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1-14
刊物介紹
《環球時報》是由人民日報社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報刊,創刊于1993年1月。原名《環球文萃》,1997年改名為《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對日本、美國及臺灣的新聞較為關注。在解讀中國外交政策領域具有一定權威性。因《人民日報》在全球各地派駐人數眾多的特派或特約記者,《環球時報》也以此為獨家特色資源,加以利用。使之刊發的文章受到中國大陸與海外同行的高度關注。 《環球時報》通過廣布于世界各地的駐外記者,以獨特視角生動及時反映這個世界的豐富與復雜,反映中國與世界的相互審視與交融,從而拓寬國人視野,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與發展提供必要資訊。 同時,《環球時報》鮮明、堅決地向世界亮出中國民間對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成為中國百姓參與國際輿論的一個渠道。外國主流媒體和駐華使館普遍關注環球時報,對其所反映的中國民意加以傳播和研究。
環球時報
- 300萬《查理周刊》再惹爭議
- “朝韓首腦可能會晤”吊人胃口
- 貪腐判決被推翻穆巴拉克有望獲釋
- 朝愿向美進一步解釋“核試換軍演”
- 默克爾勃蘭登堡門前力挺穆斯林
- 普京未受邀出席奧斯威辛解放紀念
- 中日海上磋商“邁出一大步”?
- 上海偵破土耳其人組織中國涉恐人員偷渡出境案(獨家報道)
- 中國斡旋南蘇丹沖突,非洲叫好
- 外媒稱中國又現“巨額貿易順差”
- 亞投行再添兩個創始成員國
- 接班生死戰困擾韓國大財閥
- 印高官要給同性戀“治病”遭批
- 奧巴馬任上曾13次道歉
- 日政要向政府食堂猛推“鯨料理”
- 韓國春運
- 馬丁·路德·金子女為爭遺產上法庭
- 日本“110”常被求助通廁所
- 丹麥王儲強行過橋被批耍特權
- 澳媒:澳中有交戰可能
- 俄教授:讓遠東融入亞太以防中國
- 北京對汽車文化艱難踩剎車
- 國信辦:微博貼吧今年將實名
- 冬季運動潛力,北京申奧最大優勢
- 南水北調難解中國水壓力
- 面對油價暴跌,中國趨利避害
- 多個省會城市爆發出租車罷運
- 雷鋒,已從撫順走向世界
- “美對華作戰方案”被泄,靠譜嗎
- 韓軍報告:少將年薪過億韓元(獨家報道)
- 港府《施政報告》側重住房與青年
- 香港竊賊偷報紙到內地牟利?
- 專家稱大陸新航線不影響臺灣
- 金球獎,德國光芒不輸C羅
- 恒大1.1億簽巴西國腳
- 烏克蘭禁播俄羅斯《白狼》
- 魔力公主裙
- “我很忙”
- 捉襟見肘
- 好話不傷舌頭(域外箴言)
- 貸款秘密
- 各忙各的
- 掃地僧院士(雙語加油站●時事新語)
- 李嘉誠“撤資”,內地人受驚就太慫了(社評)
- 莫要誤讀“美國的困惑”
- 伊斯蘭教純屬躺著中槍(點評)
- 黃浦官員因豪華餐出丑一點不冤枉(社評)
- 讓奶農不再倒奶,該做什么
- 趙雅芝獲力挺,互聯網正氣上揚(環球銳評)
- 歐佩克再難主導國際油價(焦點話題)
- 美軍司令敏感時刻訪緬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