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美國宣布半年后退出1972年美蘇簽訂的《反導條約》(ABM)。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綜觀《反導條約》短暫的生命周期,人們不難發現,它既是美蘇“緩和”的產物,也是美俄“緩和”的葬品。
簽訂《反導條約》是美蘇70年代大搞“緩和”的產物
60年代末,美國內外交困,而蘇聯則乘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的超級大國。1969年1月尼克松上臺后,對蘇聯采取以談判代替對抗,以緩和代替冷戰的策略。1971年蘇共召開24大,將緩和定為蘇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此后,美蘇之間“緩和”之風勁吹。70年代美蘇緩和的主題就是舉行軍控和裁軍談判。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和互相讓步妥協,雙方簽署了多項具有重要意義的裁軍與軍控條約:
◆《防止海上發生意外事故條約》(1972年5月25日)
◆《反彈道導彈條約》(1972年5月26日)
◆《蘇美第一階段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1972年5月26日)
◆《蘇美防止核戰爭條約》(1973年6月22日)
◆《限制地下核試驗條約》(1974年7月3日)
◆《關于核爆炸用于和平目的條約》(1976年5月28日)
◆《蘇美第二階段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1979年7月16日)
《反彈道導彈條約》(即《反導條約》),就是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與來訪的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5月26日在莫斯科簽署的,同年10月生效。條約共16條,其中最重要的規定是:只允許雙方在各自的首都周圍和一個洲際導彈地下發射井周圍建立有限的反導系統。其目的就在于,通過限制建立反導系統,相互確保有摧毀對方的能力,使雙方都不敢貿然首先發動戰爭,從而在“恐懼的平衡”上確保和平。1974年7月,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又在蘇簽訂《蘇美關于限制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條約議定書》,規定雙方只能在本國首都或一個洲際導彈發射基地建立一個反導系統。長期以來,《反導條約》被視為全球戰略穩定的基石。目前有32個裁軍和核不擴散的國際條約與之掛鉤。
《反導條約》命運多舛,它受到的最初挑戰來自80年代初的“戰略防御計劃”,即“星球大戰”計劃(SDI)。這一計劃是里根總統1983年提出來的。里根稱,自二戰以來,美國都遵循以報復相威懾來阻遏侵略的原則,現在應當“制定一項防御計劃”來對抗導彈威脅。該計劃的核心是,研制出用于本土防御的反彈道導彈系統,在空中攔截和摧毀來襲導彈。1984年里根簽署了第119號“國家安全決策指令”,命令著手研制激光和粒子束武器,“星球大戰”計劃付諸實施。1985年1月,美正式公布《總統戰略防御計劃》文件,對該計劃的目的和性質進行了全面闡述,提出該計劃主要是發展有效的防御系統對付導彈所造成的威脅,以確保美國的安全。“星球大戰”計劃的提出標志著美國的核戰略已從“相互確保摧毀”轉向了“相互確保生存”。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次美國宣布“埋葬”《反導條約》也是發生在美俄“緩和”之時。
冷戰結束后,美國重審了冷戰時期制定的“星球大戰”計劃,轉而發展導彈防御系統。90年代初,布什總統曾提出過一種“全球有限打擊”計劃。1993年克林頓上臺后,為振興美國經濟,決定放棄該計劃。當然這也與當時的國際形勢變化有關,由于蘇聯的解體,美國認為它所面對的威脅將不再是昔日的超級大國蘇聯,而是類似于海灣戰爭的地區沖突。因此,如何對付短程導彈威脅就變成了一個更緊迫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克林頓決定用“導彈防御計劃”(BMD)取代戰略防御計劃。美國軍方的研究重點也從80年代強調發展天基戰略防御系統,改為主要發展陸基的、能保護美國本土的戰略導彈的防御系統,即所謂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MD)。
從1999年開始,美國加快了發展NMD的步伐。當年3月,美國會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建設NMD方案,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確定,使之成為美國安全政策的優先日程。由于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2000年,克林頓在執政的最后一年決定暫停發展NMD。2001年1月布什就任總統后,大力鼓吹NMD,并聲稱將按自己的時間表來決定何時退出阻礙建立這一系統的《反導條約》。
根據布什政府的計劃,美將于2004年前建立起初步的導彈防御系統。迄今為止,美國已進行過五次導彈防御試驗,但這些試驗的攔截導彈都是從陸基固定發射架發射的,未涉及反導條約所禁止的海基、空基及陸基機動系統。不過美正在考慮在2002年4月~5月份在阿拉斯加動工興建五個國家導彈防御系統基地,這將明顯違反《反導條約》的規定。有鑒于此,退約成為其必然選擇。
美國決定在此時退出《反導條約》,除了上述時間要求外,還有更深層考慮:9.11后,美俄關系得到“實質性”發展。據稱,在2001年11月普京訪美的會晤中兩國首腦就對此有了某種默契:由布什承擔退約的“道義責任”,普京則平靜地表示退出《反導條約》是一個“錯誤”,但強調這并不會影響俄美關系,字里行間,耐人尋味。同時,不排除美國此舉有其經濟方面的考慮。美國會批準的2002年《國防授權法》中用于導彈防御計劃的預算為83億美元。據估計,美國的NMD計劃的初始階段預算將高達600億美元,部署階段則更高達數千億美元,這既可為與共和黨有密切聯系的軍工集團帶來豐厚的訂單,拉動和刺激衰退的美國經濟,同時,NMD的關鍵技術涉及前沿科學領域,將會大大推動美國的高新技術發展,確保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這是現代史上美國首次公開退出一項重要的國際條約,此舉無疑是對國際機制的沉重打擊。但布什此舉能否真正保證美國的安全,換言之,它對美國的安全究竟是福是禍,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