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標準引領下,高中文言文教學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日漸成為重要教學方式。本文基于新課標理念,深入探究該模式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遇到的困境,從教師發展、文言文教學特殊性、教學資源整合這三個方面提出針對性改進方法,旨在全面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與育人效能,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 文言文" 大單元" 教學評一體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核心素養,涵蓋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大維度。文言文作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載體,亟待沖破傳統單篇教學的孤立模式,向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轉型,實現教學目標達成與評價方式的深度融合。當前高中階段文言文教學,普遍存在教學與評價脫節、單元設計零散等問題,亟需系統性優化改革。
一、高中文言文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困境
(一)教師對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知行斷層
新課標要求大單元教學以核心素養為統領,構建“目標-教學-評價”三位一體的閉環體系。但部分教師對此認識仍停留在表面,導致其在實踐中效果不佳。課堂上,大部分教師仍沿用逐篇講解的模式,對單元整體結構與內在聯系把握不到位,難以實現文言文圍繞主題和素養目標進行整合的教學效果;在評價方面也多停留在對知識點的機械性測試,無法體現“立德樹人”“文化傳承”的根本要求。
(二)文言文教學特殊性所致的阻礙
文言文語言晦澀,給教學實踐帶來多重困難。從語言層面看,文言文同現代漢語在詞匯組成、語法結構上有著明顯的差異,這就造成學生閱讀時極易遇到障礙,教師需花費更多時間對語言知識展開系統講解,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大單元主題探究的時長,制約了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完成。從文化角度分析,文言文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和思想內涵,篇目之間的文化意蘊存在多種特性,大單元教學中實現跨文本的文化整合與傳承還需深入探究。部分學生因傳統文化認知基礎薄弱,或者缺乏學習積極性,可能表現出畏難的學習態度,這將影響教學成效,也給評價反饋機制的有效實施帶來不利影響。[1]
(三)教學資源整合不足?
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的關鍵,在于構建多元的優質教育資源體系,涵蓋教材文本、課外延伸材料以及數字化平臺等核心要素。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資源整合仍面臨諸多難題。現行教材經系統篩選,已形成相對完備的篇章結構,但開展大單元設計時,部分教師仍難以尋找到契合主題且適配教學的輔助資料,造成課程內容零散,知識拓展與深度探究難以落實。此外,學校之間,教師之間共享資源的機制尚不健全,資源重復開發、低效利用現象時常出現,既加重了教師統籌資源的負擔,也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形成了制約。[2]
二、推進高中文言文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的對策
(一)深化教師專業發展,強化一體化設計能力
學校需加大新課程標準理念的培訓力度,通過專題研討、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助力教師領會大單元教學“素養主線”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如圍繞“家國情懷”主題,整合《陳情表》《歸去來兮辭》等經典文本時,可設定“探究傳統文化里個人和國家的關系”的單元目標,依此規劃學習活動和評價計劃。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跨學科協作,借助歷史學、哲學等學科角度深化文言文教學的文化底蘊和思想深度,提升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水平。[3]
(二)創新教學方法,突破文言文教學特殊性障礙
文言文教學有其獨特的特性,需探尋新的教學途徑。從語言學的角度,教師可以憑借現代漢語知識,用對比分析法來幫助學生掌握文言詞匯和句法特點;利用多媒體手段,如文言文動畫、音頻等創設直觀的情境,從而降低語言理解的難度。從文化傳承方面,教師要引領學生探究文言文蘊含的文化內涵,結合歷史背景加以闡釋,讓學生體悟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也可舉辦專題講座,安排實地考察等活動,豐富文化實踐,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和保護意識。[4]
(三)整合教學資源,構建共享平臺
針對教學資源分散、使用效能不足的現狀,需建立系統的統籌管理與協同共享機制。學校可以組建專門團隊,整合教材、拓展讀物、多媒體素材,搭建圍繞大單元主題的綜合型教學資源體系,為一線教師提供多元方案。依托信息技術,打造跨區域、跨學科的在線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快速流通與精確分配。整合過程中,要重視資源質量評估與適配分析,確保契合大單元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培養需求。鼓勵教師結合校本特色,融入地方文化要素,開發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5]?
三、結語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文言文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改革面臨諸多挑戰。唯有通過提升教師專業水準,構建系統性資源支撐平臺,推動文言文教學從傳統知識講授向全方位育人模式轉型,方能彰顯其在文化傳承守護與學生綜合素養發展中的關鍵價值,為培育兼具文化底蘊與核心素養的新時代學子筑牢根基。
參考文獻:
[1]陳忠文. 整合與聯結: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實施路徑[J].語文教學通訊,2022(23):11-15.
[2]崔允漷. 如何開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3]劉繼雙. 語文核心素養下高中文言文教學探究與改進策略[J].漢字文化,2022(19):95-97.
[4]朱友朋.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提升的高中文言文教學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4):14-16.
[5]馮學忠. 高中文言文教學目標的定位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