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特征為胃黏膜的慢性炎癥導致胃黏膜上皮細胞和腺體的進行性萎縮。CAG會引起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影響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甚至導致胃癌風險增加{]。中醫理論中,脾胃虛弱型CAG被認為與脾胃氣虛、陰虛、濕熱內蘊等病理因素有關,是由于脾胃功能不足,無法有效消化和運化食物,從而導致體內營養攝入和分配障礙,表現為食少納呆、便溏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苔白等。中醫治療主要以健脾益胄、調理脾胃為主[2-3]。四聯療法是一種用于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胃炎的抗菌療法,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并減少耐藥性。該療法通過四種藥物協同作用來根除幽門螺桿菌,以強化殺菌效果[4。同時,升陽益胃湯是一種中醫經典方劑,出自清代醫學家吳鞠通《溫病條辨》,通過補益脾胃、升陽舉陷,達到益氣健脾、調理脾胃的作用[5。因此,本文針對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對脾胃虛弱型CAG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青島大學附屬泰安市中心醫院收治的82例脾胃虛弱型CAG患者。診斷標準:(1)西醫符合文獻[6]中CAG的診斷標準,經胃鏡病理檢查確診。(2)中醫符合文獻[7]中脾胃虛弱型標準,主癥包括胃皖刺痛或痞塞,次癥包括暖氣泛酸、神疲乏力、納差,舌脈象表現為舌質暗、苔薄白、脈細澀。納入標準:(1)年齡18~70歲;(2)無精神疾病、認知障礙;(3)近期無質子泵抑制劑、鉍劑、抗生素使用史。排除標準:(1)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惡性腫瘤;(2)合并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及胃腸道手術史;(3)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及免疫系統疾??;(4)長期服用H2 受體阻滯劑、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5)妊娠期、哺乳期。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1例。本研究經青島大學附屬泰安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知曉本次研究并同意參加。
1.2 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四聯療法治療:患者入院后給予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379, 20mg )口服, 20mg/ 次,2次/d;口服克拉霉素緩釋片(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41, 0.5g ), 500mg/ 次,2次 /d ;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034,按 C16H19N3O5S 計算0.25g ), 1g/ 次,2次 /d ;膠體果膠鉍膠囊(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181,以鉍計 50mg/ 粒)口服, 300mg/ 次,2次/d。連續治療10d
1.2.2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方劑包括:黃芪 30g ,黨參、白術、茯苓、當歸、澤瀉各 10g ,陳皮、升麻、柴胡各 6g 。另胃陰不足、胃痛或燒心明顯者加沙參、麥冬、石斛各10g ;食欲不振、腹脹者加神曲 10g ,砂仁 6g (后下);大便溏薄、乏力者加山藥 15g ,蓮子 10g 氣虛明顯、乏力倦怠者加炙甘草 6g ,紅棗3~5枚。藥材加水 1000mL 煎服,取汁 250mL ,早晚于飯前分服。服藥期間注意清淡飲食,避免辛辣、油膩及刺激性食物。連續治療 10d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臨床療效。治療后,參考文獻[8]評價兩組療效。顯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完全消失。有效: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基本消失。無效:癥狀、體征及增生均未見好轉甚至惡化。顯效率與有效率相加計算總有效率。(2)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比較,包括胃胱疼痛、胃皖痞滿、納差等,每項0~5分,分值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3)胃功能指標。治療前后,抽取兩組空腹靜脈血 3mL ,以3000r/min 速度離心 10min 取血清,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及胃泌素-17(G-17)水平。(4)炎癥因子。血清樣本采集同上,于治療前后測定血清 IL-1β 、IL-6、IL-8水平。(5)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頭痛、便秘、皮疹、惡心嘔吐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20.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4
”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 χt 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 χ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行χ2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基線資料
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25~68歲,平均 ( 51.13±10.17 )歲;病程3~8年,平均( 5.73±1.72 )年。試驗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28~67歲,平均( 52.43±10.81 )歲;病程3~9年,平均 ( 5.74±1.81 )年。兩組基線資料有可比性( Pgt;0.05 )。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6.116 , P=0.034 ),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 )

2.3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試驗組各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2。
2.4兩組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兩組PGI、G-17、PGII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3。
表2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
分

*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Plt;0.05
表3兩組胃功能指標比較
)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Plt;0.05
2.5 兩組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兩組 IL-1β 、IL-6、IL-8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4。
2.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χ2=2.625 , P=0.105 ),見表5。
表4兩組炎癥因子比較
)
pg/mL

表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3討論
CAG患者常表現為上腹不適、食欲減退、惡心、體重下降、貧血等癥狀,且常伴有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西醫治療可改善患者有關癥狀,但無法根治。在中醫理論中,CAG屬“腹脹”“胃痛”等范疇,脾胃虛弱為較常見的證型。其病理機制為脾虛氣弱,運化失常,胃陰虛致胃液分泌減少,且體內氣血不足,從而使患者體力差,抵抗力減弱[0]。中醫治療常用健脾養胃的中藥,如黨參、白術、茯苓、陳皮、山藥等[]。同時需適當調節飲食結構,避免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病情控制,改善胃黏膜環境。
四聯療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抗菌療法,從胃酸抑制、殺菌和胃黏膜保護等多個方面協同作用,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并且,通過根除幽門螺桿菌和改善胃部炎癥,能夠有效緩解胃部疼痛、脹滿、灼熱等不適癥狀[12]。升陽益胃湯是調理脾胃的有效方劑,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氣虛下陷引起的癥狀,如食欲不振、乏力、腹脹、大便稀薄等,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和胃健脾的功效,以改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增強胃動力,緩解脾虛癥狀[13-14]。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在CAG中管理效果較好,以進一步緩解癥狀、改善胃黏膜環境。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各項證候積分更低,與楊乃坤[15]的研究結果具有相似性,說明該聯合方案能顯著減輕脾胃虛弱型CAG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療效顯著。其原因可能為:升陽益胃湯中黃芪可益氣升陽,補脾胃之氣;黨參可補中益氣,增強脾胃功能;白術則健脾益氣,促消化,改善脾虛癥狀;茯苓可健脾利濕,調理水濕代謝;當歸用于補血和血,防止氣虛致血虛;陳皮理氣健脾,緩解腹脹不適;澤瀉利濕化濁,防止濕阻脾胃,最后升麻、柴胡用于疏散、升陽舉陷,促進胃氣上升,防止脾胃下陷。全方協同補中益氣、和胃健脾,有效增加脾胃氣力[。該病根本病因在于脾胃氣虛導致胃黏膜修復能力差,升陽益胃湯加減整體上調節脾胃功能,改善脾胄虛弱狀態,使胃黏膜得到充足的氣血支持,有助于促進細胞再生和自我修復,減少萎縮性胃炎進展風險[7]。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原因可能為,升陽益胃湯能調節脾胃功能,如健脾益氣、祛濕升陽、調節氣機與清熱,改善胃部內環境,增強機體抵抗力與脾胃自我修復能力;四聯療法可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及殺滅幽門螺桿菌,二者協同,從多方面減輕胃部炎癥反應并促進胃黏膜修復,從而減少炎癥細胞浸潤與炎癥介質釋放,最終使炎癥指標下降。
PG和G-17是常用的血清生物標志物,其通過反映胃黏膜的功能和結構狀態,幫助評估萎縮性胃炎程度的可能的癌變風險[18]。PGI能反映胃體黏膜功能和健康狀態,PGI則反映胃黏膜的整體健康狀況。通過PGI/PGII比值和G-17水平可初步評估萎縮部位的嚴重程度[19]。結果顯示,聯合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的患者血清PGI、G-17、PGⅡI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提示該方案可改善脾胃虛弱型CAG患者PGI、G-17、PGI水平,減輕胃損傷。原因可能在于升陽益胃湯中的黃芪、人參、白術等補益脾胃成分,通過補氣健脾,改善胃體功能[20]。加之升麻、柴胡等升陽舉陷,提升中氣,改善脾胃的運化功能,使胃體黏膜的血供和營養得到改善,從而促進PGI分泌[21]。升陽益胃湯能夠改善胃竇部的黏膜功能,有助于恢復正常的胃酸分泌水平,進而調節G-17分泌[22]。調節以上指標可恢復胃黏膜分泌功能,減少胃體、胃竇黏膜的萎縮和炎癥,從而降低CAG惡化為腸化生和癌變風險[23]。并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表明該療法實際應用中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治療脾胃虛弱型CAG具有顯著效果,可改善各項證候,提升胃功能,緩解胃損傷,安全性較佳。
參考文獻
[1]孫可昕,裘生梁.健脾化濕湯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臨床癥狀、胃黏膜病理程度及胃功能指標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4,22(20):13-17.
[2]蒙仕祥,陳卜偉,馮永鋒.香茶花芽湯對脾胃虛弱型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及異型增生、腺體萎縮的改善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3,41(3):96-99
[3]吳瑩,張藝,殷微,等.脾胃培源方對脾胃虛弱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臨床療效及血清 γ 干擾素、腫瘤特異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4,21(22):114-119.
[4]王露,黨中勤.消痞和胃方結合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及對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響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1,39(7):239-243.
[5]曹博寧,王耀獻.王耀獻教授應用升陽益胃湯治療膜性腎病蛋白尿經驗[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18(4):663-667.
[6]姚永莉,張萬岱.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和治療[J].新醫學,2005,36(12):720-721.
[7]張聲生,唐旭東,黃穗平,等.慢性胃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7):3060-3064.
[8]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年,上海)[J].胃腸病學,2017,22(11):670-687.
[9]孫曉杰,張馳,時小明.厚姜半甘參湯治療功能性腹脹(脾虛兼氣滯證)患者對中醫癥候積分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4,29(5):587-590.
[10]鐘華,張洪濤,張曉海.四君子湯加減聯合常規西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弱證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2,54(5): 70-73.
[11]鄧登華,黃祖波.調中益胃湯加減聯合募合配穴艾灸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弱證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21,39(5): 99-101.
[12] LEE M W, KIM G H.Bismuth-based quadruple therapyforclarithromycin-resistant Helicobacterpylori infection: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iciency[J].Gut and Liver,2022,16(6) : 807.
[13]彭麗麗,任燕燕,賈海波,等.升陽益胃湯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癌前病變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7) : 905-908.
[14]田津,葉佐玉,付丹丹,等.升陽益胃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氣虛證模型大鼠組織病理學及血清炎癥因子、外周血 Th17/Treg平衡的影響[J].中醫雜志,2023,64(1):62-70.
[15]楊乃坤.升陽益胃湯聯合常規四聯療法治療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弱證)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24,43(3):28-29.
[16]李雪,祝勇,郭亞麗,等.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支氣管擴張癥穩定期脾肺氣虛、痰熱蘊肺證臨床療效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21,48(6):118-121.
[17] LIJQ,PANJL,XIAO DH,et al.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and risk inciden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 systematic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24,22(1):429.
[18] LIXL,FENGMX,YUANG.Clinical efficacy WeisuGranule combined withWeifuchun Tablet in the treatmen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G-17,PGIand PGII levels[J].American Journal Translational Research,2022,14(1):275.
[19]李寧,李曉,高偉芳,等.血清PGR、G-17、TK1、RHBDD1聯合幽門螺桿菌抗體對萎縮性胃炎與早期胃癌的鑒別價值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3,23(5):918-921.
[20]李莉,陳俊寅,胡玲琴,等.子午流注擇時耳穴貼壓法聯合升陽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2,54(19):204-208.
[21]郭琳.升陽益胃湯加減聯合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大醫生,2023,8(13):72-75.
[22]許桐,胡昌磊,韓新,等.周迎春運用升陽益胃湯治療雜病經驗介紹[J].新中醫,2022,54(18):177-180.
[23]劉雪嬌,魯明源.魯明源運用升陽益胃湯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22,49(5):30-33.
(收稿日期:2025-01-07)(本文編輯:馬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