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全球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其病毒感染以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體常見[。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臨床癥狀通常較輕微。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具有發病速度快、傳染性強、易引起流行等特點,是全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由于兒童的發病率高于成人,且部分患兒病情嚴重,嚴重危害到健康,因此受到廣泛關注。本研究對253例甲型流感患兒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進行分析,其是早期預防流感疫情的重要數據基礎,可幫助臨床兒科醫生對其進行更好地防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兒科收治的1187例ARI病例中確診為甲型流感(253例)或鼻病毒感染(253例)的患兒為回顧性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 ① 符合文獻[4]《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版)中醫治療部分解讀》中甲型流感、鼻病毒感染診斷標準; ② 咽拭子或痰液經RT-PCR檢測甲型流感病毒陽性或鼻病毒陽性。
(2)排除標準: ① 合并其他病原體(如細菌、支原體等)感染; ② 伴有先天性疾病、免疫功能不全等;③ 臨床資料不完整。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臨床資料記錄納入病例的基本信息(年齡、性別)、臨床癥狀(呼吸道癥狀、全身癥狀)。
1.2.2實驗室檢查所有患兒人院時取鼻咽分泌物,采用RT-PCR檢測肺炎支原體、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6種呼吸道常見病原體,試劑產自江蘇碩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同時采集靜脈血進行血常規、CRP、PCT及生化檢測。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若呈正態分布以‘
”表示,采用 Φt 檢驗,若呈非正態分布用 M ( P25 , P75 )表示,采用Mann-Whithey U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采用χ2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病毒感染情況
1187例ARI病例中,甲型流感患兒253例,占 21.31% ,鼻病毒感染患兒312例,占 26.28% ,兩者檢出率為 47.60% ( 565/1187 )。甲型流感患兒中,男143例,女110例,平均年齡( 5.70±2.87 )歲。為了減少樣本差異量對結果的干擾,保證統計結果的科學性和均衡性,從312例鼻病毒感染患兒中隨機選取253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253例鼻病毒感染患兒中男147例,女106例,平均年齡( 5.93±3.43 )歲。
2.2甲型流感與鼻病毒感染患兒發病季節分布情況 比較
按氣象季節劃分法:春季為3一5月、夏季為6—8月、秋季為9一11月、冬季為12一次年2月。甲型流感與鼻病毒感染季節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15.248 , P=0.002 ),見表1。
2.3甲型流感和鼻病毒感染患兒年齡分布情況比較
甲型流感患兒6歲以下占比較高,為 63.64% 。甲型流感和鼻病毒感染的年齡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9.113 , P=0.028 ),見表2。

2.4中型流感和鼻病每感染思兒性別分布情沉比牧甲型流感與鼻病毒感染患兒的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χ2=0.292 , P=0.589 ),見表3。
表3甲型流感和鼻病毒感染患兒性別分布情況比較例 (%)

2.5甲型流感與鼻病毒感染患兒臨床特征和實驗室 檢查結果比較
甲型流感患兒的高熱、抽搐、肌痛、頭痛、寒戰、肺部聽診異常和/或胸部CT異常占比高于鼻病毒感染患兒,WBC、淋巴細胞(L)明顯低于鼻病毒感染患兒,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明顯高于鼻病毒感染患兒( Plt;0.05 )。見表4。
表4甲型流感與鼻病毒感染臨床特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3討論
本研究中,鼻病毒檢出率( 26.28% )略高于甲型流感( 21.31% ),這與黑志平等的研究結果相似。兩者在ARI中的檢出率為 47.60% ,可見這兩種病毒是本地區常見的病原體,與我國兒童呼吸道感染監測數據一致[。鼻病毒感染病程短,癥狀輕,多呈散發流行;而甲型流感通過抗原漂移及抗原性轉換,常引起反復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兩者均可累及各個年齡段人群,但兒童發病率最高,感染后更易合并肺炎等嚴重并發癥[8,增加不良預后風險。且兒童人群中,甲型流感有許多與鼻病毒感染相似的特點,更需要關注。
我國是流感多發地,在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流行特點。本研究數據顯示,甲型流感在12一次年5月是感染小高峰,占全年的 76.68% ,可見甲型流感病毒在冬春季更活躍,這與唐源等[發現甲型流感以冬春季流行為主,兼有其他季節流行的研究結果相符。不過,陳梅等[調查得出了一年四季均是甲型流感患病高峰期的結論。同時此次患兒性別分布分析發現,不同性別患兒對甲型流感病毒及鼻病毒均易感,男、女甲型流感和鼻病毒感染分別為 56.52% 、 43.48% 和 58.89% 、 41.11% 。然而, Yu 等[2]研究顯示男性因免疫應答的差異導致其在遇到病原體時免疫反應不夠,易患甲型流感,甚至是并發肺炎的危險因素。以上結果說明,甲型流感流行的季節高峰、性別感染的差異可能與地區、溫度、氣候、人體免疫力不同相關。
本研究顯示: lt;3 、 3~lt;6 、 6~lt;10 、10~12歲甲型流感發生率分別為 26.09% 、 37.55% ! 24.11% /12.25% ,而鼻病毒的感染率在各年齡段較均一,為21.34%~28.85% ,可見小于6歲的兒童是甲型流感主要發病人群。究其原因,這與幼兒屬于廣義的易感人群有關,尤其是集居兒童,活動在幼兒園、托兒所等人口密集的場所,衛生意識較差,自我防護意識不強,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增加了流感病毒的易感性[13-14]。因此,要加強對學齡前期兒童流感病毒的宣教預防、公共衛生環境消毒,以減少流感的發生。
兒童在呼吸道感染后,主要表現有咳嗽、咳痰、咽痛、氣促、流涕、鼻塞等,但不同病毒導致的臨床癥狀可能不盡相同[15]。甲型流感與鼻病毒感染肺部聽診異常均多聞及濕性啰音,其中甲型流感胸部CT異常多表現為不規則、分布廣泛的斑片狀陰影。本研究數據得出,甲型流感患兒更易出現高熱、頭痛、抽搐、肌痛、寒戰癥狀,因此臨床醫生在診斷ARI時,對出現以上癥狀的患兒要考慮甲型流感的可能性。兒童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肺部聽診異常和/或胸部CT異常的占比為 60.87% ,明顯高于鼻病毒感染患兒( Plt;0.05 ),與王金娜等[報道的甲型流感并發癥首位是肺炎的研究一致。但有研究顯示,神經系統疾病居于甲型流感并發癥首位,這可能與地區、種族差異有一定的關系[7]。此外,其他并發癥如喉炎、中耳炎、心臟損害等也應引起臨床重視[18]
本研究對比兩組患兒的血常規發現,與鼻病毒感染比較,甲型流感患兒的WBC、L顯著低,而NLR顯著高( Plt;0.05 )。可能是甲型流感病毒對免疫器官的損傷,破壞了L的增殖,使得L降低,從而導致WBC正常或降低,而L明顯降低可能預示著重癥感染[9]。NLR是近年來反映機體炎癥反應和免疫狀態的指標,其升高是重癥流感的危險因素[20],因此可以用來輔助甲型流感的早期識別及提示重癥發生的可能性。部分研究顯示,病毒感染后易合并細菌感染,混合感染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炎癥反應,若中性粒細胞、PCT、CRP這些炎癥標志物升高則提示可能合并細菌感染[2I-23],提示臨床可根據這些指標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過,本研究中,兩病的中性粒細胞、血小板、CPR和PCT結果基本正常,可能是因為患兒為單純病毒感染
綜上所述,甲型流感患兒發病季節高峰在冬春季,學齡前兒童為易感人群,其臨床特征表現為高熱、頭痛、抽搐、肌痛和寒戰,可通過WBC、L、NLR與鼻病毒感染進行輔助鑒別。
參考文獻
[1]MAHONYJB.Dctcctionofrespiratory viruscsbymolccularmethods[J].ClinMicrobiolRev,2008,21(4):716-747.
[2]張海鄰,陳小芳,呂芳芳,等.多重PCR技術檢測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和不典型病原體的價值[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7,47(11):791-795.
[3]楊柳.許昌地區95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兒流感病毒的監測及在不同亞型中的分布及其預防措施[J].抗感染藥學,2021,18(7):1040-1043.
[4]陳騰飛,盧幼然,馬家駒,等.《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版)》中醫治療部分解讀[J].北京中醫藥,2021,40(1):12-14.
[5]黑志平,郭建輝,季凱,等.銀川市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兒中人鼻病毒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23,48(11):1337-1343.
[6]LIZJ,ZHANGHY,RENLL.etal.Etiological andepidemiologieal feature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na[J].Nat Commun,2021,12(1):5026.
[7] ALTMAN M O,ANGEL M,KOSIK I,et al.Human influenza Avirus hemagglutin-in glycan evolution follows a temporal patternto a glycan limit[J/OL].mBio,2019,10(2):e00204-e00219(2019-04-02)[2024-12-0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940704/.D0I: 10.1128/mBio.00204-19.
[8]吳喜蓉,劉鋼,錢素云,等.住院兒童社區獲得性流感病毒肺炎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9,34(2):129-133.
[9]章海峻,茅利明,陸春琴.甲/乙流感病毒感染患兒Th1/Th2相關細胞因子水平變化及臨床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學,2020,22(1):73-75.
[10]唐源,張光莉,羅斯穎,等.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兒617例臨床特征及重癥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9,34(12):1017-1021.
[11]陳梅,陳芳,李鵬,等.兒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3,33(23):3664-3668.
[12]YUYN,WUMH,CUIXX,et al.Pathogenicity andtranmissibility of current H3N2 swine influenza virus in SouthernChina: a zoonotic potential[J].Transbound Emerg Dis,2022,69(4): 2052-2064.
[13]陳爽,凌華,喻臻,等.2011年-2015年重慶市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7,33(5):442-446.
[14]付惠玲,韓長青,焦書真,等.2017年冬季本院甲乙型流感患兒的臨床特點[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8):82-85.
[15]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兒童流感防治30問[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0,35(17):1292-1298.
[16]王金娜,王旭,陳紅斗.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宿遷醫院甲型和乙型流感住院兒童的臨床特征研究[J].中國當代醫學,2023,30(21) : 57-62.
[17] CHONG CY,YUNGCF,GANC,et al.The burden and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hospitalized influenza among differentpediatric age groups in the tropics[J].Influenza Other RespirViruses,2020,14(1) :46-54.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20,13(6):4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