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匆忙的時代,讓我們靜下心來,傾聽那些藏在“樹洞”里的真心話,回應成長中的迷茫與渴望。讓我們用親子間的心靈回響,匯成溫暖的共振,照亮心靈深處的角落,也編織著家的溫度與未來。
第一章:樹洞
我們設立了小小的“樹洞”,邀請孩子們寫下那些或許從未說出口的心里話。當一封封信件如秋葉般飄落掌心,我們才驚覺,那些看似稚嫩的筆跡下,竟藏著如此豐富、敏感又常被忽略的內心世界。
第二章:回聲
“回聲”是父母、教育者和社會的回
應。它不是否定與說教,而是傾聽后的共情,是看見后的行動。
其實,“小毛病”里藏著的是心事。
好孩子的“假性堅強”:看見孩子,調整期望。
第三章:共振
“共振”是心與心的同頻,是愛的雙向流動。它提醒我們:教育不是單方面地塑造,而是彼此成長。愛,永遠來得及回應。
孩子對我們說:“爸爸媽媽,是你們病得不輕!”
病,是一種隱性抗逆力。
愛的小確幸:家庭關系的心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