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媒體技術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的重要性
(一)改變傳統學生管理工作模式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讓傳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得到徹底改變。傳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主要由管理者在線下進行,這種管理模式不僅勞心勞力而且效率不高。而隨著高校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及相關教育主體可以直接通過線上教學、線上管理、師生直播互動等方式,完成對學生的管理。與傳統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相比,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同時也更契合學生的行為習慣,且能讓學生管理工作更具針對性和效率。
(二)實現對學生的實時監督與引導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對于輿情的引導與控制是學生管理的重要內容。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如果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可以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直接對各新媒體平臺、社交媒體的相關信息進行實時跟蹤、抓取,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及分辨網絡信息,對學生進行實時監督與引導。
(三)提高學生的自治水平
當代高校學生以“00后”為主,他們出生在一個互聯網技術爆發式發展的加速時期,因而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對新媒體、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較深。對此,高校可以利用當代高校學生的特征,將新媒體應用于學生管理工作中,以提高學生的自治水平。比如,高校可以在抖音、快手、小紅書、嘩哩嘩哩等學生經常使用的新媒體平臺上,發布高校治理、高校規章制度、高校行為規范準則相關的文章或視頻,學生在接觸這些內容后,可能會對高校的各項學生管理內容形成一定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當高校推出學生管理新舉措時,可以提前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問卷調查,征求學生對新舉措的建議,讓更多學生直接參與學生管理決策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情況——以山東大學為例
(一)山東大學概述
山東大學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是一所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山東大學擁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為創辦于1901年的山東大學堂。120余年來,山東大學始終秉持“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踐行“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精神,積淀形成了“崇實求新”的校風,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目前,山東大學共有在校生75000余人,專任教師4800余人,并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的辦學格局,在我國綜合性大學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新時代背景下,山東大學以追求卓越、只爭朝夕的奮進姿態,大力實施“七大戰略”,加快推進“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轉變,其金融數學、晶體材料、地下工程、生殖醫學等若干學科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新媒體時代下山東大學學生管理工作實際開展
從2017年開始,山東大學致力于將新媒體融入學生管理工作,以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并為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提供相應的信息數據支持。對此,山東大學實施了以下舉措。
第一,搭建學生管理新媒體服務2.0平臺和全域數據庫。將新媒體運用于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新媒體與學生管理不兼容、新媒體在學生管理的數據體系尚未建立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山東大學在學校原有的公共服務平臺和學生管理系統基礎上,搭建了學生管理新媒體服務2.0平臺和全域數據庫。其中,學生管理新媒體服務2.0平臺主要由學校全域數據體系、學校全域數據、學校全棧能力中心三個方面構成,主要為山東大學學生管理開展精準思政、學生管理、科研協作提供針對性服務。而全域數據庫以數據服務為切入點,為學生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深度數據服務,讓管理者及相關教育主體能依托數據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生管理方案。
第二,強化數據賦能,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山東大學學生管理新媒體服務2.0平臺的搭建,讓管理者可以通過數據直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水平。比如,管理者可以使用新媒體收集學生消費指標,為家庭貧困的學生提供隱形資助;通過采集學生的學習成績,讓教育主體為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提供線上輔導支持;通過收集學生進出校園和寢室的門禁信息,對晚歸、未歸的學生進行實時管理,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另外,管理者可以通過學生管理新媒體服務
2.0平臺直接和上級管理者溝通,在線匯報學生管理工作取得的相關成效,自上而下節約大量學生管理時間成本。
第三,增強服務師生能力,定向強化學生管理特色。新媒體技術的融入讓山東大學圍繞學生管理提供全新的功能與服務,比如學生組織活動的線上預約申請、針對會議室、教室等公共資源空閑情況查詢的線上預約服務、支持線上線下用章記錄以及電子證明的開具服務、在線必修課和選修課預約服務等。自山東大學將新媒體技術用于學生管理工作以來,改變了傳統學生管理工作方式,讓管理工作由線下轉移至線上,師生均能從中獲益。
第四,豐富全域數據內容促進學生管理數據建設。山東大學對于學生管理數據的建設主要從個人數據、學院數據、專項數據分析三個方面出發。其中,個人數據包括學生的個人信息、學習成績、獎懲情況等;學院數據包括院系科研情況、院系學生學情等;專項數據包括學生就業獲獎情況、學生在校活動預約情況、學生參與輔導溝通情況等。山東大學通過學生管理數據建設,從全方位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與生活情況,方便管理者用新媒體技術管理學生。
三、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路徑
(一)落實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生管理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者應落實線上結合線下的混合式學生管理模式。2022年,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為了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并聚焦“互聯網 + ”和智慧教學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推出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生管理模式。對此,山東大學管理者做好了以下工作。第一,山東大學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多利用新媒體技術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并讓學生為當前的管理現狀提出反饋建議。學生在提出反饋建議后,管理者根據反饋建議完善并修正學生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當學生看到自身意見被重視,能增強其對高校的歸屬感。第二,山東大學管理者借助新媒體技術加強對網絡空間的管理,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思想動態。比如,學生習慣在網絡空間中的微信群、QQ群中溝通交流,喜歡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發表生活日常,管理者通過觀察學生在網絡空間的評論與留言,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變化,從而通過線上管理的形式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形成正向引導。第三,當山東大學管理者發現部分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較難在線上引導時,組織學生輔導員、專業教師、心理輔導教師等組成學生管理團隊,通過線下渠道與學生直接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解決不良心理并端正思想問題。
(二)基于新媒體技術建立學生管理矩陣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可以通過建立學生管理新媒體矩陣。第一,高校可以使用官網、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和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并安排專人仔細運營。比如山東大學構建了基于山東大學官方網站、官方新媒體矩陣、《山東大學報》、山東大學廣播電視臺等校級平臺于一體的新媒體矩陣。對于學生發布在各新媒體平臺的評論、留言,山東大學管理者都會第一時間回復。當學生對山東大學提出學生管理改進建議時,山東大學管理者會虛心接受并努力整改。第二,山東大學還圍繞各新媒體平臺建立了線上輿情動態化監督機制,由專人每天定期在不同新媒體平臺巡查,一旦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遇到問題或是發表不當言論,專人可以直接向上級管理者匯報,由上級管理者啟動緊急預案,在線下快速處理并勸阻發表不當言論的學生,并在線上刪除不當言論,從而維護新媒體平臺網絡空間的清朗。
(三)新媒體技術滲透校園活動營造良好學生管理氛圍
高校可以把新媒體滲透到校園活動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促進學生健康生活。首先,山東大學嘗試將新媒體與三大主題校園活動月相結合。其中,在“學雷鋒青年志愿者校園活動月”中,山東大學可以引導學生在校內踐行雷鋒精神,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和雷鋒精神相關內容,讓學生成為雷鋒精神的傳播者。在“科技活動月”中,山東大學舉辦線上新媒體科技大賽,讓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創造各式各樣的科技作品,開發學生對新媒體的全新使用方式。在“校園文化活動月”中,山東大學鼓勵學生通過直播或錄制短視頻的方式展示自我,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2022年,山東大學校史館講解員化身主播,通過線上直播形式,向學生講述了山東大學從成立至今的發展歷程。其次,山東大學將新媒體技術與各種實踐平臺相結合,比如將新媒體與鄉村振興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直播連線的方式與鄉村中的村民線上交流,由學生向村民傳授先進的科技農業知識等。山東大學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新媒體的積極使用方式,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學生管理氛圍。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出現讓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加快捷、方便,管理者借助新媒體,能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全天候實現對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管理。為了確保新媒體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中發揮應有作用,山東大學可以采用落實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生管理,基于新媒體技術建立學生管理矩陣、滲透校園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生管理氛圍等路徑,實現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進而促進學生管理工作高效率開展。
參考文獻:
[1]趙志陽.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管理有效性研究[J].山西青年,2024(5).
[2]邵琪,王玲玉.應用新媒體技術提升高校學生管理質效的創新性研究[J].才智,2024(36).
[3]張艷平,竇守強.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4(13).
[4]劉學奇.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面臨的挑戰和優化策略[J].山西青年,2024(9).
[5]侯林莉,楊欣.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問題和策略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4(11).
[6]李鵬.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4(10).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數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