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業全能化、國際化、創新化趨勢的不斷發展,金融業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英國零售銀行業上演了一局群雄逐鹿的競爭局面。老牌英國銀行,巴克萊對此局面也不得不重新思考“現代銀行業到底是什么”,不得不重新設計發展戰略。當巴克萊銀行的老板馬丁·泰勒向董事會提交了一份把英國最有聲望的銀行分解成兩個核心業務部門:即零售銀行業務和公司銀行業務的發展計劃,但是他碰了一鼻子灰。
46歲的泰勒5年多前進入銀行業,他早已對幾位董事在俄羅斯債券交易中造成的損失表示不滿。1998年11月,泰勒決定離開巴克萊銀行,不久董事會主席安德魯·伯克斯頓和財務部主管奧利佛·斯托肯也提出了辭職。巴克萊銀行面臨著難以找到具有清晰戰略思路的首席執行官。管理層的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巴克萊銀行的股票價格比上一年下跌了25%。
但是這些事件對巴克萊這樣一個非常重要而又獨特的英國銀行來說,并不僅僅意味著一個管理人員繼任混亂的問題。泰勒希望能把巴克萊銀行的業務一分為二,以便提高利潤的零售銀行業的股票市場價值。在人們長期期待的新一輪英國金融服務業重組即將到來之際,這一舉動將加強巴克萊銀行在與其他零售銀行或人壽保險公司的合并中的地位。此舉也將使巴克萊銀行的公司銀行業務更為集中,并且能聯合其他公司開辟英國金融機構中較為薄弱的歐洲金融市場。
在過去的兩年里,英國所有占有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從巴克萊銀行到西敏斯特國家銀行,從普天壽到AbbeyNational,都探討過合并問題?!爱斂吹绞袌龊蜋C會在一天天變化時,任何管理完善的公司都將考慮合并的可能性”,巴克萊銀行的董事奈杰爾·莫伯斯爵士說。盡管他反對泰勒分拆銀行的想法,但是他也認為,不管是歐洲或者是英國的金融服務業,都有必要進行合理化的改造。
在金融機構合并討論的背后,存在著這樣一個背景,即歐洲最近發生的并購交易,如SocieteGenerale用170億美元并購Paribas,德意志銀行以100億美元并購美國信孚銀行,預示著,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銀行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銀行應該經營什么業務?銀行是否應該既提供針對個人的大眾市場型金融工具,又提供針對公司客戶的全范圍金融服務?這兩種業務真的應該合并在一起嗎?或者像泰勒所說的那樣需要進行分離?更進一步說,零售銀行業務是否真的有必要囊括主要的壽險業務和養老金業務,以便在長期儲蓄和投資領域獲得競爭優勢?建立起覆蓋歐洲的擴展戰略需要多長的時間?“這是歐洲的銀行和保險公司面臨的關鍵性戰略問題。”J.P.摩根倫敦分部的負責人,特利·??藸査拐f,“他們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不僅反映了個別機構的戰略目標,而且反映了其客戶的需要和偏好,以及他們所運作的市場與眾不同的結構”。
1997年,巴克萊銀行放棄了它并不擅長的產權投資交易和公司購并咨詢等綜合性銀行業務,開始在泰勒的領導下回答上述問題。
但是,巴克萊銀行的董事會并不打算簡單地采取下一步行動,并放棄資本管理部已經開展的投資銀行業務。他們認為債券發行、外匯交易和信用市場交易是銀行為其公司客戶提供全面服務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他們擬定了一個發展計劃,即進軍飛速發展的歐洲金融市場,并支持其公司客戶在歐洲金融市場上開展業務。
巴克萊銀行清楚地知道投資銀行業務與它為英國中小型公司提供的服務密切相關。如果放棄后者,它就更難保持大量利潤豐厚的英國公司信貸業務。在英國的某些地區,NatWest和巴克萊銀行在非常敏感的小型商業貸款市場中占有近60%的市場份額。這些小公司的老板和主要管理人員,通常也是零售銀行業務最有價值的客戶。
在遇到有關贏利和管理問題后,巴克萊銀行在最大股東的壓力下于1993年重新起用泰勒。泰勒被認為是聰明、知識型的管理人,他曾經是《金融時報》雜志“LEX”欄目的作者,此后又擔任Courtaulds紡織品公司的主管,并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在泰勒的領導下,巴克萊銀行的零售業務獲利豐厚,但仍然不及其競爭對手———勞合社的TSB集團。
勞合社引人注目的成長過程,向巴克萊銀行和英國其他的大型獨立清算銀行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警示:把絕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國內消費者銀行業務上有其自身的價值。勞合社就是于1995年用29億美元購買了一家一流的共同住宅互助協會(mutualbuildingsociety),1996年又花153億美元購買了一家儲蓄銀行。勞合社將這些新收購的機構并入了現有的消費者金融服務部,這一部門還囊括了大型人壽保險業務。與此同時,勞合社繼續降低其國際信貸業務和公司信貸業務的相對重要性。
其結果是令人驚奇的。1998年勞合社稅后權益回報率高達30%,而巴克萊和NatWest則不到18%。1998年,勞合社連續幾周名列世界上資本總額最高的銀行,并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注意,從而使自己在日益臨近的金融業合并浪潮中占據了十分有利的競爭地位”。
投資者一直在等待勞合社利用股票市場價值的溢價來實現規模擴張。許多人還期望英國零售銀行業能有進一步的擴展。希望具有遠見卓識或有足夠的自信的英國金融機構進軍歐洲大陸,建立起強大的陣容。
勞合社的首席執行官彼得·埃林伍德確實有這樣的雄心壯志。他說:“非常清楚的是,我們正關注著歐洲。它是一個擁有3億人口的市場,而且它就在我們的家門口?!彼J為歐元誕生以后,銀行合并的步伐會加快。1999年1月,西班牙Santander銀行和CentralHispanoamericano銀行突發性的350億美元的合并案(這兩家銀行的合并創造了一個占西班牙市場份額20%的大銀行),正表明了這一點。但是埃林伍德補充說,對英國銀行來說,歐洲大陸,除了個別地方外一直都是低利潤區。他強調指出,一項并購交易應當采用勞合社的大規模銷售核心技術以增加股東的股票價值,并強調尋找能將業務集中于零售金融服務的合作伙伴。埃林伍德說,通過減少后勤管理部門獲取規模經濟,在跨境合并中更難實現。但是,由于勞合社的品牌在歐洲大陸還不具有真正的影響力,而品牌是大規模推銷金融服務的關鍵,因此緩慢的機構成長并不是最佳選擇。因此,勞合社也準備加入即將到來的合并浪潮。但是埃林伍德意識到,勞合社18%的貸款是針對中小企業的,如果合并后的機構占有支票存款賬戶份額的25%,就有可能遇到反托拉斯的障礙,即使在抵押銀行業務方面的合并也是這樣。埃林伍德強調指出,壽險市場是零碎分割的,勞合社已經證明,“銀行保險”———向銀行客戶交叉提供壽險服務———在英國會像在法國一樣成功。
有勞合社在零售金融服務方面成功的案例在先,當巴克萊銀行的泰勒開始考慮下一步該如何行動時,就沒有什么可以驚訝的了。即使在盈利的英國市場上,公司銀行業務的回報率與零售金融業務回報率相比也只能算是中等,而恰恰是在英國零售領域,將出現的重組最多。因為,與大部分的歐洲大陸國家不同,英國國內的公司銀行業務實在是太集中,以至于對反托拉斯的考慮將妨礙進一步的合并。
雖然在抵押和零售客戶方面沒有投入勞合社那么大的力氣,但是巴克萊銀行同樣擁有建立強大而贏利的零售銀行業務的經營特權。這就是泰勒考慮將巴克萊銀行業務一分為二的原因。巴克萊卡是英國主要的銀行信用卡,擁有700萬客戶和36%的市場份額。對于卡上未清算余額還收取年率為21.4%的利息,與此同時,英格蘭銀行向商業銀行的貸款回購利率為6%,而巴克萊銀行標準的7天通知存款利率僅為0.5%。無擔保的個人借款者,要向巴克萊銀行支付18%~20%的貸款利率。所以,當所羅門的塞謬爾斯說,1998年的上半年,巴克萊預計其零售金融服務部門獲得的收益將占經濟資本的43%。
歐洲主要的保險機構像德國的Allianz持股公司已經在英國的零售銀行業務中已經占據了穩定的地位,其他的金融機構也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1998年,瑞士的金融巨頭蘇黎士集團與英國的煙草聯盟B.A.TIndustries的保險和消費金融服務部門合并,組成蘇黎士聯盟(AlliedZurich)。1999年1月,法國的AXA保險集團以34億英鎊(56億美元),收購了倫敦的保險商GuardianRoyalExchange,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在英國的業務。
在其他領域,如美國的信用卡公司,MBNA公司已經使用靈活的市場營銷和降價手段占領了17%的市場份額。由富有傳奇色彩的、英勇無畏的熱氣球愛好者理查德·布蘭森掌管的Virgin集團進軍金融服務市場的例子表明品牌的作用正在日益強化。Virgin原本是一家錄音機公司,后來又進入航空業。在建立起自己的品牌Virgin可樂后,于1995年開創了一項新的金融業務,即提供低息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
英國最大的超市也已開始考慮使它們的品牌價值資本化,進軍零售銀行業務。1996年,市場的主導者J_Sainsbury和Tesco創建了銀行部,提供范圍有限、精心定位的金融服務。“如果到2003年,他們占有定位目標市場5%的份額,他們的表現就已十分出色了”,美林證券倫敦零售業務分析家薩利·羅納爾德曾密切跟蹤超市的多元化經營。他指出,上述行動已經給銀行施加了價格壓力,并搶走了有吸引力的中等收入消費者。目前,Sainsbury的銀行部已經擁有了97萬個賬戶,Tesco銀行部也有75萬個賬戶。
銀行零售業務領域遇到的最新威脅來自1998年10月英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及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者之一———普天壽。普天壽通過精明的“雞蛋”(Egg)存款賬戶積極地進入到存款市場,在該賬戶頭3個月的運作中,共吸收15萬客戶,金額超過15億英鎊(20億美元)。這個以電話和英特網為基礎的創新活動,以較高的普通存款利息來吸引客戶,并希望通過為新客戶提供范圍廣泛的金融產品獲得長期利益。普天壽的凱文說“雞蛋”是一種商業游戲,其瞄準的目標是經濟狀況較好的中年存款人和英特網上的年輕一代。在“雞蛋”品牌下的抵押業務、養老金業務和投資產品也將陸續推出。
普天壽的主要競爭者,英國最大的共同基金標準壽險公司,也正大規模地推廣他們最新的銀行產品。在建立自己的銀行部門,并從16.6萬客戶中吸收了30多億美元存款的11個月后,標準壽險公司開始經營風格自由、以電話為基礎的抵押貸款業務。
支付清算協會(該協會是銀行所有的行業集團)的數字也表明新型零售銀行業務正在英國飛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00萬人經常使用電話銀行業務,100萬人使用個人計算機辦理銀行業務。在這兩類人中,有許多人正在轉向迅速擴大的英特網銀行業務。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倫敦的思想庫之一)的戴維·拉塞爾斯說,銀行業的新進入者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普天壽的主管凱斯·布戴爾-皮爾斯認為競爭將更加激烈。他說:在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金融服務業的變革之風可以稱為暴風。但是與歐洲金融服務業近幾年的變革“颶風”相比,澳大利亞這樣的變革還是比較溫和的。布戴爾-皮爾斯認為,推動歐洲金融服務業變革的動力是綜合性金融產品的商品化、通訊技術的革命性進步、人口的增長以及歐元的成立。他還警告說,如果一家公司想維持現狀,它就會面臨著利潤減少的風險。實際上,抵押銀行已經感受到了這種風險。
巴克萊銀行和NatWest已經做好了準備。對他們來說,高風險、高成本的全球投資銀行業務與歐洲零售銀行的聯姻不再能帶來利潤。NatWest和巴克萊都看到,他們在英國的以分支機構為基礎的傳統零售銀行業務與公司業務有重疊的現象?!鞍涂巳R的莫布斯說,他看到銀行削減批發銀行業務很欣慰。他相信那些實行德國銀行或花旗銀行模式的銀行將走向困境?!叭虻木C合性銀行在長期內將難以為繼”,因為“它所需要的資本規模太大,管理非常復雜”。為此,與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或SocGen和巴黎巴相反,巴克萊銀行和NatWest已經對零售銀行業務的分支機構進行了合理化的改造,并相應地削減了成本。
但是,這些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巨頭們能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向飛速發展的歐洲大陸市場進軍嗎?在他們回擊某些批評家認為他們應該行動更迅速一些的觀點時,他們理直氣壯地指出,歐洲大陸的保護主義壁壘是一個主要的障礙,這一點在零售客戶市場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可以聊以自慰的是,盡管新的競爭者不斷出現,他們的高贏利水平為它們的競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摩根斯坦利-添惠預言,1999年,像巴克萊和NetWest這樣的英國銀行將獲得超過20%的權益回報率,相比之下,德國的銀行只有8%,而法國還不到4%。在英國,競爭的壓力正在不斷加大,也許不久的將來,英國的零售金融業將開始新一輪的合并,甚至有可能由進攻型的國外投標者所引發。當這一切發生時,英國將開始采取歐洲大陸防御性的國內兼并方式,這種兼并旨在降低成本、保護市場,并為在整個歐洲大陸的金融擴張奠定基礎。但是,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從長遠來看,巴克萊、NatWest,以及勞合社,很可能在甚至連泰勒也未預料到的金融服務領域中展開競爭,正如巴克萊銀行的莫布斯所說的:“我們在大海中航行,在那里我們的航海圖遠不像10年前那么清晰”。
(本文由作者編譯自美國《商業周刊》和英國《KindleBankingBroa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