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曉維
很快就要過年了,貝貝的媽媽心里又犯嘀咕了,要知道,去年過年的時候,貝貝剛淪2歲,白白胖胖的,可招人喜歡了,媽媽將貝貝帶到老家去。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就怕貝貝在鄉下餓瘦了,變著法子,紿貝貝做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什么年糕啦、團子啦等等,短短幾天,貝貝使著勁兒吃,撐了個肚兒圓,結果,一回到家,又吐又瀉,急得媽媽帶她一連去了好幾家醫院,吃藥、打針、輸液,忙了好幾天,才止住了,同時,貝貝一下子也瘦了許多,小臉黃黃的,最讓人心煩的是,自從那以后,貝貝吃什么都不香,整天沒精打采的,真讓人著急。
貝貝的這種狀況,西醫認為是消化不良所致,中醫稱為食積,如果是因為過年時傷食所致,又稱“年飽”,貝貝當時傷食,病后又沒有認真調理,所以沒能恢復。食積是由于喂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癥,臨床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征。
這種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但夏秋季節,人們消化功能薄弱,發病率則比較高。過年過節時由于小兒飲食不能自我控制,也很容易發病。食積還常在感冒、腹瀉、疳癥中合并出現。脾胃虛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養的嬰幼兒容易反復發病。食積的預后一般較好,也有少數患兒食積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受損,導致營養和生長發育障礙,形體日漸羸瘦,可轉化成疳癥,也就是西醫所稱的營養不良。
對于食積的治療,首先是控制飲食,特別是伴有嘔吐、腹瀉的患兒,可以暫時禁食8~12小時,待嘔吐停止后,給予清淡的流質,如藕粉、蔬菜湯等。輕癥食積患兒經過控制飲食,很快可以痊愈,重癥食積的患兒須去醫院治療,西藥乳酶生、嗎丁啉、多酶片等對消化不良都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對食積的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中醫一般將食積分為虛實兩大類,凡病程比較短,小兒肚子脹脹的,并且拒絕按撫,或者伴有低熱,哭鬧不安,多屬實證,而病程較長,雖然肚子脹,但喜歡按撫,精神疲憊,形體消瘦,多屬虛中夾實證。
食積的實證治以消食導滯為主,可選消乳丸或保和丸加減。常用山楂、神曲、萊菔子、麥芽、陳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連翹等中藥。伴有阻脹疼痛者加厚樸、枳實;大便秘積結者加木香、檳榔消積導滯,重者暫加大黃通腑;嘔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嘔;如果孩子有低熱、舌紅、苔膩微黃,可加胡黃連消積清熱。
虛中夾實證治以健脾消食,消補兼施。健脾丸加減。常用藥:黨參、白術健脾益氣。山楂、神曲、麥芽、枳實、陳皮。如果孩子舌苔膩、不想吃飯,可加藿香、砂仁;舌質淡、腹脹、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樸、蒼術。貝貝的癥狀就是這樣,通過一個階段的治療是可以痊愈的。
許多中成藥對食積的治療也有很好的療效,如可給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還可以服化積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天2~3次。如果孩子食積較重,而且伴低熱,大便秘結,可以用枳實導滯丸,每次服2~3克,1天2~3次。孩子食積時間已經很長,腹脹喜按,面色萎黃,精神不振,選用小兒香橘丹則比較合適,每次服2~3克,1天2~3次。這些中成藥藥店里都有出售。
民間流傳的一些單方驗方,讀者也不妨試一試,如將雞肫皮30克烤黃,研細末。每次1克,每天2~3次,開水沖服。或者用炒黑白丑、炙雞內金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0.5~1克,每天2次,開水沖服。另外白蘿不500克,切成細絲擠出汁,燉熱后內服。每日1劑,分2次服。對于食肉過多而致的食積則很有效果。
除了內服藥外,推拿及外治療法由于無痛苦,效果好,也常常運用。
當然,再好的藥對于人體總有一定的副作用,治療食積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特別是過年過節,記住不要讓孩子亂吃東西,尤其是煎炸油膩的食物。根據醫學研究,有些孩子僅僅一次傷食就可導致腸胃損傷,久久不能恢復,甚至會影響生長發育。年輕的父母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