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主要以牧業生產為主,他們靠天然草場飼養牛、馬、羊、駱駝四種牲畜。草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草場,根據氣候的變化轉場(搬遷)。
轉場是簡單的。冬天把牲畜從秋牧場趕進冬窩子(定居點),春天再從冬窩子轉入春牧場,夏天轉入夏牧場,秋天到了,又從夏牧場轉到秋牧場。年復一年,年年如此。
盡管轉場距離遠近不一,路程少則幾十公里,多則百十公里,但對哈薩克人來說,轉場像鳥兒展翅那么容易,像姑娘打扮那么自然。轉場時,一般人家只要有二至四頭馱牛就可以把氈房、被褥、炊具等一次馱走。
對哈薩克人來說,轉場是生活中的一件喜事。轉場時,全家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牲畜所馱的物件也要蓋上漂亮的氈子或毛毯,要著實裝飾一番。牧民們一戶跟著一戶,牲畜一群跟著一群。為了不讓牲畜掉隊,人們揚著牧鞭,吹著口哨,就像出游一樣,慢慢走到目的地。在山色空蒙的山道上,牧人、羊群和背負沉重行囊的馱隊(牛隊、馬隊),構成了一幅幅迷人、和諧的塞外風光圖。
到了新的地點,已搬來的人都要出來歡迎新來的人家,還要幫助他們卸下東西,架好氈房,并送去飯食,表示對轉場中一路辛苦的人家的關懷。大家圍坐在新架的氈房內說笑,盡享這“安家之樂”。
哈薩克人常說:“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薩克人,世上家搬得最勤的人是哈薩克人,世上酷愛歌唱的是哈薩克人。”“轉四季場,多一群羊,遷幾次居,多一頂氈房?!?/p>
1 2 轉向冬牧場
3 轉場途中背負沉重行囊的馬隊
4 互相幫助,重建家園
5 人們揚著牧鞭,吹著口哨,牧畜群群相隨,行走在山道上
6 7 8 9 秋天到了,把牲畜從夏牧場轉到秋牧場

