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692.7 文獻標志碼:A
漁業船舶的海上航行作業屬高危生產行業。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不斷重視,漁業安全生產特別是海上捕撈漁船的安全航行作業,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而漁船檢驗工作作為漁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漁船檢驗工作質量是保證船舶航行作業安全的關鍵,責任重于泰山,嚴格執行漁業船舶檢驗的法律法規,提高檢驗工作質量,做到船證相符,保障漁業船舶航行作業安全,是各級船檢機構和驗船人員的神圣使命[1]
漁船檢驗工作中常見難點與熱點問題
1.1對逾期未申報檢驗漁船的檢驗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條例》規定:超期未申報檢驗的漁船應當責令其立即停止作業,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處1000元至1萬元罰款,并可暫扣檢驗證書。對超期申報檢驗漁船可以按此規定執行處罰。但對一直未申報檢驗的年度脫審漁船,該項規定則不好操作,特別是對小型漁船實際中難以執行。
驗船師只能通過電話或信件(電話無法聯系)通知其立即停止作業,限期申報檢驗。現實中該操作對捕撈漁船大多是有效的,但是對于小型養殖船來說意義不大,因養殖船已經暫停發放燃油補貼,所以小型養殖漁船有私下買賣的現象且沒有變更證書船舶所有人,只能按照證書登記的船舶所有人來通知其限期申報檢驗,這就導致出現大量養殖漁船船檢證書脫審的現象。
定期將逾期未申報檢驗漁船匯總,報漁業主管局或漁業執法部門,由漁業執法部門對超期漁船進行責令禁止離港。但有些小型漁船停靠在車輛人員難以到達的地方,所以漁業執法部門并不能對超期漁船做到百分百的監管。
對逾期6個月內申報檢驗漁船,依法處罰后予以補充檢驗。而部分小型養殖漁船考慮到燃油補貼暫停發放,且現存漁船價值較低則拒絕繳納罰款,導致不能實現補充檢驗。
逾期6個月未申報檢驗的漁船,注銷其漁船檢驗證書,按“三無\"漁船處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會發現告知行為存在巨大麻煩,因法律法規要求注銷漁船證書時漁業主管部門要做到告知船東的義務,而小型漁船私下買賣現象較多,無法找到實際經營人,且部分漁船船東已經過世,有些船東則拒絕在告知書上簽字,使得注銷漁船證書無法執行。所以,這就導致我們的系統存在大量超期漁船信息,而這些漁船大部分已經不存在。
1.2漁船發動機更換頻繁
漁船在海上工作環境惡劣,受潮濕、高鹽環境的影響,導致漁船主機易壞且必須更換主機方可繼續作業。根據漁船檢驗條例的要求,船東不可私下隨意更換主機,船東若想更換漁船主機事先必須申請《船網工具批準書》,并且向船檢機構提供船用產品檢驗合格證書,待漁業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更換主機。現在很多主機型號例如4110、4105、4135、6110等主機早已經停產,無法再買到型號與船檢證書登記一致的主機,甚至連主機配件都無從購買,所以船東只能申請更換其他型號的主機,但是其他型號主機的機型、功率又與證書數據不符,從而導致船東更換主機的申請得不到審批。
漁船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如漁船檢驗部門、漁政部門、漁船登記部門等。這些部門的職能相互制約,任何一個部門都無法單獨改變漁船的主機功率參數。這種設計雖然有助于防止權力濫用,但也導致了審批流程的復雜和低效。
1.3 驗船師隊伍的職業風險
驗船師的工作條件異常辛苦,工作強度大而且枯燥。無論是在夏天六七十攝氏度的甲板上,還是在寒冬零下十幾二十度的雙層底,驗船師就像船舶醫生一樣對船體、輪機、電氣進行檢驗。驗船師鉆進船艙一干就是兩三個小時,周邊還有不絕于耳的敲打聲和打磨聲,刺鼻的油漆味常常熏得人頭昏腦脹。驗船師算是高危職業,比如正在建造的船舶會有各種不明尖銳物體,如果防護不到位,很容易受傷。在船廠進行上塢檢驗時也存在較大風險,要時刻注意腳下有無鐵釘,還要注意頭頂會不會有不明物體墜落。同樣在水面檢驗船舶時也時刻充滿危險,比如在攀爬船舶時要注意跌落人水的危險。2021年12月22日上午10點左右,在孟加拉國拉布納巴德海峽的費爾博伊角,65歲的驗船師登上運煤船MVNERAIDA,檢驗運往發電廠的煤炭貨物。當他完成工作后,從引航梯下到停泊的輕型船Jasna-Khan-2上,準備乘這艘船前往散貨船。然而當他從引航梯即將下到輕型船時,失足掉進了水里。沉入海中約15分鐘后,船上的其他船員才將他從海中救起。約六個小時后,水手們才將他送到了卡拉帕拉醫院,但醫生說他在被送往醫院之前已經死亡。這些都是驗船師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安全風險。
在漁船檢驗工作中對換證類別檢驗,還要求執行塢臺檢驗,要求進行船底外部檢查,漁船塢后又要求作很多效用檢查,這樣如果完全按要求實施檢驗,則對某1單艘或1對漁船的換證檢驗,2名(至少)驗船師往往半天時間都不一定能夠完成,而室外檢驗后還要完成室內資料整理、打印等工作。這樣的效率是絕對不行的。實際中,只能大部分情況下放棄塢臺檢驗,只做水面檢驗。而面對目前嚴峻的安全責任追究制度,驗船師就要承擔很大的職業風險。
規模開展檢驗與漁船檢驗周年日要求之間的矛盾。面臨小型漁船眾多又分散,海岸線長,如果完全按檢驗規定要求的檢驗日期實施檢驗,勢必會大大降低檢驗管理效率。實際中,我們每年都是分區劃片集中安排漁船營運檢驗(特別對養殖漁船),對個人或單位的漁船都是盡量一次或以盡可能少的次數完成實船檢驗,然后對檢驗周年日尚未到期的漁船,暫不簽(換)發證書,待到期后再行簽(換)證。這樣也存在一定隱患,主要是部分檢驗周年日到期的漁船沒能及時得到檢驗,期間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可能會受到責任追究;造成實際檢驗日期與證書記錄檢驗日期不一致、漁船實際上塢維修時間與營運檢驗要求不符等問題,從而不能真正滿足檢驗規定的要求。
1.4納入管理的特殊漁船檢驗標準需要明確
《2012年山東省漁船專項整治行動方案》規定,納入管理的省管特殊漁船不得轉讓過戶。在營運檢驗過程中,存在實際船舶所有人已經變更現象,如因原船舶所有人改行、年齡大退出、正常或意外死亡等原因造成擅自轉讓漁船現象。另外,2012—2013年納入管理的特殊漁船,其本身就是船齡平均近10年的漁船,在不能明確建造廠、建造日期、建造圖紙和建造合同的情況下,經簡單程序檢驗,強化安全設施配備而納入管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部分漁船逐漸或已經進入老舊狀態,船體整體強度不斷下降,腐朽程度不斷加重,內在安全隱患日漸顯露,現狀令人堪憂。國家沒有強制報廢制度,在檢驗中看似“安全適航\"的情況下,又不好不予檢驗簽證。對上述兩種情況,凡在檢驗過程中沒有發現的,正常予以受理檢驗,而對發現的就感到很為難。受理檢驗是否存在責任,不受理檢驗,則認為造成漁船脫審,是否也有責任。在實際檢驗中,為了不造成人為脫審漁船現象的發生,只能予以受理。
2今后對漁船檢驗工作的改進思路、建議
2.1漁業船舶的社會化集中管理
由于漁船特別是小型漁船數量眾多,作業分散,船舶所有人素質相對不高,山東省政府早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漁船管理保障漁業安全生產的意見》(魯政發[2012]13號)中提出,利用2~3年時間,將 80% 以上漁船納入漁業合作社管理,并規范漁船掛靠、代理等經營模式,提高漁船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小型漁船檢驗管理尤其需要合作社的協助、組織,建議加強合作化形式管理,由合作社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統一船型,再由驗船師集中檢驗,這樣便可做到分批次高效率,以保證高質、高效開展漁船檢驗。完善漁船檢驗法規體系,明確檢驗類型、檢驗程序和現場檢驗要求,提高漁船檢驗工作的規范化水平[2] 。
2.2下放部分小型漁船檢驗管理權,減輕基層驗船人員工作壓力
船長7米及功率20馬力以下小型漁船,多為木質的敞口尾掛機或尾掛槳漁船。這部分漁船船體結構相對簡單,并沒有連續的甲板和上層建筑,船舶重心低、穩性高,抗沉性強,航區多為平靜水域。因此,只要船東不擅自改變船體結構、不增加過重設施設備、不超航區或超抗風等級作業,并確保船體和動力設備處于正常狀態,同時按規定配備消防救生設施,其漁船的安全適航性以及漁民和漁船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可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鑒于這部分漁船的檢驗技術性要求相對較低,建議上級部門將其營運檢驗管理權直接下放至鎮(街道)一級政府部門,實行就近簽證和違規處罰管理。這樣既能體現以安全監管為核心的原則,又能簡化檢驗簽證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平時由各鎮街結合安全管理要求,圍繞是否脫審、是否違規作業、是否按規定配備安全設備、是否船證相符等加強檢查。縣(市)漁船檢驗站只保留該類型漁船的初次檢驗辦證、買賣過戶、證書變更、老舊報廢和海事滅失的證書注銷等工作。這樣一方面可有效減輕縣(市)站檢驗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也可為鎮街政府部門就漁船安全管理方面增加有力抓手。切實履行省政府提出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漁船管理體系建設,充分體現鄉鎮級政府部門參與漁船管理,發揮應有管理職責。
2.3漁業船舶檢驗相關法規制度的統一規范
作為基層漁船檢驗機構的驗船師,對于在漁船檢驗工作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只能綜合考慮,相應折中為之。對過時的不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規定、通知、規則和辦法等,能及時發布廢止及更新規定。每年定期組織驗船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針對在檢驗過程中發現的難點,開展業務交流,組織現場交叉檢驗活動,把問題列出來,把想法說出來,通過現場實踐交流,不斷提高驗船師的專業技術水平[3]。對出現的新問題能適時發布有針對性的統一規定或具體檢驗工作指導文件,以統一、規范我們的檢驗工作。
2.4建立船網工具指標統一平臺
針對部分船用主機停產的問題,建議設立一個省級統一的船網工具指標平臺,其平臺可由省級漁業船舶主管機關統一調配,其運行模式可以是:漁民因歲數較大、經營不善等個人原因不再從事漁業生產的,可以將漁船拆解后把船網工具指標賣給平臺,由省級統一定價出資暫時購買船網工具指標,而其他船東則可以從平臺中購買船網工具指標造新船來從事漁業生產。同時針對更換主機的問題,船東則可以根據新主機的大小在平臺中購買船網工具指標,來補齊證書與主機功率不一致的問題,從而達到解決漁船更換主機的問題。
2.5 創新漁船檢驗方式
檢驗項目不必過于細化,以強化安全監管為主,技術檢驗為輔。漁船安全技術保障可充分依靠船東安全承諾,以及社會服務機構證明,如漁船修造企業證明,安全設施及通導設備生產維修企業證明,漁業船舶協會質量檢驗證明等。驗船機構人員主要負責技術、質量方面取證,主要檢查外觀及資料和實船核實工作即可,以最大限度減輕驗船人員工作壓力,降低其職業風險。同時建立完善的驗船師工作管理制度,對驗船師各個方面的檢驗工作內容進行詳細規劃。不同地域的漁業船舶檢驗工作情況也是不盡相同,這就需要驗船師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通過創新驗船師工作管理制度,進而從各個角度出發加強漁業船舶檢驗體系建設,為漁民群眾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漁船檢驗工作對驗船師的技術性、專業性要求比較高。以目前的檢驗工作機制,驗船師一方面要承擔超量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承擔很大的職業風險。為此,希望上級盡快出臺漁船檢驗第三方(即經認可的社會專業技術力量)介入的相關政策規定,逐步發揮社會專業團體的地域、技術力量等優勢,開展漁船具體檢驗工作。讓驗船師從目前繁雜的具體檢查、檢測、試驗工作中解脫出來,以充沛的精力做好資料審核、證書簽(換)發管理等工作。
引入第三方漁船檢驗機構,可推進政府部門簡政放權、加快職能轉變、全面提升漁船檢驗機構檢驗監管能力,提高船舶檢驗專業化水平,確保船舶檢驗質量和船舶安全,可積極推進漁船檢驗工作的檢管分離改革。面向社會公開招投標,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漁船檢驗工作委托給具有資質的漁船檢驗機構來完成。第三方漁船檢驗機構需要對漁船的檢驗質量、檢驗報告、檔案文件等的真實性負責,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政府購買第三方漁船檢驗服務新機制,不僅是“放管服”政策的具體實踐,也是推動船檢工作現代化、專業化的重要舉措。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提升檢驗質量和效率,有助于緩解政府船舶檢驗機構驗船師人員不足的問題,進而推動漁船檢驗工作向“檢管分離\"轉變,逐步實現漁船檢驗機構、政府職能和監管方式的優化升級,這一機制將為漁船安全監管和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未來,政府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監管機制,確保第三方檢驗市場的健康發展,推動船檢工作邁向更高水平。
未來,隨著技術進步、環保要求提高和漁船檢驗規則趨嚴,漁船檢驗將會向智能化與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和衛星通信技術,實現對漁船結構、主機、導航設備等關鍵部件的遠程實時監控,減少登船檢驗頻率,提高效率。通過大數據收集漁船運行數據(如振動、溫度、油耗等),利用人工智能預測設備故障風險,實現預防性維護,避免事故發生。繼續加強對漁船主機能效、排放(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檢測,推動清潔能源(如LNG、氫燃料電池)漁船的技術驗證。做好老舊漁船檢驗監督管理,針對達到老舊船齡的漁船,引入結構強度專項檢驗和疲勞壽命評估,利用更新改造的方式淘汰高風險漁船,從而消除監管盲區。對于小型漁船的檢驗,建議開發低成本便攜式檢測工具,比如手持終端快速掃描船體缺陷。未來漁船檢驗將向智能驅動、綠色轉型、全域覆蓋、國際協同的方向發展。通過技術賦能與制度創新,構建“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追溯”的現代化檢驗體系,最終實現“零事故漁船、零污染作業、零非法捕撈”的可持續漁業目標。船東、船廠、檢驗機構和政府需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漁業安全進入數字化與綠色化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張茂松.小型海洋漁船在檢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黑龍江水產,2023,42(3):214-216.
[2]莫錦信.新建漁船檢驗和營運漁船檢驗要點分析[J].新農民,2024(11) :106-108.
[3]林海.漁船檢驗工作的困境及脫困策略[J].船舶物資與市場,2023,31(3):111-114.
[4]韓強.海鹽縣引入第三方船舶檢驗機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水運管理,2020,42(12):31-33.
Discussion on several difficult and hot issues in fishing vessel inspection work
ZHANG Tao',QIAO Wen2 (1.RongchengMarineandFisherySafetyEmergencyCommandSupportCenter,Weihai2643oo,ShandongChna;2.PatySchoolof the Wendeng District Commi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Weihai 2644Oo,Shandong China)
Abstract:Fishing vessel inspection is a crucial link in ensuring the safe navigation of fishing vessels,preventing marine polution,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ishery industry.However,the current fishing vesel inspection work still facessome dificultand hotissues,which hinder the improvementof inspectionefficiency.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challenging and hot issues in fishing vessel inspection work,including overdue inspection applications,frequent engine replacements,occupational risks for surveyors,and the inspection management of special fishing vessels.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Keywords:inspection of fishing vessels;surveyor;third-party in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