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春秋》2000年第6期刊登了《冤案不平拒不出獄的陸定一》一文。讀后,深為陸定一同志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所感動。但文中說,鐵道部原副部長劉建章冒死上書毛澤東,揭露秦城監獄里種種殘酷現象和刑訊逼供等,并不確切。準確地說,上書的不是劉建章,而是劉建章的夫人、杰出的女共產黨員劉淑清。
劉淑清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城縣劉莘莊村一個農民家庭,自幼聰明樸實。1932年劉淑清嫁給了毗鄰的景縣大劉莊村的劉建章。劉建章是1926年在北平入黨的中共黨員,入黨后被派到東北從事革命活動,曾任中共東滿特委委員、琿春縣委書記。后因被敵人察覺遭到追捕,于1931年夏回到故鄉景縣開辟工作。回景縣后,劉建章先后培養發展了陳東、王任重等共產黨員,并于1933年正式組建了中共景縣縣委。劉淑清與劉建章結婚后,在丈夫的影響下,很快投身革命事業,并于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景縣最早的女共產黨員之一。當時劉建章以教書為公開職業。劉淑清毅然賣掉了自己的嫁妝,購置課桌,在大劉莊辦起一所小學,作為黨的地下機關。時任中共津南特委書記的趙博、共產黨員王任重、趙志剛等均在該校以教書為掩護,秘密開展黨的地下工作。1936年春,劉淑清隨丈夫調往北平,從事黨的交通工作。
抗戰爆發后,劉建章奉組織委派再次回到津南,劉淑清也于1938年春天回到阜城縣劉莘莊的娘家,并在娘家建立了黨的地下交通站。當時,中共津南特委書記趙博和中共河北省委秘書長姚依林之間的聯系,主要是通過劉淑清進行的。這期間,她經常冒著生命危險秘密奔波在平、津和津南各縣,傳達文件,傳遞情報,接送過往干部,成為津南地下黨內聞名的劉大姐。
1938年8月,劉建章出任我黨組建的抗日政權冀南五專署專員,劉淑清和丈夫一起在衡水、武邑一帶開展抗日救亡工作。解放戰爭時期,她先在冀中行署參加土改工作,后于1948年調石家莊鐵路工會。新中國成立后,她長期從事婦女和工會工作,50年代曾受到全國婦聯的表彰。
“文革”開始后,時任鐵道部副部長的劉建章先是被打倒,后又被無辜監禁,在獄中遭受嚴刑逼供。在那極左盛行的年代,劉淑清自然也逃不脫被打倒的命運,但她不畏強暴,于1972年憤然上書毛澤東,反映了劉建章無端被捕以及在獄中遭受的種種迫害。毛澤東看了劉淑清的信,當即批示:“請總理辦。這種法西斯式的審查方式,是誰人規定的?應一律廢除。”周總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很快提出了具體的處理意見,使包括劉建章在內的一大批老干部改善了處境并陸續獲得解放。
粉碎“四人幫”之后,劉淑清重新擔任了全國鐵路總工會執委并出任全國鐵路老戰士協會理事。1987年12月25日,這位一生對黨忠誠的老大姐不幸病逝。呂正操和夫人劉沙送的挽聯寫道:“投石開天驚四野,遷客囚友躬折節;斯人仙去重如山,生者長懷劉大姐?!眲⒅緢苑驄D挽道:“黑云壓沉,青春少女有遠見,舍棄嫁妝建學堂,愛我黨情深意紅;群魔亂舞,白發老嫗有膽識,上書抗暴救忠良,為革命鐵骨錚錚?!彼稳胃F同志則稱贊她:“不畏強暴,直言上書。是我黨久經考驗的女干部。”這些由衷的贊嘆,使一位無私無畏,有膽有識的女共產黨員的形象躍然紙上。(責任編輯 吳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