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2-25
刊物介紹
《環球時報》是由人民日報社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報刊,創刊于1993年1月。原名《環球文萃》,1997年改名為《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對日本、美國及臺灣的新聞較為關注。在解讀中國外交政策領域具有一定權威性。因《人民日報》在全球各地派駐人數眾多的特派或特約記者,《環球時報》也以此為獨家特色資源,加以利用。使之刊發的文章受到中國大陸與海外同行的高度關注。 《環球時報》通過廣布于世界各地的駐外記者,以獨特視角生動及時反映這個世界的豐富與復雜,反映中國與世界的相互審視與交融,從而拓寬國人視野,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與發展提供必要資訊。 同時,《環球時報》鮮明、堅決地向世界亮出中國民間對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成為中國百姓參與國際輿論的一個渠道。外國主流媒體和駐華使館普遍關注環球時報,對其所反映的中國民意加以傳播和研究。
環球時報
- 世界透過春節看中國
- 美伊都稱核會談進展重大
- 四國外長緊急搶救烏東和平協議
- 關門危機逼近美國土安全部
- 阿披實因鎮壓民眾面臨彈劾
- IS綁架90名敘基督徒
- 日防衛相“未聞”廢除文官統制反對聲
- 果敢同盟軍否認雇中國人參戰
- 外媒稱中日“暗戰”聯合國辯論會
- 英國兩議員被虛擬中國公司拉下馬
- 柬埔寨首相叫停大壩建設
- 日海上幕僚長首訪菲南海基地
- 《查理周刊》復刊仍“挑戰極限”
- 冬日沙塵
- 多架神秘無人機攪鬧巴黎
- 70人喪生難遏制孟加拉國船難
- 67歲飛行員有望在日本上崗
- 馬航為MH370辦周年追悼會
- 意海軍英語征兵傷了“國民自尊”
- 日本用10元賠償愚弄二戰韓國勞工
- 南非越獄罪犯冒充警察兩年
- “熊貓眼”
- 校服太貴,英國父母苦不堪言
- 韓國春節后自殺人數上漲
- 新技術能在薄餅上繪人像
- 馬總理夫人抱怨美發上門服務貴
- 英國民眾保衛“電話亭圖書館”
- 中國在西方鼻子底下打造新秩序
- 習近平考察處成春節旅游熱點
- 赴美留學生對中國體制越發自信
- 在中國搞腐敗變得更難了
- 為何布什訪清華,普京訪北大?
- 香港女性在內地頻被愛神之箭射中
- 中國模式是高效治理和市場的結合
- 提升軟實力是中國明智戰略
- 加爾各答華商勸印度“向前看”(手記)
- 中國罕見展示新型轟炸機
- 香港民建聯建議允許港人參軍
- 土耳其為何仍看好中國“紅旗-9”
- 俄擬向伊朗提供新型防空導彈
- 香港將與內地商量收緊自由行
- 王金平成國民黨參選熱門
- 臺“國安局”設處專盯“大陸網軍”
- 臺向美軍請教如何對付大陸漁船
- 全民“搶紅包”能否撬動中國內需
- “滿載而歸”
- 希臘“改革清單”令歐委會滿意
- 中國郵儲銀行IPO或超阿里
- 全球電視市場,中國穩居第二
- 國外綜藝節目善躲性別爭議
- 卡塔爾世界杯11月開踢?
- 《鳥人》閃耀奧斯卡續寫“影人傳奇”
- 富力亞冠首戰“力斬”日本冠軍
- 顧此失彼
- 愛的“劇組”
- 玻璃帷幕
- 朋友的世界(域外箴言)
- 紅包(雙語加油站●跟我學)
- 春節很有活力,整個羊年又會如何(社評)
- 讓中國“政能量”持續發力
- “國安法”入港需厘清的問題
- 聯合國是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石
- 香港自由行,人既別多又別少之難(社評)
- 不動產登記不是房價“殺手”
- 持續高壓反腐,這就是民意(焦點話題)
- 莫讓三俗打敗鄉村民俗
- 美韓20萬人軍演刺痛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