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大學臨床醫學院(225001)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牽引治療推拿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甚為多見,我們采用“后伸牽引加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在治療上進展很快,但如何使患者痛苦小、花錢少,使療程短,仍是我們研究的課題,今就該病癥的綜合治療談點體會小結如下:
1臨床資料
男240例,女160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68歲;發病部位第3~4腰椎為40例,腰4~5為230例,腰4、5、骶1為130例。其中有外傷史(單純性扭挫傷)310例。
臨床診斷標準:有一側或病側腰腿痛,且放射下肢,牽拉痛(腰前俯30°~60°)。脊椎明顯側彎,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等,并結合X線、CT等檢查,排除其他脊椎疾病者,即可診斷為本病。
2治療方法
2.1后伸牽引法:患者俯臥位,雙下肢后伸25°~35°,取骨盆牽引帶一對,一固定腰下部,一固定雙肋下,作后伸牽引(我們采用TO—TRAC—YR—200型牽引機)。每次重量為患者體重的1/3~2/3,牽引時間為30~40分鐘。并設計為10秒間息牽引。
2.2舒筋法:患者俯臥位。醫者以一指禪正推法,推病側腰大肌3~5分鐘,然后循患側足陽明胃經用大魚際滾法,往返5~10次。同時取點、按法,作用于環跳、腎俞、風市、委中、陽陵泉、昆侖等穴(每次選擇使用)。
2.3后伸牽引回納法:姿勢同上。甲:兩助手固定于患者兩側腋下部;乙:兩助手握患者雙下肢踝關節處,作平行對抗牽拉約3~5分鐘,然后令乙兩助手在牽拉的同時,緩緩抬高雙下肢約30°,使腰腿呈后伸狀。此時術者以拇指端按壓于脊間韌帶(患椎)、脊椎旁,約1~2分鐘。繼則,改用掌根按振法,作用于腰脊部,使髓核回納。(此手法一般4~5天整復1次,多以2~4次能明顯見效)。
3療效觀察與治療標準
痊愈:自覺癥狀完全消失,患肢直腿抬高試驗在60°以上,能恢復原工種,正常生活。顯效:自覺癥狀大部分消失,患肢直腿抬高試驗在60°以上,能恢復工作。差:癥狀改變不明顯,疼痛。生活自理困難。療效觀察(10個月為1個療程)見下表:
4體會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非手術治療,已越來越被醫家認可,且推拿手法內容已多種,如斜扳法[2]、定點旋轉扳法[3]等。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我們體會到:①后伸位牽引加大了椎體前間歇,由于后縱韌帶產生之負壓,加之推拿手法作用,調整了椎間盤突出位置,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②手法推拿加器械牽引的綜合治療,其療效快(優于單純推拿治療)、痛苦小、花錢少;③在牽引的同時,我們設計了10秒間息牽,此方法可減少腰肌的疲勞,對脊上韌帶、腰肌等軟組織起到保護,從而使患者在腰牽引后無不適應反應。
參考文獻
[1]丁繼山,等.牽引推拿復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0例療效觀察.江蘇中醫,1990;28
[2]李祖炳,等.兩種側扳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比較.中醫正骨,1999;11(3):15
[3]陳榮振,等.腰椎定點旋轉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按摩與導引,199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