認識共產國際六大確定的下層統一戰線策略及其對中國革命的影響。因此,本文旨在通過梳理并分析1928年共產國際統戰政策轉變的脈絡及原因,更為全面地展現20世紀20年代共產國際統戰政策的面貌以及這一時期共產國際統一戰線理論的特色。

一共產國際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提出

面對歐洲革命的相繼受挫,共產國際依據東方戰略理論開始更多關注、支持東方的民族解放運動。與此同時,共產國際在歐洲革命中暫時“退卻”,于1921年12月提出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從其內容來看,工人統一戰線策略是共產國際把與社會民主黨的斗爭由“急攻\"轉為“緩攻”的具體體現。

(一)共產國際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提出

1889年,第二國際宣告成立,此后社會主義成為一種世界性力量。然而,取得顯著成績的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其內部有著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向:西歐社會主義的主流政黨愈加傾向于改良的漸進式道路,俄國社會主義的主流政黨則越來越激進和革命化。一戰爆發后,西歐的社會民主黨紛紛支持本國的資產階級政府,革命信念退居次要地位;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則在戰爭中發動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為總結第二國際失敗的教訓并與之相區別,1919年3月,列寧支持下的共產國際在莫斯科成立。此后,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一分為二,并演變為以共產國際為領導的共產主義運動與以第二國際為主導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長期對峙。

共產國際在成立初期認為,世界革命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緊隨俄國革命之后的勢必是西歐大規模的無產階級革命,而這一具有決戰意義的革命之所以沒有發生,在于西歐社會民主黨對工人的背叛。在列寧等人看來,社會民主黨在修正主義的影響下已經淪為資本主義的幫兇,成為資本主義社會最可靠的柱石。這使得具備了革命客觀條件的西歐缺少了革命的“主觀條件”,即缺少了俄國式的革命政黨,卻多了“叛賣”性的改良主義、機會主義政黨[1。因此,無產階級“要取得斗爭的勝利,一個先決條件是,不僅要同資本的公開走狗和絞殺共產主義革命的子手右翼社會民主黨人決裂,而且要同在危急關頭背叛無產階級而去討好無產階級公開敵人的‘中派’(考茨基分子)決裂”2]。基于此種認識,共產國際一度將直接摧毀西歐的社會民主黨視為自身最緊迫的任務。

然而,1920年8月,蘇俄紅軍在華沙城下戰敗,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建立的臨時革命委員會解散,宣告了歐洲革命高潮的結束。共產國際由此意識到世界革命不能立即實現,進而調整了世界革命戰略,大力支持東方的民族解放運動,同時在歐洲革命中“退卻”。這直接推動了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提出。

1921年6月,共產國際三大強調世界革命的勝利不是1919年以為的“幾個月的問題”,而“可能是幾年的問題”[3]。在革命不能馬上成功之時,共產國際認為不應在歐洲對社會民主黨發起直接攻勢,與社會民主黨的斗爭要更多地講究策略性,于是提出了爭取工人階級大多數的任務,并明確指出“這場斗爭是在反對資產階級的主要社會支柱—社會民主黨(第二國際和第二半國際)的基礎上進行的”[4]。共產國際的邏輯是,在世界工人運動的發展過程中,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黨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在工人群眾中已經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并且,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進行決戰之時,社會民主黨會幫助資產階級,會“把自己的全部威信轉讓給剝削者去享用”[4]。因此,為了“幾年”后世界革命的勝利,共產國際認為必須先把工人階級的大多數爭取過來。

為了完成這一任務,1921年12月,共產國際執委會通過了《十二月提綱》,正式提出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季洛維也夫在共產國際四大的會議中也著重強調:“很顯然,我們的執行委員會1921年12月聲明,‘接近群眾’的口號必然會導致統一戰線的策略,這是正確的?!盵5]1922年2月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一次擴大全會更是集中討論了工人統一戰線策略,這推動各國共產黨理解并接受了這一策略。

(二)共產國際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主要內容

關于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主要內容,1922年11月共產國際四大的解釋是:工人的“統一戰線不是別的,而是共產黨人為了反對資產階級、保衛工人的切身利益而向所有屬于其他各黨派組織的工人以及一切無黨派工人提出的進行共同斗爭的建議”[4],意即為了反對資產階級,各國共產黨要爭取一切可以爭取到的工人群眾。

共產國際作為世界革命的中心,要求爭取工人群眾是無可厚非的。但在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具體實施中,這一策略的特點或者說它的“左\"傾性就體現了出來。共產國際認為,各國共產黨“只有‘從下層’即直接從工人群眾的最深處出發才能使統一戰線策略真正實現。”[4]可見工人統一戰線策略是一種偏重于下層聯合的統戰政策,這種傾向性反映出共產國際對社會民主黨上層一貫的不信任甚至是敵視的態度。

即便不信任、敵視,在歐洲革命低落、世界革命還不能立即實現之時,共產國際并不反對與社會民主黨上層談判。共產國際強調:“共產黨人在某種情況下不能拒絕同敵對的工人黨的領袖們進行談判,而且應當經常地使群眾充分了解這些談判的進展情況?!盵4]共產國際希望通過與社會民主黨上層談判來贏得下層工人的認可與支持,實際是為爭取工人創造有利的政治環境。正如共產國際領導人拉狄克在柏林代表會議中所指出的那樣,談判是為了讓對手“在我們的擁抱中活活憋死”[6]

顯而易見,共產國際主張與社會民主黨上層談判是出于策略性考量,是有條件的。因此,“單單在上層進行統一戰線工作的方法,是共產國際所堅決反對的?!盵7]在共產國際看來,只在上層開展統戰工作是本末倒置。

1924年6月,共產國際五大對工人統一戰線策略作了更為明確的闡釋,認為其是“逐步把社會民主黨工人和最優秀的非黨工人吸引到我們這邊來的方法”,指出“自下而上的統一戰線無論何時何地總是必要的”“團結下層,同時與領袖們進行談判。這種方法,在社會民主黨勢力依然強大的國家中,必須經常采用”“只從上層結成統一戰線的辦法是共產國際所絕對反對的”[8]。簡言之,此時共產國際認可的統戰政策是以下層工人的統戰為基礎,同時與社會民主黨上層進行策略性談判。

共產國際認為,與社會民主黨上層談判是無奈之舉,也是一種危險行為。因此,1926年2月,共產國際第六次擴大全會強調,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絕不是跟社會民主黨上層結成議會聯盟的策略,更不是共產黨跟社會民主黨上層進行合并,或是共產黨放棄自己在宣傳鼓動工作上的獨立性的策略”,它是“在群眾中進行革命鼓動的一種方法,就是有組織地動員群眾的一種方法,就是把大多數工人爭取到共產國際這方面來的一種方法”[7]。這表明,共產國際雖然以在歐洲革命中“退卻”的姿態提出工人統一戰線策略,但對這一策略的實施仍然存有顧慮,或者說更希望發揮這一策略斗爭的一面。

綜上可知,共產國際的工人統一戰線策略是一種偏重于下層聯合的統戰政策,它的提出是共產國際調整世界革命戰略、在歐洲革命中暫時“退卻”的結果。這一策略的針對對象是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黨,目的是爭取到工人階級的大多數。同時,工人統一戰線策略本身帶有\"左”傾性,它的繼續\"左\"轉即是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提出。

二共產國際確定下層統一戰線策略

1928年7月,共產國際六大推出“第三時期”理論。在這一理論的影響下,共產國際否定了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包含的與社會民主黨上層談判的內容,進而確定了下層統一戰線策略,它代表的是一種“進攻”的革命態勢。

(一)“第三時期”理論推動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提出

共產國際六大提出“第三時期”理論,這一理論把一戰后國際工人運動的歷史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1918—1923)是資本主義制度陷于危機,無產階級直接革命的時期;第二時期(1923—1928)是資本主義制度漸趨穩定,無產階級大軍不得不進行防御的時期;第三時期(1928年以后)是資本主義總危機極端惡化,無產階級通過大規模階級搏斗奪取政權的時期①。“第三時期”理論以資本主義危機與工人運動的發展為參考,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劃分為三個緊密相連、不斷推進的革命進程,認為世界工人運動的第三時期重新出現直接且劇烈的斗爭形勢。但在事實上,“第三時期”理論是根據一般的馬克思主義公式推想出來的,它夸大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崩潰速度以及資本主義危機的尖銳化程度。同時,這一理論對共產國際自身革命力量的認識也遠遠超出現實水平。

依據“第三時期”理論,共產國際對工人統一戰線策略進行調整,提出了下層統一戰線策略。1928年召開的共產國際六大認為,國際工人運動已經進入第三時期,在這一時期,工人階級日益左傾并出現有利于共產黨的分化趨勢。大會通過的《國際形勢和共產國際的任務》指出:“在歐洲各國,工人階級左傾這個總的趨勢進一步發展了”[9],“工人階級中最富有戰斗精神的分子日益脫離社會民主黨而轉向共產主義陣營?!盵9]同時,共產國際強調:“社會民主黨日益依靠小資產階級的各個階層,從而它的社會基礎就從工人階級轉到了小資產階級身上”9],社會民主黨作為工人黨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共產國際認為,共產黨對工人的影響大大增強,社會民主黨對工人的影響減弱,此種情況下與社會民主黨上層領袖談判,意義不大。

此外,共產國際認為,在世界革命的第三時期,社會民主黨上層“將同帝國主義陣營中罪大惡極的分子沆瀣一氣,共同行動”[10],而廣大工人群眾對此不了解,容易被社會民主黨的左派領袖所欺騙。因此,社會民主黨的左派領袖是“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最危險的敵人”[9],需要共產黨人著重與之斗爭。共產國際指出,共產黨人應當“以最堅決的態度揭露社會民主黨的‘左派'領袖是工人階級中推行資產階級政策的最危險的代理人,一定要把脫離他們的工人群眾爭取過來”[9]。換言之,在世界革命的第三時期,共產國際不僅反對與社會民主黨上層聯合,還要求以最明確的態度打擊,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正在發生“左傾”的社會民主黨工人爭取過來。

故而,共產國際六大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中直接指出:“隨著我們反對社會民主黨的斗爭的加劇我們應當給這一斗爭增添下面一點變化:現在,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貫徹下層統一戰線的策略。決不向社會民主黨的中央機關發出任何呼吁,在極少數情況下也許可以允許向社會民主黨的個別地方組織發出呼呼。但是要在面向社會民主黨群眾、面向社會民主黨普通工人的基礎上發出這種呼呼?!?0]至此,共產國際正式確定下層統一戰線策略。

(二)共產國際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內涵

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由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發展而來,二者在內容上有相通之處。相比于工人統一戰線策略,下層統一戰線策略具有明顯的進攻性,也被共產國際賦予了更高地位。

首先,跟工人統一戰線策略一樣,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直接目的是爭取工人階級的大多數。只是,在國際工人運動的第三時期,共產國際推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目的還包括擊潰社會民主黨,以及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決戰做準備。到1931年3月,共產國際第十一次擴大全會還著重強調,各國共產黨只有長期不懈地為工人的日常利益而斗爭,“才能實現最廣泛的下層統一戰線,擊潰社會民主黨爭取工人階級的多數”,在這一任務完成之后,各國共產黨需要“引導工人階級為實現無產階級專政而進行決戰?!盵9]由此可知,通過下層統一戰線策略擊潰社會民主黨,爭取到工人階級的大多數是共產國際計劃中的第一步;引導工人階級的大多數為世界革命的最終實現而奮斗是計劃中的第二步。從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目的來看,它具有了更多的進攻性。一方面是直接向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黨發起進攻,另一方面也是對全世界資產階級發起總攻的前奏。

其次,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直接目的是爭取工人階級的大多數,如何達到這一目的是這一策略的實踐路徑。共產國際認為,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民主黨憑借著從過去繼承下來的組織機構在很大一部分工人群眾中發揮著領導作用。那么,爭取工人階級的大多數本身就意味著將社會民主黨影響下的工人群眾爭取過來。共產國際早在第四次代表大會中就著重強調:“現在只有兩個集團將要為爭取工人階級的大多數而進行斗爭。這兩個集團是:第二國際,它是資產階級影響在工人階級內部的反映;和第三國際,高舉著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旗幟?!盵4]故而,共產國際推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范圍首先是且主要是社會民主黨的工會組織一黃色工會,也被稱為改良主義工會。簡單地說,下層統一戰線策略首要的實踐路徑是爭取黃色工會中的下層群眾,且不與其上層進行聯合。

此外,在工人群眾中開展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是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又一實踐路徑。宣傳工作自不用說,即是利用一切可以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宣傳共產黨的政治態度與目標,從而擴大共產黨在工人群眾中的影響。組織工作主要指建立統一戰線機構,如工廠委員會或者類似的組織。共產國際第十次擴大全會提到:“工廠委員會能夠而且應當成為從下層即在企業內實行階級統一的當然的基地工廠委員會應當成為在企業內動員群眾和反對工會官僚分子的杠桿。”[9]因為“經驗證明,工廠委員會是統一戰線的最好的組織機構。”[4]中國共產黨提到這一問題時,闡述更為明確,在《中華全國總工會通告第二十八號一常委擴大會的總結與精神》中指出:“下層統一戰線最具體的工作是工廠委員會的運用”[11]。當然,在斗爭實踐中,共產國際并不限定使用工廠委員會這個名稱,保護工資委員會、失業委員會、作坊委員會等等提法也經常被使用。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具體實踐路徑再次表明這一策略對社會民主黨展現出的進攻性。

最后,相比于工人統一戰線策略,下層統一戰線策略被賦予更高的地位。一直以來,共產國際對與社會民主黨上層的聯合顧慮重重,認為在下層工人中的統戰才具有極高意義。早在1924年6月,共產國際五大就直接指出:“在下層進行統一戰線工作”,即“實現以共產黨為領導的共產黨員工人與社會民主黨員工人以及非黨群眾之間的團結,這種統一戰線的策略具有極大的意義?!盵7]正因如此,共產國際五大強調“在下層采取統一戰線的策略,這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是必要的”[7]。那么,在內容上排除了與社會民主黨上層聯合的下層統一戰線策略自然更受共產國際推崇。

并且,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三時期,共產國際指望通過下層統一戰線策略擊潰社會民主黨,并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決戰創造前提條件。故而,共產國際賦予了下層統一戰線策略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一問題上,共產國際第十次全會說得很清楚:“在工人革命運動的新高潮興起的條件下,爭取工人階級多數是各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各國共產黨只有“采用新的下層統一戰線的策略形式”,“才能著手解決這一中心任務?!盵9]換言之,共產國際認為,各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推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

總結而言,下層統一戰線策略是共產國際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動革命攻勢的斗爭手段,代表著“進攻”的政治路線。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立論基礎是“第三時期”理論,脫離了革命斗爭實際,因而這一策略在本質上是“左”傾的統戰政策。

三關于1928年共產國際統戰政策發生轉變的思考

1928年7月,共產國際統戰政策由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到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轉變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產生過重要影響。

(一)1928年共產國際統戰政策的轉變給各國革命斗爭帶來程度不同的影響

共產國際是一個權力高度集中于執委會,且強調鐵的紀律的國際工人組織。共產國際規定,“共產國際代表大會及執行委員會的一切決議,所有加人共產國際的黨都必須執行”[4]。并且,共產國際擁有蘇俄革命成功的經驗,對各成員黨的政策指導具有理論上的權威性。因此,1928年共產國際統戰政策發生的轉變勢必會給各國革命斗爭帶來程度不同的影響。具體而論,從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到下層統一戰線策略是共產國際重新調整世界革命戰略的體現,是共產國際取消歐洲革命中的“退卻”,要求包括東方各國在內的社會主義體系向資本主義體系全面“進攻”的表現。受這一指示精神的影響,在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前半期,共產國際各成員黨的政治路線或多或少表現出冒進。以中國為例,受到下層統一戰線策略影響,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表現得更為激進,統戰模式也進一步表現出“自我孤立”的特點。

(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理論內涵是多元的

共產國際的階級基礎是工人,在理論上不應出現共產國際與工人進行統戰的問題。但是,20世紀20年代,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一分為二,出現了兩個國際工人組織并存且尖銳對立的情況。這在客觀上為共產國際考慮與工人進行統戰創造了前提條件。正因如此,在形勢的推動下,共產國際才提出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后又在工人統一戰線策略的基礎上確定了下層統一戰線策略。那么,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下層統一戰線策略是20世紀20 年代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分化的產物。由于20世紀20年代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分化對世界格局以及國際工人運動都帶來了深刻影響,所以下層統一戰線的理論內涵勢必是多元的,它不單單是一種“左”傾的統戰政策。更為確切地說,下層統一戰線策略是一項“肩負重任”,且具有明顯針對性的革命斗爭手段。

(三)共產國際下層統一戰線策略與中國國情不符

從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實踐路徑來看,這一策略的重點針對對象是社會民主黨影響下的黃色工會。黃色工會是改良主義性質的工會,帶有“中間”性質。但在中國,黃色工會是指大革命失敗之后受國民黨控制的工會組織。中國共產黨明確指出:“在中國大革命失敗之后,黃色工會隨國民黨改良主義的欺騙政策而產生出來,是必有的現象?!盵12]項英談到黃色工會時,簡明扼要地指出:“黃色工會與國民黨是不可分離的東西”[13]。這表明,與歐洲相比,中國并不具備推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社會條件。一是中國沒有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黨,也就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改良主義黃色工會;二是中國的黃色工會不僅在性質上是反動的,它也不像歐洲的黃色工會那樣在工人群眾中積累了深厚的基礎。此外,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直接目的是爭取工人階級的大多數,其推行的地域范圍主要是城市。然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解決農民最為關心的土地問題,中國革命的重心已轉向農村。這清楚說明,下層統一戰線策略與中國革命的重心不相符。

整體來說,下層統一戰線策略與中國革命的實際南轅北轍,但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中國共產黨又有義務執行這一策略。要解決這一矛盾現象,于當時的中國共產黨而言,是一個難題。中國共產黨執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面臨的現實問題是中國沒有推行這一策略的社會條件。如若拒絕執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中共中央則嚴重違背了共產國際高度集中的組織原則。簡言之,中國共產黨在執行與不執行下層統一戰線策略之間進退失據。此種進退失據的狀況使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的統戰政策一度出現混亂,統戰理論進一步走向“左”傾。

四結語

20 世紀20年代,歐洲革命的相繼受挫打破了共產國際在短時間內建立世界蘇維埃的革命設想。因此,共產國際調整世界革命戰略,開始更多關注、支持東方的民族解放運動,同時在歐洲革命中暫時“退卻”,提出工人統一戰線策略。1928年7月,共產國際依據\"第三時期\"理論判定世界革命形勢重新走向高潮,進而提出下層統一戰線策略,準備在世界范圍內發起更直接的革命攻勢。這說明,1928年共產國際統戰政策由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到下層統一戰線策略的轉變是其政治路線發生轉向的重要體現。在一定意義上,這一轉變是共產國際重新踐行成立初期革命構想的表現,承載著共產國際在短時間內實現世界革命的希冀。1928年共產國際統戰政策的轉變對中國革命有比較大的影響,它導致中國共產黨部分領導人高估了國內外革命形勢的發展,成為我們黨第二次、第三次“左”傾錯誤的理論來源。

此外,從統戰的角度來看,工人統一戰線策略與下層統一戰線策略都帶有明顯的“左”傾性,且后者更甚。這說明20世紀20 年代共產國際的統戰理論總體上比較“左”,且有日益“左”傾的趨勢。同時,與第二國際的對立態勢是這一時期共產國際制定、調整統戰政策的重要依據,其統戰理論勢必對社會民主黨表現出明顯的針對性。

參考文獻:

[1]張光明.布爾什維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的歷史分野[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162.

[2]《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譯.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文件[G].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276.

[3]費爾南多·克勞丁.共產主義運動——從共產國際到共產黨情報局(上冊)[M].南昌:求實出版社,1982:47.

[4]貝拉·庫恩,編.共產國際文件匯編(第一冊)[G].北京:三聯書店,1965:234,222,418,419,419,416,524,152-153.

[5]童建挺,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第34卷)[G].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46.

[6]尤利烏斯·布勞恩塔爾.國際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299.

[7]貝拉·庫恩,編.共產國際文件匯編(第二冊)[G].北京:三聯書店,1965:25,210,25,24.

[8]珍妮·德格拉斯,選編.共產國際文件第二卷(1923—1928)[G].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4:212.

[9]貝拉.庫恩,編.共產國際文件匯編(第三冊)[G].北京:三聯書店,1965:9-10,10,10,13,13,266,174,158.

[10]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譯.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文件(1)[G].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67,79.

[11]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職工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會歷史文獻(3)[G].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227.

[12]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會歷次代表大會文獻(第一卷)[G].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324.

[13]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職工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會歷史文獻(2)[G].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588.

Abstract: In the early 192Os,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djusted its world revolutionary strategy : it focused more on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the East,adopted a “retreat” in the European revolutionary situation,and proposed the Workers’United Front Strategy in December 1921.By July 1928,the 6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introduced the “Third Period” theory,claiming that the world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was entering a new climax. It then rejected the part of the Workers’ United Front Strategy that involved negotiating with the upper echelons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and implemented a more“left-leaning” United Front from Below Strategy featuring an“offensive” approach. The shift from the Workers’ United Front Strategy to the Lower-Level United Front Strategy signified a key turning point in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s political line.

Key words: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Second International;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Workers’ United Front Strategy; United Front From Below Strategy

(責任編輯:武麗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亚洲一区黄色|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无码丝袜人妻|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99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社|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高清免费毛片|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一|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流白浆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欧美国产另类|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91激情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 欧美午夜一区| 免费高清a毛片|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精品国产网| 欧美天堂久久| 911亚洲精品| 不卡无码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9999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v|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91国内在线观看|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成人网| 欧美亚洲第一页| 91www在线观看|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五月婷婷精品| 亚洲区第一页| 欧美成人日韩|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