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筱寶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絕大多數發生于產后哺乳期婦女,初產婦更為多見。一旦發生感染,不僅有害乳母的身體健康,也影響哺乳嬰兒。因此,預防產后急性乳腺炎是十分重要的。
為什么產婦容易患急性乳腺炎呢?這要從哺乳的方法說起。
年輕的初產婦由于缺乏哺乳經驗,往往不等嬰兒將一側乳房中的乳汁吸空,就換另一側乳房哺乳,這樣就造成乳汁淤積。淤積的乳汁是細菌生長繁殖的最好培養基,為急性乳腺炎的發病創造了條件。所以,產婦每次哺乳時,都應將一側乳房內的乳汁讓嬰兒全部吸空后再換另一側。這樣,既有利于乳汁分泌,又可避免因乳汁淤積而引起乳腺炎。
此外,初產婦的乳腺管的通暢度較差,也是造成乳汁滯留的一個原因。一些乳頭發育不良(過小或內陷)的孕婦,應從妊娠期開始,就經常牽拉乳頭,并用溫肥皂水或75%的酒精輕輕擦洗乳頭和乳暈。這樣做,既能使輸乳孔及乳暈腺開口保持通暢,又能使乳頭及周圍皮膚變得堅韌粗糙,這樣,在哺乳時就不容易皸裂。
還有一些初產婦往往忽視哺乳期的乳房衛生,常因細菌感染引起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產婦的內衣一定要選用柔軟的純棉衣料,但不要用絨布或粗布衣料。乳汁較多的產婦,常常在喂奶后在乳房上蓋一塊小毛巾,這種習慣很不好。如果換洗不及時,乳汁一干,毛巾及內衣就會變硬,這樣很容易擦傷乳頭皮膚,引起細菌感染,導致急性乳腺炎。所以,產婦要經常換洗內衣。更為重要的是,產婦在哺乳前后,一定要用溫開水擦洗乳頭和周圍皮膚,以防乳房感染。如果乳頭出現潰爛,要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輕輕洗去黃痂后,再涂以金霉素軟膏或油脂,以促進傷口愈合。此時,產婦最好停止哺乳,同時用寬布帶托起乳房,避免摩擦,以防加重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