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11月3日,新加坡舉行第10屆國會選舉,吳作棟總理領導的人民行動黨以絕對優勢獲勝,蟬聯執政。
創建于1954年的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1965年建國至今的歷次大選中,都以絕對優勢獲勝,一直保持一黨單獨執政。其中,從1968年第一屆大選到1980年間的四次大選,人民行動黨均贏得了國會的所有議席。此后的大選,人民行動黨實際是有意出讓個別議席給反對黨,以減少外界特別是西方在\"民主\"問題上的\"批評\"壓力。
此次大選結果早在人們預料之中,沒有任何懸念,但大選的背景卻和以往有所不同。
新加坡\"小國寡民\",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出口,而出口美國的電子產品又占其出口總額的64%。但2001年以來,美國經濟減速加快,\"9·11\"事件后,美國及世界經濟前景更加暗淡。受此影響,新加坡2001年出口連續下滑嚴重,電子產品遭受重挫。新加坡2000年全年經濟增長曾高達9.9%,但2001年全年增長卻為負3%。
政府公開承認其經濟進入技術性衰退期。吳作棟。李光耀等領導人表示,新加坡的經濟衰退將延長,悲觀估計可能要持續一年半到兩年,2002年上半年經濟復蘇已經無望,全年將新增2.5萬個失業機會。吳作棟總理形容目前是\"新加坡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一般來說執政一方都是盡量避免此時進行大選,但人民行動黨卻毅然決定提前大選,并取得了輝煌勝利,確實耐人思考。
從人民行動黨贏得75.29%的選票可以看出,盡管國家形勢嚴峻,但是新加坡人民對人民行動黨仍然充滿了信任和期待。其原因在于:
首先是人民行動黨執政30多年來,遵循其所謂民主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制定并推行了一整套適合新加坡國情。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精神和道德觀念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將新加坡由一個貧窮落后的島國建設成為今天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環境優美。公用事業完備。民族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現代化\"都市花園\"。新加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萬美元,88%的新加坡人住進了由政府興建的\"組屋\",92%的家庭實現了\"居者有其屋\"即擁有產權的夢想。新加坡的建設成就舉世公認,人民行動黨功不可沒。這響當當的政績,構成了人民行動黨最堅實的民意基礎和執政基礎,也是其能夠長期保持一黨執政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是人民行動黨執政經驗豐富,有領導國家渡過危機的能力。新加坡在其發展歷史上,因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也遇到過幾次嚴峻挑戰,如20世紀60年代建國前后的一段時期。80年代前半期發達國家嚴重的經濟衰退以及前幾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但人民行動黨政府應對措施得當,經濟恢復較快,國家發展始終沒有脫離快速軌道。此次面對\"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新加坡政府在2001年7月和10月兩次推出分別為22億新元和113億新元的預算外綜合應對措施,以減緩經濟衰退速度,并給老百姓一定資助。有些措施如向210萬新加坡人免費配給股票,實際上就是給老百姓發錢。盡管反對黨攻擊政府是為了賺取選票,但是老百姓還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的良苦用心。面對危機,反對黨方面則根本提不出任何值得老百姓信賴的國家建設方案。而人民行動黨則針對老百姓在難關面前求穩怕亂。希望依靠政府的心理,大打\"危機\"牌,變不利為有利。越是困難,新加坡人越是投人民行動黨的票,因為他們清楚只有人民行動黨能幫助他們。
同時,人民行動黨擁有良好的政黨形象,贏得了人民的尊重。人民行動黨在鏟除腐敗。建立廉潔政府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人民行動黨推崇精英政治,十分注重選拔。培養新人。此次大選,人民行動黨通過反復遴選推出了來自不同背景,具有廣泛代表性。專業素養較高。年輕有為的25名新人參加競選,顯示了該黨的生機和活力。人民行動黨通過職工總會。人民協會等群眾組織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與老百姓緊密聯系,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基礎工作。隨著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參與政治的熱情增長,人民行動黨逐步實行一定程度的政治開放,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國家政策的制定中來,而且還有意給反對黨及不同的聲音一定空間。吳作棟總理在競選期間就表示,今后可以考慮在國會中設立影子內閣(即\"反對黨內閣\"或\"在野黨內閣\")。這種開放的姿態順應了選民心理的變化,贏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支持。競選期間,曾發生反對黨人士徐順全當眾\"誹謗\"吳作棟總理事件,引起老百姓強烈反感,徐順全事后被迫道歉。這也使人民行動黨博得不少同情票。
此外,人民行動黨利用執政優勢,采取合法手段,控制反對黨的發展,這也是人民行動黨始終保持絕對優勢地位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人民期待著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能早日領導國家走出目前的陰影,回歸發展之路。人民行動黨任重道遠。
(摘自《當代世界》 原標題為《得民心者得天下--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蟬聯執政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