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想法,向先生求教。我也讀過這本書,是另一種中譯本,書名《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談話》,譯者"/>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讀了嚴秀先生的《可怕的<莫洛托夫訪談錄>》,有一點想法,向先生求教。
我也讀過這本書,是另一種中譯本,書名《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談話》,譯者王南枝等8人,新華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引文,出自此書。
嚴先生很看重這本書,說是“看了,你就曉得蘇聯為什么會亡黨亡國了。”因此我想著重從這個角度發點議論,順便就嚴文中一處小誤提點意見。
莫洛托夫訪談錄是在蘇聯解體、紅旗落地的1991年在莫斯科出版的。莫洛托夫本人則在此前5年已經去世了。聯系蘇聯亡黨亡國的教訓來讀這本書,確實使人百感交集。百感者,感慨良多之謂也。對莫洛托夫這個人來說,其實只有兩感。其一,誠如嚴文所指,莫洛托夫確實可怕。他曾經是斯大林最主要的助手。斯大林濫殺無辜,多行不義,他是參與者之一,是有罪責的。他活到九十多歲,晚年仍不思悔悟,堅持錯誤,確實可怕可恨。嚴文痛切指出這一點是對的。但是其二,我又感到這個人還是有點可敬,因為他始終不渝地堅持了自己的信念。他所堅持的東西,雖然有許多是錯的、壞的,但也有些是正確的,是應該堅持和必須堅持的。由于訪談斷斷續續,零碎龐雜,這里很難一一指陳和逐條分析,但是有一點是十分清晰的、明確的,即:他對斯大林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所起的杰出的領導作用是充分肯定和評價很高的,對于那些歪曲、詆毀的言傳作了嚴正的批駁和澄清。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嚴文不但沒有指出這一點,反而認為莫洛托夫的談話“完全證實”了斯大林在戰爭初期“十分慌亂”,“六神無主”,逃避領導責任,并且還據此向讀者提出:“這是什么性質的事件呢?”其實,嚴文所引的莫洛托夫的三段插話,只是說明斯大林“難過得很,郁郁不樂”,根本沒有“十分慌亂”的意思。至于是否就任統帥和發表演說的問題,莫洛托夫解釋得很清楚了,與慌亂毫不相干。書中專門有一節,題目就是:“斯大林是否驚慌失措了?”這里簡摘幾段:
“斯大林的心情極為復雜。他并沒有罵人。但是情緒不好?!?/p>
“他當時舉止如何?”
“舉止如何?就是斯大林應有的舉止:很堅定?!?/p>
“可是恰科夫斯基寫道,他……”
“恰科夫斯基寫的那些,我不記得。我們說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斯大林說:‘咱們拆了爛污?!?這是負全面責任的領導人的鎮定的而嚴肅的自責?!?這里他指的是我們大家,全體。這我記得很清楚……”
接著,莫洛托夫談起了他和斯大林一起撰寫《告人民書》的情況。6月22日(戰爭爆發的當天)中午12時,莫洛托夫……宣讀了這份告人民書。
“為什么叫我宣讀,而不是斯大林?他不想第一個發言。要等局面更明朗些,以便決定用什么語調,什么態度講……作為一個政治家,他要等一等,看一看。他有很精確的演講風格,但要馬上判斷出方向,說出明確的答案來又是不可能的。他說要等幾天,等前方的情況明朗一些,他就發表演說。”(60頁)
莫洛托夫指明:6月22日的告人民書是斯大林修改定稿的。7月3日,斯大林本人發表了講話。那篇講話的意義和作用,熟悉歷史的人應該是很清楚的。
“有的書上寫,斯大林在戰爭的頭幾天驚慌失措,以至失去了口才。”
“不能說是驚慌失措,是心情沉重。不過他并沒有表現出來。毫無疑問,斯大林當時有他自己的難處。如果說他沒有苦惱,那是假的。然而,人們對他當時狀況的描寫,并不真實……所有那些夜晚,他都在工作,像往常一樣。他沒有時間驚慌失措,或喪失口才?!?61頁)
這不是講得很清楚了嗎?怎么能說莫洛托夫“完全證實”了斯大林驚慌失措呢?當時,莫洛托夫是經常與斯大林一起工作的最主要的領導人,他的這些話應該是可信的。而赫魯曉夫、朱可夫當時只能在求見的時候或斯大林召見的時候見到斯大林,他們不可能知道斯大林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忙些什么,更不用說別的那些描寫者了。
“驚慌失措”是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的秘密報告中首次提出來的。后來又一再重提。他不但說斯大林戰前喪失警惕,臨戰驚慌失措,而且說斯大林是個白癡,不懂軍事,只會用地球儀指揮作戰。那么,為什么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呢?那是朱可夫的功勞,赫魯曉夫的功勞,將士們的功勞。多少有點常識的人都會懂得,進行那樣大的戰爭,不但需要戰略指揮、戰役指揮的正確,而且需要整個國力的全面動員和有效運用,包括武器、彈藥、糧食等的生產、供應,后備兵員的組織、訓練和裝備等等……這一切的綜合運籌,決不是任何個別將領所能了解和代替的。越貶低斯大林,就越無法自圓其說。
在這一點上,赫魯曉夫實在不如丘吉爾。丘吉爾是斯大林的老對手了。可是他懂得并承認對手的厲害。這本書里引述了丘吉爾1959年12月21日的一段演說:
“在最嚴酷的考驗年代,由天才和不屈不撓的統帥斯大林來領導俄國,這是俄國莫大的幸福。他是一位受到他所生活的多變而嚴酷的時代敬仰的最杰出的人物。
“斯大林是一個精力非凡、百折不撓、在談判中堅定強硬而無情的人,連我這樣一個在英國議會中成長起來的人都無法與他對抗。斯大林首先具有很強的幽默感和諷刺本領,善于確切地領會思想。斯大林身上的這種能力是如此之強,以至他成了各個時代的國家和各族人民領導人中的一個獨一無二的人。
“斯大林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擁有深刻明哲的邏輯思維能力,從不慌亂。他善于在困難時刻從最絕望的局面中找到出路,從不屈服。此外,無論在最危急的時刻,還是在勝利的時刻,斯大林都同樣莊敬自重,從不沉湎于幻想。他具有極其復雜的個性。他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使之服從于自己。這是一個慣于借敵人之手消滅敵人的人。斯大林是一個世上無出其右的最偉大的獨裁者,他接過俄國時,俄國只有木犁,他撒手人寰時,俄國已經擁有核武器。
“總之,歷史和人民是不會忘掉這樣的人的?!?86~87頁)
丘吉爾是堅決反共的,他決不是“斯大林主義者”,他的評價當然不是諛辭。赫魯曉夫如果有丘吉爾的眼光和氣度,在堅決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同時,能夠充分肯定斯大林的長處和優點(這里凝結著黨和人民的意志和智慧,并非單純是斯大林個人的才智),多少學一點過來,那就是蘇聯莫大的幸福了??上霾坏?。他敢于向死去的偶像發起沖鋒,能夠把貝利亞、莫洛托夫整倒,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多的智慧他不具備。他的后繼者比他更差。只能說這是蘇聯的不幸。
蘇聯亡黨亡國了,如果要從這本書里吸取經驗教訓,我認為,至少應當注意兩個方面。斯大林時期的嚴重錯誤、缺陷和弊病(主要是政治上沒有民主,沒有法治,個人獨裁,濫殺無辜,經濟上過分集權,統得太死,沒有自由,沒有活力,等等)確實埋下了后來亡黨亡國的禍根。這些嚴重的錯誤、缺陷和弊病,如果像莫洛托夫那樣頑固堅持不改,最終勢必導致亡黨亡國,這是沒有疑義的。然而,問題是:莫洛托夫雖然頑固,可是早在1957年他就被趕下臺了。此后30多年,在臺上的人為什么不改呢?或者說,為什么改了之后還要亡黨亡國呢?這才是更加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亡黨亡國,還是興黨興國,關鍵在這一點上。
只要把中蘇情況略加對比,此理即不難明了。捫心自思,應當承認:改革以前,中國問題之嚴重,并不次于蘇聯。毛澤東雖然“以蘇為鑒”,沒有像斯大林那樣大開殺戒,下令處決大批黨政軍干部,但發動“反右派”、“反右傾”、“文化大革命”等群眾運動,迫害無辜,整人之多,傷害之深,也是夠厲害的了。中國曾企圖突破蘇聯計劃體制統得太死的框框,在經濟建設中大搞群眾運動,但結果都走了一條比蘇聯更“左”的路子,連按勞分配、利潤指標、城鄉集市都當做修正主義的東西給反掉了?!按筌S進”和“文化大革命”對生產力的摧殘,對經濟、文化的破壞,與蘇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文革”之后,鄧小平復出,著手改革的時候,中國面臨的問題之多,積弊之重,顯然大大超過戈爾巴喬夫上臺時的蘇聯。至少經濟和軍事實力、科技教育水平、國民的文化素質、人民的生活福利,當時的蘇聯要比中國強得多。然而,結果卻是鄧小平領導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戈爾巴喬夫卻失敗了。這能怪老祖宗嗎?
鄧小平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經驗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其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這兩點,戈爾巴喬夫似乎并不落后。當時有些人甚至稱贊他的改革比中國步子更大。但是他比中國少了一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對于前人的遺產,該否定的,毫不含糊地堅決予以否定;該堅持、該維護、該珍惜的,則決不放棄,決不退讓。這樣,好的保持了,發揚了,壞的去掉了,當然也就超越了前人,登上了前人的肩膀,達到了新的高度。戈爾巴喬夫則相反。他很聰明,但卻不明白自己的兩只腳站在什么地方。他自以為有主見,有創新,其實不過是迎合輿論,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他把自己立足的基石一塊一塊挖掉了,還昏頭昏腦,洋洋自得??迮_之后,他得到了西方的獎賞,日子過得不錯??墒牵n生何堪?國家何堪?
前引丘吉爾的那段話提出了一個評價政治領導人的重要標準:他接手的時候,國家是什么狀況?他離開的時候,國家又是什么狀況?
用這個標準,不但可以比較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也可以衡量現在和未來的一切領導人。
我認識的一位企業領導人,把企業搞得一塌糊涂,卻一味埋怨自己的前任。企業也好,國家也好,如果交給這樣的人去領導,那是很不幸的。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在于指出這一點。至于嚴秀先生的文章,基本內容我是贊成的,只是提出了一點小小的修正和補充,不知先生以為然否?
1999·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