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中醫院(510655)
關鍵詞感冒按摩治療中藥治療感冒,俗稱“傷風”,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癥,主要表現為噴嚏、鼻塞、流涕、頭痛、少量咳嗽、發熱等。本病臨床十分常見,發病率高,筆者臨床采用按摩配合中藥內服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36例感冒患者均為門診病人,均有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全身肌肉疼痛等癥。檢查可見鼻腔粘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56歲;病程3~6天。
2治療方法
2.1按摩治療患者取坐勢,醫者在病人背后,先用手大魚際肌在頸項及背部作一般按摩至皮膚發熱為止,再用一指禪推法沿項部膀胱經上、下往返治療3~4分鐘,然后按風池、風府、天柱等穴,再拿兩側風池,沿頸部兩側膀胱經自上而下操作3~5遍。風寒型感冒可用滾法在項背部治療2~3分鐘,配合按揉肺俞、風門,再拿兩側肩井,直擦至背部膀胱經到透熱為度;風熱型感冒按大椎,肺俞、風門等穴各1分鐘,再拿兩側肩井,拍擊背部兩側膀胱經以皮膚微紅為度,并按拿兩側曲池、合谷以酸脹為度。然后患者改仰臥位,術者用一指禪推法從印堂開始自上沿前額發際至頭維、太陽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魚腰、太陽、百會、迎香等穴,然后用五指拿法從頭頂拿至風池,往返4~5次。每日按摩1次,2日為1個療程。
2.2中藥內服根據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原則,風寒型感冒以荊防敗毒散加減;風熱型感冒以銀翹散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2天為1個療程。
3治療效果
3.1療效標準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為癥狀消失;好轉為癥狀減輕;未愈為癥狀未改善;無效為癥狀未改善反加重,體溫升高甚至合并并發癥。
3.2治療結果本組病例治療,以5天為1個療程,治愈25例,好轉11例,總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姚某,女,46歲,因不慎受涼后致鼻塞、流涕、噴嚏、頭痛、全身肌肉酸痛1天求治,來診時伴發熱、惡風,自覺頭脹痛如裂,頸項肌肉酸脹強直,肢節困重,查T38.5℃,咽部輕度充血,肺部未見異常體征,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診斷為風熱型感冒,采用前述按摩方法:先做一般性按摩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用一指禪推法沿項部兩側膀胱經往返治療4分鐘,然后按風池、風府、天柱等穴,再拿兩側風池,沿頸部兩側膀胱經自上而下操作3遍,頭面部以一指禪推法從印堂向上沿前額發際至頭維、太陽往返3遍,配合按印堂、魚腰、太陽、百會、迎香等穴,然后用五指拿法從頭頂拿至風池,往返4次。按摩1次后,患者即感頸項輕松,活動自如,頭脹痛大減,中藥予銀翹散加減內服。經本法治療2次后,痊愈。
5體會
太陽經脈上額交巔入絡于腦,下項循肩膊內。太陽主一身之表,為人身之藩籬。感冒病因主要是風邪挾四時之氣,在人體衛外功能減弱、不能調節應變之時,從皮毛、口鼻入侵,外邪侵襲人體,肌表受之,太陽經脈首當其沖,邪正交爭,營衛失和故而致病。治療宜遵“其在表者,汗而發之”之義,采取解表達邪的原則結合病情辨證施治。推拿過程中,一指禪、拿項頸之風池、風府能疏散風邪;推拿手部之合谷、外關可驅一切表邪;大椎為諸陽之會,用一指禪、按、揉等法治之,有發散熱邪,通三陽經氣之作用;一指禪推、按、揉風門、肺俞皆可祛風邪、宣肺氣;拿肩井則可開通氣血,氣血通行無阻,病邪則無藏匿。所以凡外感風熱、風寒之邪用拿法、按法、一指禪推法,對祛風散寒、解肌發表有卓著之功,再配合中藥內服,更能獲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