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刊2001年第10期\"峰回路轉\"欄目刊載了《七旬老太救了400下崗工》一文后,在下崗職工和社會各界中產生了較大反響。不少下崗職工及其親屬來信來電,詢問有關蘆彩文的家庭住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及涼皮制作方法。為了使更多的下崗職工得到幫助,現將蘆彩文老人的通訊聯系方式和編輯了解到的一種涼皮制作方法刊登于后,以便讀者在學習制作涼皮時參考。
如果有的下崗職工希望以賣涼皮為就業謀生的手段,我們則建議你們:在學習制作涼皮之前,先考察一下自己所處地區的市場情況,了解一下當地人是否能接受這種北方食品,估計需求量有多大,每碗能賣多少錢等等。以避免學了本領,投了資金卻不能實現致富的愿望。
蘆彩文(老伴苗新德。兒子苗玉林) 通訊地址: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勞動路59號 郵政編碼:453000 聯系電話:(0373)3044959
附:一種涼皮制作方法
涼皮是一種北方的食品,有的地方又稱\"釀皮\"。制作方法有多種,但都大同小異。
原料及工具以優質面粉1000克為例,大盆2個,生石灰少量,直徑50厘米的蒸盤1個。
制作過程:1.將面粉加水和成軟面團,醒10分鐘后揉勻,放入大盆中,加入2升清水后揉洗面團,水成奶白色后拿出面團,放入另一盆中繼續加水揉洗,洗成的白色汁液倒入第-個盆中。如此數次,直至面團洗成面筋再也洗不出白色汁液為止。所有倒入盆中的白色汁液放置片刻后會發生沉淀,這時,倒去上面的清水,留下下面的沉淀物備用。
2.用一小碗盛水,放入生石灰。在有面粉沉淀物的盆中加入1.5升水,再放入石灰沉淀5克左右攪勻,注意此時面水應是淺黃色,太深或太淺都會直接影響蒸好后的涼皮的質量。
3.將250克面水舀入抹過清油的蒸盤,放在大鍋上蒸15分鐘,即變為黃色的面皮,將面皮3折后取出。依此法蒸出剩余的面皮,最后別忘了將面筋也蒸出來。
4.調味汁。醋。鹽。味精。芥末油。蒜泥。辣椒油。依自己口味勾兌,還可以增減其他調料。
5.切一張面皮。少許面筋,拌入調料汁,一碗美味的涼皮就做成了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